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彪 薛濤 馬新成
摘 要:隨著我國近些年來制造行業的發展,機械制造行業已經成為了我國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中的競爭愈發激烈,企業想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就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找到企業中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解決,而精益生產對于機械制造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則是非常有效的。
關鍵詞:精益生產;機械制造;應用策略
1.什么是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浪費,通過更好的投入來獲得更多的產出,同時要滿足客戶的需求。進行精益生產的目標就是要消除生產、經營等環節中發生的浪費情況。精益生產將價值作為主要的出發點,是否具有價值主要由客戶來決定,而生產者主要負責創造價值。以客戶為基礎來定義產品價值是精益生產的重要基礎,通過價值的實現來消除非價值的行為,從而提升生產的效益和效率。精益生產追求的是盡善盡美,也就是說改革是需要持續進行的,以此為指導思想來對機械制造企業的管理方法和生產技術進行持續的改進,從而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讓管理過程和生產過程變得更加完美。與此同時,在機械制造的經營管理工作中,要及時給予員工鼓勵,并給予他們正確的改進建議,避免出現更多的重復勞動。
2.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機械制造行業是其中的重要支柱,經過了這些年來的發展,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在機械制造行業中,需要通過各種機械來對行業發展進行保障??梢哉f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與機械制造技術高低有著直接的關聯。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包括輕重工業的機械制造體系,并獲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因為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發展時間較短,且基礎不夠雄厚,所以會受到來自一些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從而導致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常常會面臨各種問題。相比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在機械制造技術上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足夠的產品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其次,不具備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第三,制造工藝和技術較為落后。第四,缺乏技術創新能力。最后,在生產管理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問題。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提升,從而產生了更多的個性化需求,且這種需求已經滲透到了各個行業中,成為了基礎機械制造行業,需要面臨著市場的考驗。
3.精益生產在機械制造行業中的應用
3.1降低成本
首先可以從設計的角度來減少機械制造產品的成本,在對機械制造產品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系列化、標準化等方式來對物流和制造過程中所需要花費的成本進行控制。其次,要對零部件進行有效的優化,從而達到節約材料的效果,減少零部件加工所需要的成本。第三,要保持實用性原則,明確合理的機械類型配置,針對客戶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有效配置,從而在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下來減少機械制造產品的成本。第四,要對線路、管路以及設備進行優化,使其耐用程度能夠得到切實的提升,同時也減少了后續的維護成本。第五,在機械生產制造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避免浪費現象的發生,提升機械制造生產的工藝控制效果,對于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合理布局調整,從而避免浪費現象的出現。第六,要要對加工過程和裝配工裝進行增強,在確保機械加工產品品質的同時,提升工時的合理程度,進而增加生產效率,從而減少成本。另外,也可通過外購或者外協等方式來減少產品成本。
3.2與企業文化相結合
精益生產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減低機械制造企業在生產中所消耗的資源,同時也對企業管理運營過程中消耗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梢哉f精益生產屬于企業中的一種重要理念,其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完美。通過將精益生產和企業文化結合在一起,來達到支撐企業精神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實現了企業中工作人員的自我升華。上文已經提到了精益生產的概念和重要作用,在建立機械制造企業的文化時,將精益生產理念融入到其中,能夠幫助企業方面找準現實情況的結合點,從而獲得更加適合企業發展的精益生產方法。
3.3避免盲目生產
通過使用精益生產的重要思想,相比于以往的大規模生產方式更加的高效。在精益生產結構體系當中,不但包括了管理和環境之間相互需求的關系,同時也實現了管理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適應,通過多種方式來達到相互支持和依賴的效果。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避免機械制造企業盲目跟風生產的情況。精益生產的理念認為企業庫存是負面因素,因為它會增加企業的管理經營成本,同時也對企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掩蓋,從而因為庫存問題而發生盲目跟風生產的情況,所以需要通過精益生產理念來降低庫存。精益生產理念要求機械制造企業采用計劃性生產的管理方式,從而達到適量生產的效果,在成本和品質上獲得跟股東的優勢,及U幣徐對設計好的計劃進行有力的執行。在生產計劃上根據企業的經營方針,以及市場預測來制定出生產計劃,即年度計劃,季度計劃以及月度計劃。有了科學的計劃做支撐,將不會出現盲目生產的現象。
3.4建立審核體系
從企業的最高領導人到現場管理的主管,管理人員的言行都必須要以推動精益價值流為核心。如果僅僅將精益生產的內容歸于定期的員工例會中的有限時間中,是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的。必須要讓精益生產的思想成為日常活動與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精益的概念融入到生產實踐環節中。同時還需要構建起符合精益思想的審核與考評機制,加強審核與考評,讓員工認識到精益思想的重要性。
4.結束語
精益生產理念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減少機械制造企業中的浪費現象,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想要避免浪費現象的出現,就需要企業方面以精益生產理念為基礎來構建相應的理論體系,利用精益生產的方法和原理來對我國機械制造行業發展進行改善,并增加機械制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唐旭.精益生產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20,39(21):26-27.
[2]李晴.基于精益生產離散型制造企業現場改善[J].價值工程,2020,39(20):248-249.
[3]楊國榮,來云峰,解安生, 等.新舟飛機智能化精益生產線構建技術研究[J].航空制造技術,2020,63(12):24-30.
[4]李佳盈,彭群,李峰, 等.精益生產在精沖車間的應用[J].鍛壓技術,2020,45(4):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