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靜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沈陽 110122)
“互聯網+”使教育進入了一場更深層次的變革,教學內容在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在不斷演變,教學評價也變得更加多元。各種網絡教學平臺的出現不僅幫助教師們更新了陳舊的教學觀念,也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手段。
基于超星學習通APP網絡平臺的基礎上,針對車身維修專業的核心專業課《汽車美容》課程,構建成熟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方式。通過超星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學習的設計流程應用于實際教學中,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汽車美容這門課程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知識的系統化,有利于整合教學內容,加強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多向溝通。通過各種豐富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不斷積極建構,符合其學習風格和個性特點。
混合教學模式,不再完全以課堂教學模式為主,而是換個角度,從學生的角度為出發點,學生自主學習配合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綜合性的新教學模式。
當前“互聯網+教育”發展迅速,一張網、一個移動客戶端,把教師和學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給教育界帶來了生機與活力。超星學習通手機APP 包含各種課程教學資源,可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豐富知識獲取渠道。借助超星學習通,基于移動教學模式對“汽車美容”課程進行探索與創新,為移動教學模式在汽車類專業課中的應用提供參考案例,從多維度、多階段進行實施教學。
如何在時間上分配好課上、課下教學?如何在空間上分配線上、線下教學?如何在知識上做到從傳遞、到內化?如何設置、制作線上學習相關資源?如何讓學生在基于翻轉課堂的課堂教學中成為真正的主體?如何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020年特殊期間,可以說教育教學模式被動從現有的教學模式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應用。那么面對高校分批次的復學工作的推進,我們應該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時代性。

基于學習通的混合教學設計應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關課程標準等制定授課框架,包括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學思維導圖等。基于超星學習通APP的線上學習活動主要有簽到、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隨堂練習、問卷、分組任務等等。下面針對汽車美容課程車身清洗內容為例進行教學設計。
1)課前5分鐘教師利用學習通APP發布簽到任務,為以防學生遲到或逃課,設計簽到時,可設置手勢解鎖簽到模式。上課時間到,準時截止,并核查未簽到情況,確認出勤情況。
2)根據課程內容,復習上一節或銜接此節課的相關重點、難點內容。可采取選人或搶答模式,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知識點掌握程度,與此同時,可隨機抽檢學生出勤情況。在選人或搶答環節,一定與同學互動交流,并一起復述重難點內容。如,課前學生自學的標準化洗車視頻,要求學生按照標準化洗車流程復述洗車步驟,若缺少步驟或不全面,教師應立即一步步的引導同學,直至能夠清晰掌握洗車 步驟。
3)根據課前的測試情況,再次設定課上二次測試。目的是檢驗同學們是否通過課前測試以及測試結果進行了二次知識鞏固。若還是依然錯誤率較高,就要立即根據二次測試調整課上重難點,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
4)按照車身清洗標準化流程以及相關車身清洗視頻,進行清晰化、規范化教學,一邊看視頻一邊引導學生學習與掌握車身清洗操作流程,并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形式,立即繪制車身清洗流程步驟,并上傳至主題討論區,作為檢驗是否真正掌握的依據。與此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在主題討論區,分組進行互評、自評。
5)課后,教師登錄學習通平臺,查看每個學生思維導圖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網上指導。對于通用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后再次發起討論或針對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進行三次測試,強化學習。
教師可通過學習通后臺統計進行分析,如學生的簽到情況,學生的任務點完成情況,學生課前測試正確率情況,學生積極參與搶答情況,主題討論區是否有自己獨特見解情況,以及課上實施教學時學生互動情況,課上重難點的測試情況等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的得分情況大致了解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通過與課上教師、同學交流可以快速解決不懂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