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芳 熊欣悅

摘? ?要: 本研究采取問卷法、訪談法對南昌市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能力進行調查。對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如下問題:溝通主動性不足;與家長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分歧;家長的不信任;缺乏溝通技巧及家園溝通培訓不足。通過分析困境提出提升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的建議:增強家園溝通的主動意識;與家長建立初步的信任感;提高溝通技巧,豐富溝通經驗;多途徑與家長溝通,提高溝通成效;開展多樣化、實用性的溝通培訓。
關鍵詞: 民辦幼兒園? ?新入職教師? ?家園溝通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指出“溝通與合作”是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之一,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才能共同促進幼兒發展。行之有效的家長工作體現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通過對南昌市幾所民辦幼兒園家園工作的了解,發現民辦幼兒園家長需求多樣化,新入職教師反映家園溝通是工作中的主要難題。因此,有必要對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現狀進行調查,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對提高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能力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向南昌市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11份,回收有效問卷111份,有效率100%;并隨機訪談了5名新入職教師與3名家長,對問卷和訪談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以便了解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基本情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基本情況
(一)新入職教師對家園溝通的認識。
1.新入職教師對溝通必要性的認識。
對于家園溝通的必要性,65.77%的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認為非常必要,28.83%認為必要,僅有5.4%認為無所謂、沒必要,從整體來看,大部分新入職教師能夠意識到家園溝通的重要性。
2.新入職教師對溝通作用的認識。
根據調查發現,新入職教師認為家園溝通主要作用有:促進幼兒身心發展(71.17%)、提高家長教育觀念(74.77%)、促進彼此了解形成教育合力(74.77%)及促進自身專業發展(51.35%)。
(二)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的主動性。
問卷調查發現,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在家園溝通方面主動性不強,新入職教師中,僅有20.72%的教師經常主動與家長溝通,63.96%的教師有時主動與家長溝通,14.41%的教師偶爾主動與家長溝通,0.9%的教師從不與家長主動溝通。可見,新入職教師在溝通主動性方面有待加強。
(三)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的內容。
對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內容進行調查,發現排在首位的是幼兒在園表現(81.08%);排在第二位的是幼兒的行為習慣(76.58%),新入職教師會比較關注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從而進行針對性教育;排在第三位的是幼兒的身體狀況(62.16%),新入職教師會時刻關心注意幼兒的身體狀況,及時處理,向家長反映。新入職教師很少針對幼兒在家情況及幼兒的興趣愛好主動與家長溝通,不利于教師深入了解幼兒,進行全方位的針對性教育。
(四)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的困難。
根據問卷數據分析新入職教師在家園溝通中的困難主要是:缺乏溝通技巧及經驗(63.06%)、家長的不信任(54.95%)、缺乏主動性(48.65%)、與家長教育理念有差異(47.75%)。新入職教師由于在崗時間不長,缺乏豐富的溝通經驗,家長對其缺乏足夠的信任,導致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比較被動。
二、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困境分析
(一)主動溝通意識不足導致家園溝通不暢。
從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主動與家長進行家園溝通的調查來看,大多數新入職教師缺乏積極主動性,僅17.12%的新入職教師會主動向家長尋求幫助,新入職教師普遍缺乏主動溝通意識,未意識到教師是家園工作的發起者、組織者,較少主動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缺乏協調家園關系的主動性。
家長對新入職教師的不信任是導致新教師主動溝通意識減弱的因素之一。新入職教師對部分問題的解釋或處理問題的方式并不能完全讓家長信服,溝通過后,家長還會不放心,再次向主班教師求證。新入職教師向家長傳遞教育理念時由于家長的不信任受到一定阻礙。因此,新入職教師溝通的主動性逐漸下降。
(二)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導致家園溝通不暢。
新入職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涉及幼兒各方面情況,雙方側重點有所不同。教師更關注幼兒的進步、身體狀況,會觀察幼兒各方面行為,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告知家長幼兒的在園情況;家長則更關注幼兒在園的飲食等生活方面的情況,家長會向教師反映幼兒在家情況,詢問教師的建議,希望教師多和幼兒交流,幫助幼兒改善問題。
其次,通過訪談了解到,新入職教師反映與家長存在教育理念的分歧。教師堅持保教結合原則,教學以游戲為主、科學保教,側重幼兒的學習思維能力、獨立性的培養。但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園應重視孩子的學習,希望孩子提前學習知識,贏在起跑線上。
(三)家長對新入職教師缺乏信任導致溝通不暢。
通過對問卷和訪談的數據分析可知,家長對新入職教師的不信任是導致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不順暢的重要因素。
訪談中有新入職教師表示:“有時候當家長有疑問時,他們就會直接找班主任詢問。”還有的教師表示:“前幾天的事還要來問我什么情況,要具體細致的過程,我講了還是不信。”訪談中家長提到:“存在的問題可能就是對新入職教師不夠了解,擔心她對孩子關注不夠,不太放心。”部分家長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新教師年輕、經驗不足、對孩子了解不夠、沒有帶孩子的經驗等,不理解、不信任新教師,這種不信任感在面臨一些問題、沖突時,表現得尤為明顯。
(四)缺乏溝通技巧導致家園溝通不暢。
調查結果顯示,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問題排在第一位的是:缺乏溝通技巧及經驗(63.06%)。如圖1所示,掌握相應溝通技巧(68.47%)和豐富溝通經驗(50.45%)排在希望家園溝通改進措施的前兩位。
圖1? ?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改進措施
訪談中有教師表示作為新入職教師盡管了解家園溝通的理論知識,卻缺乏家園溝通的技巧,不知道在語言上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導致與家長溝通出現一些問題。很多情況下,新入職教師在發現與家長教育理念有分歧時,會急于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強加給家長,并沒有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味輸出反而會引起家長的抗拒,使得與家長的分歧越來越大。
(五)幼兒園家園溝通培訓不足。
問卷結果顯示,有半數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沒有參加過家園溝通方面的專門培訓,通過訪談具體了解到,許多新入職教師表示幼兒園會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培訓,但培訓內容大多是關于幼兒園教育理念、日常保教工作及注意事項等,少部分涉及家園溝通,且多為理論層面。這使得新入職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工作中往往僅憑自身理解和認識,導致家園溝通效果不佳。
三、民辦幼兒園提升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能力的策略
(一)增強家園溝通的主動意識。
新入職教師要認識到家園溝通對促進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在和幼兒建立良好關系的同時,主動與幼兒家長溝通,了解幼兒的家庭環境,努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家園關系,爭取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新入職教師要對自身角色有清晰認識,明白教師是家園合作的發起者、組織者與參與者,要與家長加強溝通,主動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家庭教育氛圍,結合幼兒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同時,新入職教師與家長教育理念不一致,或遇到家長對一些問題不了解時,應有耐心,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家長,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
(二)與家長建立初步的信任感。
對于新入職教師而言,與家長建立初步的信任非常重要,這是與家長溝通順利暢通的前提。然而,從家長角度而言,與新入職教師接觸時間相對較短,缺乏了解,會因新入職教師的年齡、教育經驗等對其不信任,遇到問題習慣與主班教師溝通。
新入職教師要消除家長的顧慮,首先,要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關愛幼兒,獲得幼兒的信任,讓幼兒家長逐漸認識到新入職教師盡管年輕但確是一位認真負責、愛護幼兒的好教師。在此基礎上,新入職教師應利用日常家長工作和階段性集體交流活動,多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讓家長深入了解他們的專業能力,增加家長的信任。通過各項活動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在向家長傳遞幼兒園教育理念的同時,學會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向家長表達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達成一致教育意見。
(三)提高溝通技巧,豐富溝通經驗。
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家園溝通的效果,新入職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注意語言措辭的技巧。如向家長告知幼兒的問題時,可采用先表揚孩子在園的表現,再提出孩子最近在園的不足,表示老師在學校有進行教育,希望家長在家配合教育。教師應尊重家長、真誠以待,平等對待每一位家長;在溝通中難以達成一致時,換位思考,理解家長的心理。
新入職教師在缺乏溝通經驗的情況下,可以將遇到的問題做好記錄,向主班教師、年級負責人等請教,通過日常的咨詢、請教、觀摩,學習更多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豐富溝通經驗;在日常工作中,新入職教師應積極主動與家長溝通,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四)多途徑與家長溝通,提高溝通成效。
調查發現,新入職教師家園溝通的方式主要是QQ、微信線上交流(91.89%)和接送幼兒時的隨機交流(84.68%),其他溝通方式運用頻率較低。日常家長接送幼兒停留的時間較短,僅通過接送幼兒的間隙,新入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大多是蜻蜓點水式的,無法深入;與家長線上交流,雖有許多便利,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雙方可能無法及時給予反饋信息,缺乏面對面深入。幼兒園應多提供機會讓新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多給新入職教師向家長展示自我的平臺,比如在家長開放日、家長會、親子運動會等集體形式的家園活動中,嘗試讓新入職教師主持活動,主班教師從旁協助,讓家長有更多機會接觸和了解新教師,同時主班教師要多傳授經驗,幫助新教師盡快成長。
(五)開展多樣化、實用性的溝通培訓。
通過訪談了解到民辦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希望通過多樣化、實用性強的培訓提高家園溝通能力。問卷調查發現最受新入職教師歡迎的培訓形式有:集體培訓(73.87%)、專家講座(67.57%)和案例分析研究(56.76%)。
幼兒園要重視對新入職教師的家園溝通培訓。一是開展家園溝通方面的集體培訓。入職前就應進行系統家園溝通培訓,使他們了解家園溝通現狀,告知可能與家長產生的問題及如何解決等,為入職后開展家園溝通活動做準備。在崗期間,可針對他們在家園溝通中遇到的問題,請有經驗的骨干教師進行培訓,通過情境再現、討論交流、實戰對話演練等方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二是舉行溝通方面的專家講座。通過邀請家園溝通方面的專家、名師到幼兒園開設專題講座,豐富教師在家園溝通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師家園溝通技能。三是案例分析研究式的培訓,比如組織家園溝通內部研討會,圍繞各種家園溝通實例,引導各位新入職教師交流討論,提出解決方案,逐步讓教師掌握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與技巧。
參考文獻:
[1]王麗娟.促進幼兒園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3(11).
[2]劉婧雅,蔡迎旗.新手型與熟手型幼兒園教師“家園共育”觀念比較研究[J].教育參考,2018(6).
[3]顧媛媛.提高新入職幼兒園教師家長工作水平的對策[J].亞太教育,2015(6).
[4]周紅.家園溝通中幼兒教師共情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4.
[5]黃莉默.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現狀研究——以S幼兒園為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7.
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項目)“核心素養視域下江西省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研究”(編號:JY18237)和2018年校級科研項目“核心素養視域下南昌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研究”(編號:18RWYB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