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淇 江鳳香
[摘 要]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力資源存在流失問題,而且人才開發程度較低、人才吸引力不夠,難以實現鄉村人才振興目標。因此,呼倫貝爾市要重視鄉村人力資源開發,以實現鄉村人才振興。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呼倫貝爾市鄉村人才振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力資源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再次分析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力資源存在問題的成因,最后探索呼倫貝爾市鄉村人才振興的對策。
[關鍵詞] 鄉村;人力資源;人才振興;呼倫貝爾市
[中圖分類號] F323.6;F249.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9-14-2
呂清祿等指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需要從黨的領導、頂層設計、產業結構、人才支撐、體制機制改革、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治理等方面來落實[1]。雍支康等指出,四川省梓潼縣農村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勞動力外出就業趨勢明顯,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對家鄉的認同感及歸屬感越來越低,愛農村、懂農業的職業農民越來越少[2]。陳谷平指出,加強鄉村人才協同培育體系和分層遞進培育機制構建,創新多樣化培育模式及方法,加強精準化和終身化培育,制定優惠政策增加經費投入,優化人才成長環境,采用靈活的人才整合利用方式,實施科學考核和激勵等對策,提高鄉村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可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3]。孫章航指出,鄉村經濟發展需要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高素質人才為農村建設積累人力資本,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要為農村培養優秀的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和農業技術人才[4]。已有的文獻對于本研究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1 呼倫貝爾市鄉村人才振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年之際,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5]人才才能強國,人才才能促進創新,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在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鄉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需要更多高素質的懂得農村發展規律,又具備一定農業管理或者農業技術能力,也愿意投入農村農業的優秀人才,提高農業發展水平,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因此,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鄉村地區要加強實施人才振興計劃,充分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為呼倫貝爾市鄉村發展提供智慧力量,為當地鄉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提供新活力。
2 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力資源現狀
呼倫貝爾市統計局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呼倫貝爾市城鎮人口為185.14萬,比2018年增加1.38萬,城鎮人口比重為73.06%,比2018年上升0.43個百分點;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口為68.27萬,比2018年減少0.98萬。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鄉村人口持續向城鎮遷移流動,鄉村主要以老年人口和留守兒童為主,中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同時,隨著鄉村人們生育觀念的變化,呼倫貝爾鄉村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開始重視鄉村人力資源開發,不斷加強現代職業農民培育,改善鄉村人才發展環境,引入大學生村官,積極將人才引進來。
3 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
3.1 鄉村人口總量低速增長
鄉村人力資源開發要基于一定的人口基數。近年來,由于各類原因,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口總量低速增長,鄉村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趨勢,新出生人口數量在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將來呼倫貝爾市鄉村社會發展。
3.2 鄉村人才流失嚴重
呼倫貝爾市鄉村的老齡化人口和青壯年勞動力人口基本處于持平狀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呼倫貝爾市鄉村大部分剩余勞動力開始向外轉移,鄉村中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占比較大。鄉村向城鎮的單向人才流動,使鄉村人才振興戰略的實施舉步維艱,高素質的鄉村人才引不進、留不住、難作為。
3.3 鄉村人口文化素質較低
呼倫貝爾市低素質人口較多,鄉村人口普遍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高,對于新知識與新技術的追求度不高,對新型事物的接受速度較慢。呼倫貝爾市鄉村部分區域曾經是以狩獵為生產方式的民族,漢化時間較短,交流以民族語言為主,他們對于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比較困難,必然造成農業生產與經營方式粗放。
3.4 鄉村教育水平落后
呼倫貝爾市鄉村教育資源較少,教育環境較差,教育基礎設施落后,農村配置的師資數量不足,農村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教育水平在周邊地區處在較為落后的水平;鄉村人才的開發存在經費投入不足、教育水平難以提升等問題,從而影響鄉村人口文化素質和勞動能力提升。
4 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力資源存在問題的成因
4.1 觀念變化和其他社會因素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育觀念的變化、婚戀觀念的變化以及育兒育女成本較高,加之鄉村女性職業化發展水平提升,婦女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職業,婦女的生育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使得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新出生人口較少。
4.2 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隨著呼倫貝爾市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2010—2019年呼倫貝爾市的城鎮化率由67.58%上升至73.06%,9年提高5.4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60個百分點;其鄉村人口持續向城鎮遷移流動,新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2019年呼倫貝爾市鄉村人口為68.27萬,比2018年減少0.98萬。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發展機會多、發展空間更大,鄉村人口被吸引到城市,留在鄉村發展的人才更少。
4.3 基礎設施和機制建設較為落后
相比城鎮而言,呼倫貝爾市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落后,雖然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呼倫貝爾市加強了鄉村治理,但是鄉村人才振興缺乏比較好的激勵機制和發展平臺,對于人才的吸引力較弱,同時鄉村的發展環境難以留住優秀的人才,造成人才流失嚴重。
5 呼倫貝爾市鄉村人才振興的對策
5.1 深化大學生村官制度改革,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到鄉村發展
深化大學生村官制度改革。規范村干部選拔的規范性,把農村一線變成優秀干部的孵化基地,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表彰基層干部中有突出成就者,出臺人才激勵制度,吸引各類專業人才。專人專崗,以愛鄉情節為紐帶,吸引鄉村籍的大學生回鄉創業與就業。
5.2 重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大學生村官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幫扶
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計劃,由政府引導,各培訓企業承包,開展各村優秀農民經驗分享交流會,整體提升農民的生產技能和素養;聘請農林類專業教師下鄉實地指導農業生產活動,不斷改進農業生產中的問題,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發揮大學生村官的作用,加強入村入戶宣傳,重點幫扶或集中開展網絡學習活動。
5.3 加強鄉村教育投資,實現呼倫貝爾市鄉村勞動力本地就業
加強對呼倫貝爾市鄉村教育的資金投入,推進鄉村基礎教育建設。明確轉移支付中的教育資金比例,調動社會力量促進呼倫貝爾市鄉村辦學;加強呼倫貝爾市鄉村學校干部、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對教學業務的指導,不斷提高教育質量,調整教育結構,大力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大力培養呼倫貝爾市鄉村建設所需的人才,為呼倫貝爾市鄉村勞動力提供免費的技能培訓,幫助農民掌握專業化技能,提高鄉村地區的人力資本素質,實現呼倫貝爾市鄉村勞動力本地就業。
5.4 加強人才識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呼倫貝爾市在鄉村人才振興中引進某一領域的人才時,要充分了解人才的知識水平、思維方式和特點,充分利用人才優勢,發揮人才的最大作用;要從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在滿足物質支撐的同時,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撐。營造寬松的工作氛圍,為人才創業創造更加有利的軟環境,為人才安心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搭建最好的發展舞臺,才能留住人才,發揮人才優勢,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6 結語
實現鄉村人才振興,才能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智慧力量。呼倫貝爾市要加強鄉村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通過繼續教育、自主學習、職業技能培訓等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當地鄉村人力資源的素質,吸引優秀的人才,優化呼倫貝爾市鄉村人才數量和素質結構,實現呼倫貝爾市鄉村人才振興,最終實現呼倫貝爾市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呂清祿,姜海濤,潘晨.內蒙古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探索:東部盟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調研報告[J].北方經濟,2018(9):54-57.
[2]雍支康,梁勝朝,白宇川.基于鄉村振興視角的農村人力資源現狀調查研究:以四川省梓潼縣為例[J].中國西部,2019(1):89-93.
[3]陳谷平.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人力資源培育及整合研究:以廣東省云浮地區為例[J].廣東經濟,2019(7):78-83.
[4]孫章航.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人力資源開發面臨的問題及建議[J].鄉村科技,2020(6):58-59.
[5]馬善國,劉學.聚“三嚴三實”之力,揚廉潔校園之帆:安徽淮北衛生學校廉潔教育紀實[J].職業,2015(26):12-13.
作者簡介:胡世淇(1999—),女,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