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益彬
摘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說明了預算的重要性,遵循預算管理規律并將其用于現代企業管理是目前企業管理者的當務之急。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經濟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企業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只有對所處的領域具備前瞻性的見識并用于指導企業的運作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文章介紹了企業預算管理的內涵及對企業管理的主要作用,分析了目前企業預算管理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提出優化企業預算管理的具體對策,以期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預算管理;財務管理
一、企業預算管理的內涵
企業預算管理是企業以未來經濟、政治、文化等環境下制定的戰略目標為導向,對未來經濟活動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結果進行預測與籌劃的管理活動。一般來說,通過對各項財務和非財務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分配,并對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分析和控制,對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和考核,有助于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一)企業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
企業預算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各項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等方面的總體預測。它包括經營預算(如銷售預算、 生產預算、采購預算及各項費用預算等)和財務預算(如投資預算、資金預算、預計利潤表等),是企業實現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的量化手段。由于它是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和規劃,通過對執行過程的監控,將實際完成情況與預算目標進行對比分析,找到差異原因,在充分利用企業各項資源基礎上,進行經營活動的調整,以達到實現戰略目標、提升經營效益的有力工具。因此,在行業復雜的集團企業中,根據行業不同制定不同的預算數據和參考指標,充分利用全面預算的功能及作用顯得更為重要。
(二)企業預算管理的主要作用
首先,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戰略目標的實現。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從預算的制定、執行、監督和考核等全過程的滲透,幫助管理者落實目標,及時調整預算與實際的差異,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貫徹預算管理的全面性。預算管理是全員參與的企業管理方式,只有讓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管理活動中,才能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創造出價值最大化的產品。全面預算分為經營預算和財務預算。經營預算是從企業經營目標、銷售預測、生產預測、采購預測、人工預測、制造費用預算;財務預算主要是從企業的經營費用、資金預算、資產負債預算、利潤預算核定預算的結果。企業這些預算是逐層下達到各部門,各部門之間數據是相互關聯,相互驅動的,一個部門預算會影響其他部門的預算。如銷售預算,通過銷售預算結合生產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以及其他經營費用從而得到公司的預測利潤表。其中,涉及的部門有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生產部門、采購部門等相關部門,根據各經營過程合理的預算數據,得出比較準確的預算數據,指導經營過程。企業預算數據有各部門對未來期間的產出和投入進行的預算,在未來實際業務進行過程中指導企業經營,找到預算與實際的差異,從而為下一次預算提供有力證據,讓未來的企業預算越來越科學合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營運機制。
最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實現企業戰略計劃。企業預算是基于理想模式下制定的各項具體計劃,預算可以分為長期預算、中期預算和短期預算,長中期預算幫助企業確定戰略目標,短期預算一般不超過一年,甚至可以細化到季度,月度,周預算。生產性企業考慮原料采購周期一般會制定季度預算,在上季度末由銷售部門根據年度計劃提供下一季度產品銷售計劃數量,產品具體型號,生產部門根據庫存情況安排下一季度生產訂單,采購部門根據生產部門生產訂單結合安全庫存計劃采購申請,財務根據采購和銷售回款安排資金等。因此,企業預算是指導企業運作的根本。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預算管理意識與機構設置不到位
企業預算管理意識薄弱,預算管理流于形式,由上級部門參照公司決策和歷史數據下達年度預算,下級部門沒有參與預算的編制,對于預算數據來源及目標也不明確,執行起來比較困難。企業預算管理機構設置不健全,很多企業預算管理由財務部門直接編制,直接下達到各業務部門進行執行,沒有一套完整系統的企業考核機制和部門考核機制。僅僅靠財務部門參考以前年度執行情況編制預算,財務對業務部門的實際情況沒有深入了解,憑經驗和理論數據的預算下發到其他部門執行,難免會出現與實際情況差異太大,其他業務部門無法執行的情況。
(二)企業預算編制效率不高
企業編制預算沒有一套系統的編制方法和工具,財務部根據財務分析的要求制定預算收集格式,格式的內容需要對其他部門做詳細解釋,否則獲得的數據五花八門,口徑也大相徑庭。手工線下收集和傳遞數據速度慢,各部門人員素質及對預算的理解不一樣,出現同一數據在同一部門修改幾次,編制效率低,很多企業下一年度已經生產經營一段時間后,年度預算數據還沒有制定完成,這樣的預算效率只能拖企業經營的后腿,提高預算效率勢在必行。
(三)企業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業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預算編制沒有基礎數據,編制內容沒有指定明確的規則,一般企業年度預算只有銷售收入和費用預算,沒有根據銷售預算制定的產品生產、材料采購、運營資金等預算。一個完整的預算需要有銷售預算、采購預算、費用預算、資金預算、投資預算等,這些預算是出具完整的預算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基本保障。
(四)企業預算管理缺乏準確的信息基礎
做好企業預算管理,首要的是確定預算的方法,預算方法主要有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定期預算和滾動預算,采用任一方法,預算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是關鍵。但是,很多企業對數據來源和數據之間的勾稽關系沒有統一的定義標準,如資金預算只由財務部門根據歷史信息進行編制,而不是來源于資金的收入和使用部門;銷售收入的預算也是財務部門根據以往歷史數據填制,沒有考慮未來市場銷售的定價、產品種類等來自業務和公司管理層等方面的信息。
(五)企業預算執行缺乏績效考核
有些企業完成預算編制下發到各部門后就算完成預算,在實際業務經營過程中沒有結合預算數據,盲目按照各部門的利益進行運作,預算管理流于形式,從而導致無計劃經營,不僅造成經營不順暢,同時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制定一個有效的預算并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才能讓預算和實際經營有效結合,實現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三、完善企業預算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員工預算管理意識
不管是新成立的公司還是已經平穩運行的公司都需要對未來公司的運營有充分的認識。如現在國家大力發展芯片產業,對于芯片企業如何制定自己的預算,首先,需要了解芯片行業的基本指標,把各指標任務下達到各關聯單位,用行業先進指標引導生產,才能發現自身的優勢,找到缺陷進行突破。如芯片的行業標準單耗是芯片生產企業節約成本的主要參考指標,那么這些單耗構成的料工費來源于生產相關的各個部門,各單位的消耗降到最低最終還是靠各單位的員工,只能強化他們的預算管理意識,并落實到日常生產,才能真正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二)提高預算編制效率
通過預算軟件進行預算的編制、提交、審批和下達管理,搭建預算平臺,按部門和預算內容進行多維度的預算編制工作,線上提交預算數據逐層審批。提高預算效率,首先,要根據預算內容制定預算編制的項目;其次,要考慮預算的順序,預算涉及的廣泛性決定了預算的順序,從預算數據的源頭進行編制和管理;再次,是預算數據的提報和反饋要建立有效機制,必要時進行流程管控,盡量不重復提交和無效提交預算數據;最后,要提高預算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熟悉業務工作,正確編制和提報數據,保證預算數據的準確和合理,為預算分析提供有力依據,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
(三)規范預算流程管理
預算管理委員會制定企業預算管理制度,做到企業預算有規可依、有章可循。主要有預算編制制度、預算控制制度、預算執行監督及分析制度和預算考核制度。預算編制制度應明確編制依據、編制內容、編制程序和編制方法,讓預算數據達到公司的目標,保證預算的可執行性。預算控制要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從而實現預算控制目的。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實際與預算的偏差要有相應的應對措施,不影響企業正常進行,不偏離預算執行,采取定期分析實際與預算原因并分析合理性,為下次預算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
企業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預算數據的制定、過程控制、預算預警和預算分析。預算系統為預算編制及管理提供了一個數據共享平臺,各部門在預算編制時提交到預算系統,預算管理人員根據公司未來年度的預算審批預算并下達,預算系統與其他系統(如ERP)實時集成,預算采用柔性和剛性結合的方式制定系統預警功能,從而達到預算控制的目的。預算系統從其他系統獲取實時數據,根據預算管理維度進行數據分析,為企業預算目標服務。
(五)加強企業預算考核
預算考核是對企業內部各級責任部門預算執行結果進行的考核和評價,是管理者對執行者實行的一種有效的激勵和約束形式。預算考評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對整個利潤預算管理系統的考評,即對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二是對預算執行者的考核及其業績的評價。對各預算單位完成結果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價,為企業實施獎懲和激勵機制,提高企業管理及績效。全面預算考核需要建立目標性原則、可控性原則、動態性原則、例外性原則、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和總體優化原則。通過制定考核標準,落實制訂預算考核制度,確認各責任中心的執行結果,實現獎懲分明。
參考文獻:
[1]李慧.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分析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6):145-146.
[2]賈楠.關于全面預算管理遇到的瓶頸及對策建議[J].經濟師,2019(06):102-103.
[3]楊苑.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論,2019(11):103-104.
(作者單位:成都知君建筑勞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