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農村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對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相關人員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做好對環境的保護,以促進農村生態向文明化、健康化、可持續化方向發展。基于以上情況,本文在生態文明的視角下,針對農民環境權保護現狀與法律問題進行簡要地分析,同時,從城鄉一體化環境立法、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加大農村環保投資力度三個方面入手,為實現農民環境權法律的有效保護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業內人士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農民;環境權;保護;法律
環境權作為農民基本權利,其保障和維護情況不僅影響農民的切身利益,還影響著農村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農民法律意識薄弱,缺乏對環境權的維護,需要當地政府從資金投入、政策規定和法律法規等方面對農民的環境權特殊的保護。因此,在生態文明視角下,如何進一步完善農民環境權的保護法律是相關人員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 基于生態文明視角下農民環境權保護現狀與法律問題
目前,在生態文明視角下,農民環境權保護面臨的現狀及相關法律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我國缺乏農村環境立法的意識,環境執法工作難以落實到位。我國的環境立法工作主要針對城市化建設開展的,以工業污染問題解決和控制為主,嚴重忽視了農村環境的保護,導致農村環境立法數量嚴重不足。(2)農村環境保護法律尚未形成完整體系。目前,在我國現有的環保法律中,僅僅《環境保護法》能夠用于對農民環境權的保護,除此之外,在沒有其他與農村環保相關的法律,導致農民環境保護法律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3)我國缺乏對農村環保資金的投入,導致農村環保資金嚴重不足,不利于農村環保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沒有根據農村環保工作的實際需求,設置相應的專項資金,導致農村環保缺乏相應的資金支持。
二、 生態文明背景下農民環境權法律保護的具體策略
(一)城鄉一體化環境立法,深入貫徹農村環境執法
為了進一步保證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我國要采用城鄉一體化的方式,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農村環境立法,并將環境執法深入貫徹到農村中,以促進農村生態向文明化方向發展。首先,我國要樹立城鄉一體化思想[1],加強對環境立法活動的開展,同時,還要在充分結合農村生態建設的實際需求的基礎上,確保立法工作落實到位。其次,在對農民環境權保護法進行制定和完善的過程中,要根據《環境保護法》相關文件,樹立優先保護農村環境的思想,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2],從而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水平。同時,在開展農村環境執法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對環境執法機構和環境保護部門的建設和成立,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農村環境的進一步保護。
(二)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建立專門性法律
環境權對于農民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城市環境保護法很難適用于農村生態建設,這就要求當地政府制定和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體系[3],以實現專門性法律的建立,從而有針對性地保護農民環境權。首先,我國相關立法部門要加強對農民環境立法工作的有序開展,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農民環境保護法律,從而有效緩解農村的生態污染問題。其次,還有重視對農村環境保護條款的制定和完善,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環境保護問題[4],例如:通過制定《農村環境保護法》,實現對農村環保基本法的有效補充和完善。
(三)加大農村環保投資力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
目前,為了確保農村環境保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當地政府要重視對農村環境保護資金的投入。首先,要向農民宣傳環保知識,讓農民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根據農村環境保護資金需求,科學設置相應的專項資金[5],為農村環保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其次,要重視對農村環保財政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并加大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力度,不斷規范農村環保資金使用情況。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環保基礎設備,例如:通過設置和構建多個垃圾站點,從根本上緩解和治理農民環境污染問題;建設和設置多個排污管道,實現農村污水的集中化、無公害處理。
結束語:
為了更好地緩解農村環境的污染程度,實現農民環境權的有效保護,我國在制定和完善農民環境權保護的過程中,除了要做好以上三個方面外,還要重視對農村生態補償制度的制定,充分激發和調動農民參與植樹造林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發性,盡可能固定水土,避免水土出現嚴重的流失現象,同時,當地政府還要在政策上提供相應的支持,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和農民環境權,為促進農民生態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楠.生態文明視角下農民環境權保護的法律問題[J].環球市場,2020,(4):135-136.
[2]余廣俊.生態文明背景下農民環境權保護的法律應對[J].農業經濟,2017,(9):69-70.DOI:10.3969/j.issn.1001-6139.2017.09.027.
[3]王芳.生態文明視域下的農民環境權法律保護[J].農業經濟,2015,(7):63-64.DOI:10.3969/j.issn.1001-6139.2015.07.023.
[4]吳爽.生態文明視閾下農民環境權保護的法律應對[J].農村經濟,2014,(3):116-120.
[5]臧成.論生態文明建設下我國農村環境保護法律制度[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3):109-111.DOI:10.3969/j.issn.1008-7966.2015.03.033.
作者簡介:
張溶茜(1999.2—),女,漢,四川省蓬溪人,現為成都理工大學法學院大三學生,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