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摘 要:高職生的英語學習風格各有偏好,本研究通過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的個案研究,調查學生的英語學習風格與英語教學之間的關聯性,了解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風格掌握情況,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同時學生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學習風格;個案研究;英語教學
一、個案研究的展開
1.研究問題
“個案研究(case study)方法是一種從總體上來處理一個課題的方法。它通過詳細地調查一個案例來了解這一實例所屬的整類個體的情況。”個案研究是以個別的研究對象有針對性地作直接地和深入的研究,其目的是不僅是對問題的前因后果求得了解,而且更希望由個案的研究結果進一步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此研究是希望通過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的個案研究,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與教學之間的關聯性,教師是否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并采取了相應的教學對策,學生是否能夠充分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2.研究對象
筆者通過第一階段的英語學習風格問卷調查,選擇了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對象來主要來自于大一年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
二、高職生學習英語風格的現狀
筆者對252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大一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問題如下:
1.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風格不一致。
在對于學習英語的風格上,大部分學生持有不同的態度。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表現不一致。有些同學認為,英語的學習更多的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學習。通過視覺、動覺、聽覺來到達學習的目的。而有些同學則要在小組的幫助下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個人型與小組型學習獲得學習效果有差別。
個人型學習更加注重自身的努力。而在小組型學習中,學生更加愿意互相學習以達到學習效果。雖然兩種學習方式存在著差別,但是表現出來的學習效果截然不同。雖然不能說明哪種學習風格存在著明顯的優勢,但是兩種學習方式的結合是學生普遍一致認同的。他們更加喜歡兩種方式結合,所以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能夠有效地結合這兩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3.英語教師沒有關注到學生的英語學習風格。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英語教師忽視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更多的是傳授的方式,澆灌知識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吸收學習。在學習方法上講授的內容非常少,沒有引導學生如何使用更加有效的學習方法去學習。
3.英語學習風格及教學的總體情況
學習風格基本描述統計。下表是麗水職業技術學院被調查的252名被試的學習風格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學習風格基本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Descriptive Statistics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英語學習風格主要是觸覺型,其次為動覺型和聽覺型,視覺型不是學生主要偏愛的學習風格。學生更傾向于小組型的學習風格,不喜歡個人型學習風格。
為了全面了解學與教的關聯性對英語學習的的影響,筆者對所觀察班級的英語教師和部分學生進行了訪談,并進行課堂觀察。主要圍繞:①師生是否了解“學習風格”;②“內初班”與本地班學生的區別;③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需要;④學生及教師是否應該改變或調整自己的學習或教學風格;匹配和錯配對語文閱讀是否有影響。
三、結論
教學不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造成在教學中無視學生的學習風格,不能和學生偏愛的學習風格相匹配的教學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學生主要偏愛觸覺型的學習風格,在教學中英語教師由于教學進度和課時的限制不能用相匹配的教學方式來對這些學生進行教學。研究表明,與學生英語學習風格相匹配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課堂教學內容,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自從產生班級授課制以來,對于學與教的風格及其關系的認識經歷了一個辯證的發展過程。以赫爾巴特為中心的傳統教育學派認為,教師的教決定學生的學,稱為教師中心論。在實際教學中,強調教師的支配地位,客觀上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風格的差異性,甚至無視學習風格的存在,學生主要以被動的方式接受知識,重視學與教的風格的趨同性,忽視學與教風格的差異性。所謂學與教風格的趨同性主要有兩層意思:廣義上指不相匹配的學與教風格之間信息的可溝通性;狹義上指能相匹配的學與教的風格之間信息的易溝通性。所謂學與教風格的差異性是指學與教的風格不可完全重合性,即信息溝通的不易實現性。這主要是由人的差異性所決定的。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學派則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被稱為學生中心論或活動中心論。他們強烈地批判赫爾巴特學派扼殺學生的個性,否定班級授課制,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客觀上強調了學生學習風格的差異性并努力適應之,否定學與教風格的趨同性。
參考文獻:
[1] 邵瑞珍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 姚梅林,當前外語詞匯學習策略的教學研究趨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5,123-129
[4] 辛濤,李茵等,年級、學業成績與學習策略關系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4)41-44
[5] 王永躍,中學生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習策略和動機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