劉 陽,雷榮潔,邵 娟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服裝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近年來,雖然現代服飾設計在設計理念、款式等方面實現了不斷的創新與進步,但民族服飾元素的運用仍然受到人們的廣泛青睞。在我國56個民族中,傣族歷史悠久,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傣族人民不僅有專屬的文字,還傳承了大量的民族歷史典籍。就傣族服飾而言,因為傣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所以傣族服飾形成了自身鮮明、獨特的審美特色。傣族服飾造型精美、色彩豐富、圖案多樣的特點,展現了傣族服飾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對現代服飾設計活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將傣族服飾元素與現代服飾設計有機融合,不僅可以推動現代服飾設計的發展創新,還可以推進傣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切實增強服飾的美感。因此,對傣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運用進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傣族服飾的特征風格與傣族人民的信仰息息相關。傣族人民信奉小乘佛教,向往美好生活,因為他們懷揣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將孔雀奉為神鳥。這些特色也在傣族服飾的造型、色彩、圖案等元素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就傣族服飾的造型而言,傣族女性通常上身為色彩豐富的對襟式緊身衣,外面還會搭配一件圓領窄袖短衫,下身則穿著色彩濃郁的緋色裹身式長裙,再將銀腰帶系于腰間[2]。除去上身、下身的特色服飾造型穿著外,傣族人民還會搭配多種不同的配飾,如首飾、頭飾、腰墜飾等。這些服飾充分展現了傣族服飾濃郁的藝術氣息,形成了傣族服飾鮮明、獨特的服飾文化。
傣族人民善于將自身的本質自然化,并賦予世間萬物以生命,建立自身與自然萬物的緊密聯系,該種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相互依存的觀念體現了傣族人民強烈的生命意識。從美學角度出發,所有的藝術活動均是人類生命活動向精神領域的延伸及拓展。在服飾上,傣族人民利用其特有的語言,熱忱、深切地表達了他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傣族服飾美觀淳樸,不僅注重滿足穿著者的實際需求,又表現出強烈的裝飾感,能夠反映出傣族人民熱愛生活,提倡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傣族的青年男女通常將銀腰帶當作定情物,傣族女性在腰間佩戴一條精美的銀腰帶,十分吸引人的眼球。銀腰帶是由傣族母親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賦予了銀腰帶十分深刻的內涵。傣族女性大多身材嬌美、體型纖細,與傣族世居環境息息相關,此外,還與女性長期佩戴銀腰帶存在一定聯系。傳統醫學典籍指出,銀器具有排毒養顏的功效。銀腰帶在設計制作上也具有深厚的內涵,既要求匠人要進行精心的制作,也要求秉持傣族的傳統理念并將其充分融入銀腰帶制作中,讓銀腰帶不僅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還可引起人無限的遐想。
傣族服飾元素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傣族服飾元素的傳承保護影響著該種文化的發展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因此,必須要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推動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將傣族服飾元素引入現代服飾設計中,基于對現代服飾設計理念、款式的有效匹配,不僅可推動對傣族文化的傳承保護,還可提升服飾設計的美觀性。對于傣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實際運用,設計人員應當注重對傣族服飾元素的優化改良,通過提煉兩者融合的著手點,一方面提升現代服飾設計的設計感,另一方面凸顯服飾中蘊含的傣族服飾特色。在實際的優化改良中,既可通過將傣族服飾紋樣的組合形式進行優化改良,以實現融合效果,又可通過對傣族服飾的造型、色彩進行優化改良,使其中的文化內涵得到充分展現。
現代服飾設計不論是款式還是裁剪方法,相較于傣族服飾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通過對傣族服飾元素的運用實現現代服飾設計的發展創新,必須在裁剪方式、服裝設計整體風格上開展改革創新。將傣族服飾元素引入現代服飾設計中,彌補現代服飾設計中民族元素的缺失,不僅可推動現代服飾設計行業的發展,還符合現代社會的創新需求。
傣族人民崇尚自然,世世代代均居住在云南地區,當地氣候宜人、山川秀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賦予了他們無限的想象力、創造力。隨著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推進,富有鮮明傣族特色的服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推廣,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青睞,同時,也在全球潮流舞臺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3]。充滿傣族風情的傣族服飾元素為現代人們帶來了美的啟迪,并對黨建服飾潮流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復古與傳統的設計風格成為當今潮流的一大主題。一方面,在現代服飾品牌設計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為廣大設計人員提供了經久不衰的創作素材及創意靈感,如蘊含濃厚傣族傳統意味的造型、色彩、圖案等元素在如今的服飾設計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且這些傣族服飾元素也被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
中華民族傳統元素與時尚潮流相結合的設計,源自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領會,通過建立民族傳統元素與時尚潮流的統一審美認識,推進兩者之間的有機融合。對于傣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實踐運用,現以傣族服飾造型在現代婚紗設計中的應用、傣族織錦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運用為例,展開具體的論述。(1)傣族服飾元素在現代婚紗設計中的應用。傣族服飾大多為緊身設計,下裝則為長及腳踝的大擺筒裙。對于傣族婚服的設計,設計人員會將大擺筒裙調整為小拖尾,以營造出婚禮現場的莊重感,不過在整體上對緊身的外輪廓設計進行保留。此外,設計人員還會遵循化簡為繁的原則,將傣族圓領、緊袖的特色簡化為現代婚紗設計中常用的吊帶抹胸造型。服飾內部構造多種多樣,從民族服飾形式感角度出發,設計人員可采用對稱、平衡及對比等構造方法[4]。在傣族婚紗設計中,設計人員推進了民族傳統服飾中對比手法與現代婚紗設計的有效結合,民族服飾中的對比手法包括色彩對比、大小對比、材質對比等,設計人員不僅要調節好各局部相互間的關系,還要借助對比的語言賦予婚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傣族婚紗設計可采用大小對比、材質對比等方式,實現民族服飾內部構造與現代婚紗設計的有效結合。(2)傣族織錦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運用。作為傣族傳統服飾的工藝之一,傣族織錦是基于傣族本土文化土壤形成的,具有作為傣族宗教歷史文化傳播載體的意義,因此,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傣族織錦具有與現代服飾民族風潮流相契合的色彩配比。近年來,一些國際秀場十分青睞高純度色彩的配比,這與傣族織錦色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此外,傣族織錦的材質決定了在開展服飾設計時,應整體運用硬朗的外輪廓。傣族織錦紋樣形式普遍為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可適用于肩部、領邊、袖口等部位,以發揮分界線的作用。
現代服飾設計中民族元素的融入,是當前服飾設計的大勢所趨。對于傣族服飾元素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運用,設計人員應基于對傣族服飾元素特征風格及其內涵的充分明確,結合現代服飾設計的理念,在融合過程中不斷地開拓創新,促使傣族服飾文化的光彩通過現代服飾設計得到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