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楠 王蘇天 崔繼梅 陳詠梅
【摘要】 本文闡述了近年來云南省標準化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了標準化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推進云南標準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 云南;標準化;高質量發展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0.05.004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unnan Standardization Work
ZHAO Yang-nan,WANG Su-tian,CUI Ji-mei,CHEN Yong-mei
(Yunnan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Kunming 65022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chieve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Key words: Yunnan;standardization;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標準是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制度,是質量的硬約束。近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深入推進標準化改革,著力提升標準水平,不斷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全省的標準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1 云南省標準化工作取得的成績
1.1 創新標準化工作機制
近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化政策文件,切實加強標準化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部門協調,構建了標準化齊抓共管新格局。省科技廳等部門相繼出臺了多項推進標準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昆明、大理等州、市也先后制修訂了地方標準管理辦法。2019年15個標準項目和5家單位獲得了云南省標準化創新貢獻獎。
1.2 標準化改革不斷深化
圍繞云南打造三張牌等重要決策部署,構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標準化工作體系。截至2020年6月,全省制修訂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573項、行業標準879項,累計發布地方標準933項。積極培育團體標準,扎實推進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截止2020年6月,全省累計公開團體標準135項,共有2978家企業公開了13436項企業標準,涵蓋23705種產品。
1.3 標準實施與監督更加有力
持續加強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監督檢查。開展了以花卉優勢產業為重點的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將《有機肥料及生物肥料》等 5個產品類別作為2020年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認真組織開展各級各類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累計下達國家級各類標準化示范試點212個,省級270個,多數示范試點單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1.4 標準化基礎更加完善
先后開展一大批標準化專題科研項目,標準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云南省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積極為社會提供標準化專業服務,建設了西南領先、標準信息資源數據保有量居全國前列的大型標準信息資源庫,實現了部分國家標準全文和地方標準文本的免費在線公開和閱讀,并開發了標準信息查詢的微信公眾平臺和APP。
1.5 標準化科學管理效能逐漸彰顯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運行管理更加規范。承擔7個國家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含TC、SC、WG),設立了25個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善了省級技術標委會的管理辦法。強化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昆明理工大學、大理學院設置了標準化專業,建立了標準化人才職稱評定的機制。
1.6 標準化工作宣傳培訓取得新成效
主動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免費向社會各界贈送《云南省WTO/TBT簡訊》。開展了《云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標準互通策略研究》等多個研究項目。深入開展標準化法宣傳和“世界標準日”等活動,通過云南廣播電臺“質量之聲”、云南日報等多個平臺和多種形式,推出圖、文、視頻報道,廣泛向社會宣傳標準化方面的知識和成果。
2 云南省標準化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標準化協調推進工作機制有待完善
部分縣區還沒有建立相關的協調機制在標準化激勵機制、資金投入等方面還遠遠低于發達省份。
2.2 地方標準體系結構仍需優化
云南省市場主體開展標準化工作的活力還不足,實質性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的能力還不夠強,主導或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數量還落后于其他發達省市。地方標準的水平總體不高,與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的結合程度還應更加緊密。
2.3 標準實施監督工作仍需加強
標準化主體意識還不強。監督檢查手段還不完善,標準制定部門與實施監督部門聯動不夠,標準發布后宣貫培訓不到位。
2.4 標準化工作基礎仍有待加強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管理還應更加規范。全省能夠開展標準化咨詢服務的第三方機構還比較缺乏,全社會對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仍需提高,高層次的標準化人才還不能滿足需求。
2.5 推動“標準走出去”工作仍有差距
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云南省還尚未制定“標準走出去”的相關政策措施,更缺乏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配套的標準翻譯體系,影響了云南“標準走出去”工作的開展。
3 推進云南標準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站在新起點,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化標準化改革,創新標準化管理體制機制,加快建立適應產業發展的全要素、全鏈條、多層次的新型標準體系,強化標準的實施余監督,充分發揮標準對各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作用。
3.1 加強標準化工作的頂層設計
加強標準化重大改革與標準化地方性法規的有機銜接,及時啟動標準化相關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制(修)訂工作。著力構建更加順暢的標準化工作機制,鼓勵各地探索創新標準化管理體制,將標準化工作主動融入政府、產業工作重點。加強標準化工作經費保障,完善標準化激勵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加大標準化工作投入。
3.2 高質量建設新型標準體系
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總體要求,圍繞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緊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找準標準化工作的切入點,突出抓好綠色食品、綠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八大重點產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領域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以高標準引領提升區域發展質量和水平。培育壯大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持續實施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加快實施以動態管理為重點的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建立以隨機抽查為主要方式的團體、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及公開事中事后監管機制,鼓勵第三方機構對團體標準、企業公開的標準開展比對和評價。
3.3 著力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
強化標準制定部門與實施監督部門聯動,促使各行業主管部門運用行業準入、生產許可、合格評定、認證認可、行政執法、監督抽查等手段促進標準實施。支持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和消費者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加大標準實施監督檢查力度。聯合有關部門圍繞重要消費品、重要工業產品等產品,開展強制性國家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探索開展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第三方評估,合理應用評價評估結果,促進團體、企業標準制定范圍更加合理、程序更加規范。
3.4 創新標準化科學管理機制
發揮政府的統籌作用,強化行業組織的協調作用,突出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的骨干作用,提升標準化公共信息平臺和標準化服務機構的支撐作用,引導社會各方參與標準的申報、制定、實施、監督全過程。加強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及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的溝通協作機制,支持涉及云南省相關產業企業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加強科技計劃項目與標準的互動支撐,建立健全科技計劃研究成果向標準轉化的快速通道和長效機制,建立標準成果登記制度。建立標準化與知識產權的互動機制,開展將技術標準納入科技成果進行登記管理工作。
3.5 提升標準化基礎能力
鼓勵各類組織積極承擔國家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加強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創新標準信息服務方式,加強收集我省特色標準數據資源,構建服務政府、企業、社會的多維度、開放型、交互式標準服務平臺,提高標準信息服務的便捷性、準確性和實效性。加快培育標準化服務業,支持標準化科研機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升標準化服務能力,培育新型標準創新組織和服務機構。
3.6 推動云南標準“走出去”
做好標準化 “走出去”的頂層設計,加大對“走出去”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南亞、東南亞等國家為重點進行突破,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密切跟蹤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信息,為便利經貿往來和國際產能合作,提供及時、準確的服務。
3.7 提高全社會對標準化工作的認識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開展標準化宣傳。主動將標準化工作主動融入政府工作重點,持續加強輿論宣傳與引導力度,綜合運用各類媒體,全面提升標準影響力。積極推動標準化教育和人才培養,進一步健全全省標準化專家庫,支持更多高校開展標準化教育。深入開展標準化標準宣傳活動,普及標準化理念、知識和方法,推動標準化理念和方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
【參考文獻】
[1] 龐承強,黃艷梅,李迅.標準化戰略促進云南經濟轉型發展[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3(1):60-61.
[2] 郝熾.落實發展戰略 云南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J].中國標準化,2011(6):95.
【作者簡介】
趙陽楠(1982-),女,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
王蘇天(1983-),女,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
崔繼梅(1984-),女,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
陳詠梅(1970-),女,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