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彪 饒麗仙 陳佳
摘要 ? ?本文介紹了中衛市硒砂瓜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包括抓標準保品質、抓龍頭促融合、抓品牌增效益、抓科研促發展、抓資金強政策等,以期為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硒砂瓜產業;現狀;問題;對策;寧夏中衛
中圖分類號 ? ?F326.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20-023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中衛市位于寧夏中部干旱帶,占全市面積1/3環香山地區,干旱少雨,丘陵縱橫,砂礫遍地,晝夜溫差大。壓砂種植西甜瓜是當地農民在極其干旱條件下創造出的一種旱作種植模式,至今已有數百年的種植歷史。壓砂地是指在干旱的山坡地上,覆蓋一層厚度達10~15 cm的砂石顆粒,在砂石下土層上種植西甜瓜。這種壓砂地上種出的西瓜被稱為“石頭縫里長出的西瓜”,因其富含硒元素而得名硒砂瓜。壓砂地種瓜合理地利用了光熱資源,避免風蝕、水蝕,減少水土流失,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干旱條件下砂地節水、增溫和保墑的作用,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造就了其獨特的品質優勢,加上鋪壓礫砂的節水、增溫、保墑等特殊生產模式,造就了硒砂瓜與眾不同的品質,生產出的西瓜個大、瓤紅、汁多、果肉爽脆、甘甜如蜜,富含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發展硒砂瓜產業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抑制土地沙漠化、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具有明顯的生態效益。硒砂瓜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也是寧夏乃至西北地區產業扶貧的成功典范。隨著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物流、務工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1]。因此,亟待分析硒砂瓜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硒砂瓜產業發展主要方向,以期為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 ? ?硒砂瓜產業發展現狀
硒砂瓜產業作為中衛市“1+5”優勢特色產業之一,被列入“四區七帶”農業產業布局,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寧夏中部干旱帶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興仁、常樂、永康鎮和中寧縣鳴沙、白馬、徐套、喊叫水鄉(鎮)以及海原縣高崖、關橋鄉等區域。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時,把寧夏稱為“中國硒砂瓜之鄉”。中衛市自建市開始,受到中央和自治區極大的關心和支持,因勢利導、積極推進,打造了“香山硒砂瓜”品牌,享譽區內外;建立了百萬畝硒砂瓜產業帶,成為中衛環香山地區脫貧致富的“金飯碗”。截至2019年,全市硒砂瓜產量高達180萬t,種植面積共6.11萬hm2,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產業效益和產量實現“雙提升”,主產區人均來自硒砂瓜產業的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惠及中衛市干旱山區141個村28萬人,成為產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環香山地區80%以上的群眾在城里買了房、買了車。“香山硒砂瓜”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6年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十大知名品牌,2017年獲評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7年寧夏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 ? ?硒砂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 ?品質逐年下降
由于多年甚至數十年的連作種植,造成壓砂地地力下降、枯萎病等病蟲害時有發生。為克服重茬連作障礙和提高植株抗病性,瓜農使用以南瓜為砧木的嫁接苗(占70%~80%)。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硒砂瓜的品質。
2.2 ? ?產業化程度不高
龍頭企業帶動性不強,產業組織化程度低;硒砂瓜上市時間集中、產量大、存儲時間有限,上市銷售期僅2個多月;從事硒砂瓜種植、加工的企業數量少、競爭能力弱,尚無成熟、穩定的深加工產品;有時出現豐產不一定豐收,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較大,品牌溢價空間狹窄。
2.3 ? ?假冒偽劣產品充市場
隨著“香山硒砂瓜”品牌市場認可度和競爭力的不斷提高,硒砂瓜在未上市之前市場上就已開始出售假冒香山硒砂瓜。同時,周邊內蒙古、甘肅、陜西、新疆、遼寧等省、市仿效種植同品種的金城5號硒砂瓜,對硒砂瓜生產價格影響較大,損害了硒砂瓜品牌競爭力。
2.4 ? ?技術研發滯后
針對硒砂瓜死苗、空瓜、老化壓砂地連作障礙等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解決辦法還不多,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應用還不夠。
3 ? ?中衛硒砂瓜產業發展對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及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硒砂瓜產業作為中衛乃至寧夏地區極具區域性和戰略性的優勢特色產業之一,聚焦一縣一業,強化龍頭帶動,抓標準保品質,抓品牌增效益,抓龍頭促營銷,全面推行“大產業、小產區”管理模式,著力鞏固提升硒砂瓜天然健康品質優勢。充分挖掘土壤富硒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依托“中國塞上硒谷”的建設目標,應力爭用3~5年時間將香山硒砂瓜培育成為全國富硒農業“單品冠軍”。
3.1 ? ?提升規范化生產水平,提高產品質量
堅持以提高山區群眾收入為目標,以爭創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打造“中國塞上硒谷”為抓手,積極建立和不斷完善富硒硒砂瓜產業標準化體系,建立病蟲害統防統治示范區和測報防治體系。修訂完善《中衛市硒砂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中衛市硒砂瓜種子種苗管理規定》《富硒硒砂瓜生產技術標準》《富硒硒砂瓜產品質量標準》等技術規范,完善種子選育,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試驗示范和育苗中心規范化建設。同時,建立縣(區)農業農村部門、鄉(鎮)人民政府、主產區行政村和龍頭企業(硒砂瓜股份公司、合作社)齊抓共管、參與配合的產業經營管理體系。統一發布病蟲害信息,指導瓜農高標準、嚴要求開展機械化綠色防控和綜合防治,強化瓜農對硒砂瓜生產田間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自然災害農業保險長效機制,鼓勵瓜農參與硒砂瓜生產相關農業保險,增強風險抵御能力。選擇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區域,發揮好合作社的組織引領示范作用。通過建立硒砂瓜標準化種植基地,引導農戶按照硒砂瓜標準化技術,從“土、肥、水、種、密、保、管、工”8個方面規范生產經營管理,逐步推行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提升規范化生產水平,提高農產品質量,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引導農戶對標生產,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3.2 ? ?抓好龍頭企業,帶動硒砂瓜產業融合發展
積極推動龍頭企業帶動硒砂瓜產業融合發展,對于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及深加工等關鍵環節,積極培育和扶持一批有技術、有實力、有市場、有品牌的龍頭企業,支持其做大做強。以點帶面,以面推廣,引導農民主動參與,提高種植管理水平及品質品牌保護意識,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全市統一建設一個涉及生產基地、銷售價格、質量追溯、信息發布等內容的互聯網線上硒砂瓜綜合展示平臺。引導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開展產銷對接,推行訂單生產,拉開上市周期,實行優質優價營銷。以國內直銷窗口、實體店和專銷區為重點,建設線下銷售授牌示范店,對營銷龍頭企業(合作社)實行以獎代補,樹立樣板,典型帶動,引導硒砂瓜產業聯合體開展行業自律、聯合聯盟、抱團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推進硒砂瓜產業集群集聚,形成共同打造品牌、推介品牌、保護品牌的利益共同體,促進產業提檔升級。鼓勵支持農業經營主體以瓜為媒,拓展開發硒砂瓜產地觀光休閑旅游,帶動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3.3 ? ?擴大品牌宣傳,提高產品附加值
以打造“中國塞上硒谷”為契機,積極宣傳硒砂瓜的“硒”文化,打造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動富硒產業開發,進一步將硒砂瓜打造為全國功能農業的“單品冠軍”,擦亮“香山硒砂瓜”“中國硒砂瓜之鄉”等金字招牌。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新聞媒體,精選包裝引資項目,強力向外推介,積極推動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招商項目和本地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參與硒砂瓜的研究利用及深加工等[2],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做大做強硒砂瓜產業,不斷提升品牌效益。規范硒砂瓜商標、地理標志、有機食品標識等的管理使用,健全香山硒砂瓜包裝、標識備案管理制度和商標查詢追溯體系,嚴厲打擊非香山硒砂瓜加貼中衛香山硒砂瓜標識、擅自印制、倒賣商標標識等行為。此外,要及時組織開展硒砂瓜商標專項檢查,對不按規定使用商標、非香山硒砂瓜貼“香山硒砂”標簽等行為的經營戶進行教育引導,對屢教不改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從嚴處罰。更重要的是要在積極開展打假維權專項行動、清理整頓銷售市場、擴大品牌宣傳的同時,維護種植企業、合作社及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4 ? ?加大技術攻關,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依托區內外硒砂瓜相關領域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硒砂瓜技術攻關團隊,主要針對土壤退化、病蟲害防治、新品種研發等關鍵問題,積極開展硒砂瓜優良品種選(繁)育合作、連作障礙技術攻關。加大農科教、產學研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加快配套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做好硒砂瓜種質選育、新品種示范推廣和技術攻關,確保硒砂瓜產業品質有保障,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建議自治區開展壓砂地輪作休耕試點,同時積極爭取農業農村部輪作休耕項目支持,重點對10年以上老砂地劃區域分階段輪作休耕。同時,要大力推廣落實松砂松土、徹底鏟除田間雜草,整地曬田、殺滅病菌和蟲卵,春施或秋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等技術,指導農戶根據壓砂地地力條件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種植豆類等作物,緩解連作障礙,減少病蟲害發生,逐步恢復壓砂地地力[3]。
3.5 ? ?強化資金支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
需要建立硒砂瓜品牌保護獎勵基金,針對硒砂瓜標準化生產、優質硒砂瓜收購、區內外打假、品牌宣傳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特別是對于建有自己硒砂瓜標準化生產基地,與基地種植戶簽有高于市場價收購合同、標準化生產技術約定,受到廣大群眾認可的且具有穩定外銷客戶市場的農超對接銷售公司或合作組織等通過考核驗收,并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充分調動合作組織和種植戶共同保護品牌的積極性。
4 ? ?結語
硒砂瓜在全國瓜果市場具有良好的聲譽和知名度,品質、品牌優勢突出,亟須進一步加強硒砂瓜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加大硒砂瓜產業在標準化生產、品質品牌保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積極利用區域比較優勢,推動產業整體開發,推動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對接,努力提升農產品品質,促進生產標準化、基地規模化、經營產業化、服務專業化。積極打造特色品牌[4],加強現代化中衛硒砂瓜產業發展體系建設,建立市場倒逼品牌、品牌倒逼品質、品質倒逼品種以及標準化、集約化生產、龍頭企業帶動的產業推動機制[5]。完善技術體系,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突出品牌效應,促進三產融合,延伸產業鏈、形成利益鏈、建立服務鏈,提高硒砂瓜產業整體效益,實現提質增效,深入推進“中國硒砂瓜之鄉”建設。
5 ? ?參考文獻
[1] 張靜,張玲,王徽.中部干旱帶農業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增收可能性分析:以中衛市硒砂瓜產業為例[J].寧夏農林科技,2019,60(8):35-37.
[2] 柴維榮.靖遠縣硒砂瓜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21):41-42.
[3] 中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衛市硒砂瓜品質品牌保護提升三年(2019—2021年)行動方案的通知:衛政辦發〔2019〕17號[A/OL].(2019-02-28)[2020-03-15].http://www.nxzw.gov.cn/zwgk/zfxxgkml/szfbwj/201903/t20190313_1310189.html.
[4] 張艷超.中衛硒砂瓜市場環境及發展對策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09.
[5] 馬學峰,陳潔.中衛市壓砂地可持續利用思考[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