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岑
摘 要:在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不僅僅要學習外語,掌握外語背后的文化知識,還要在此基礎上提升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母語文化的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英語 第二課堂 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36
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和傳承。英語第二課堂作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教師要通過高中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轉化為英語語言能力,并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素材,培養學生的中華傳統文化意識。
一、高中英語與傳統文化滲透
1.高中英語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傳播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尤其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引領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是適應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提升中國軟實力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交流。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英語的核心素養之一就是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僅要熟練掌握英語這一工具,還要熟知英語背后所蘊含的西方文化。同時,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立足于中西文化差異,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
二、高中英語第二課堂內涵分析
高中英語第二課堂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借助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突破了教材中內容的限制,也促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了自己的英語綜合實力。因此,為了滿足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時,必須要充分借助高中英語第二課堂,積極滲透中國傳統文化。
第二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依托于第一課堂而存在的,與第一課堂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通過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不僅僅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也有效彌補了傳統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中,得到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拓展了自身的視野,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三、借助高中英語第二課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以傳統文化為中心,開展英語課外閱讀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必須要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工作。因此,教師在借助第二課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就可以“跨文化交流”為目標,引導學生開展以文化為主題的課外閱讀活動。在具體開展這一活動的時候,教師可選擇含有中國文化的語篇,包括:含有中國剪紙文化、刺繡文化、書法文化、戲劇文化等英語閱讀語篇,引導學生在第二課堂的課外閱讀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在第二課堂的閱讀中,對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形成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引導學生觀賞視頻,開展小組討論
在高中英語第二課堂中,教師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可以緊緊圍繞“中國傳統文化”這一中心,精心設計英文視頻,促使學生在含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頻中,強化自身的英語聽力訓練,還可促使學生在聽力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對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知曉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建筑文化、飲食文化、藝術文化等,并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學生在完成視頻觀看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這一視頻開展英語討論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結合自己觀看的視頻內容,從多個角度進行討論。學生可以結合自己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經歷,或者如何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對其展開討論和交流。如此一來,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深化了傳統文化的意識,熟悉和掌握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借助英語第二課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曾秀華《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實施策略》,《教學考試》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