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慶
夏海鷗出生在湖南省衡南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父親是一名鄉村教師,耳濡目染中,從小就對鄉村教師有著特別的情感。初中時,他的英語成績一直很差,但慶幸在初三時遇到了一位賀老師,她的細心和微笑給了他學習的自信和勇氣,后來英語成績突飛猛進。
“可以說我自己是‘好老師的受益者,所以我就要堅定當一個‘好老師的信念,一個好老師能夠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2001年,師范畢業的夏海鷗有機會分到縣城附近的學校,但自幼在近尾洲鎮管山村長大的他,對家鄉有一種特別的依戀。就這樣,他毅然選擇在近尾洲鎮蒸市初級中學當一名鄉村教師。
“黃坦克”
夏海鷗知道,條件很好的學校不缺年輕有朝氣的老師,自己回到鄉村學校任教,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蒸市初級中學位于衡南縣最偏僻的一個鄉鎮,交通極為不便,距衡陽市區70多公里。從學校去市里走一個來回的話,人就好像一輛“黃坦克”,風塵仆仆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剛到學校的時候,學校的辦學條件是衡南縣最差的。那里沒有一棟像樣的教學樓,都是七十年代建的兩層的樓房。學生沒有一個可以活動的操場,只有一個黃泥坪。沒有食堂和宿舍,男生都是睡在教室后面。沒有實驗室、電腦室、圖書室,更沒有多媒體室……這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的環境,并沒有嚇退他。
夏海鷗反而很喜歡這里的鄉村教師生活。每天早上帶學生晨跑,上完幾節課后,上午帶學生們做游戲、打球,晚上帶著學生們唱歌、讀報、看新聞。同時,為了改善班級的教學條件,他花錢為班級配備了錄音機、DVD影碟機、29英寸的電視機、全校最先配備手提電腦。2011年,再次自費購買投影儀和電腦,在這個山區中學最先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面對物質條件匱乏的環境,夏海鷗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助學幫困需要爭取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于是,他每周末都會走訪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將其傳送到網上或QQ空間。同時,打電話或親自拜訪新聞媒體、企業老板和愛心慈善機構,反映貧困學生狀況,四處奔走游說,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傾情相助。
為了構建一座大山深處的寒門學子與山外愛心人士溝通的橋梁,夏海鷗創辦了一個名叫“鄉村擺渡人”的微信公眾號,一個人實地走訪、拍照、寫稿,發表了上百篇原創文章,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這個貧困小鎮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愛心人士和愛心資金。截至目前,夏海鷗共為全鎮貧困學子籌集了四十萬多元愛心資金和物資。
“老頑童”
滿懷赤誠的夏海鷗在學生眼里,還有著另外一面,“老頑童”。
他的班級管理方法與學校的其他教師大不相同。為了活躍班級文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夏海鷗在教學中精心設計了很多活動。如每學期搞兩次晚會,演講比賽、籃球比賽、挑戰主持人、謎語競猜、成語接龍,還組織學生去野外搞燒烤,爬山。各種層出不窮的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夏海鷗還特意設置了一些獎項,如五項最佳評比(最佳友愛、紀律、貢獻、進步、才氣獎)、騰飛獎、學習標兵獎等一系列活動。如果是分組比賽的話,獲勝小組的學生人人都有獎。每次考試中,還特別設立了進步獎。對這些在班級各項活動和比賽中獲獎的同學,他都自掏腰包進行獎勵,如筆記本、文具盒、文件袋、充電臺燈……在夏海鷗家里,隨時都準備著這些創意十足小獎品。
“這些獎品雖然都不起眼,但是可以讓學生得到一種肯定,大大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夏海鷗所教的語文、歷史學科在近年的教育質量評價中遙遙領先。不僅僅是教學成績優異,他的班級在班級籃球比賽、校運會、文藝匯演等各種比賽中,都穩居第一名。這樣的環境里,學生變得自信、樂觀、有禮貌,所以夏海鷗每年重新帶初一時要求插班的學生絡繹不絕,人人都想成為他的學生。
2016年,夏海鷗帶的班有73個學生,其中60個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離婚的、單親的,還有父母雙亡的,什么樣的家庭問題都有。這些留守兒童生活自理能力不好,“野得很”“嬌氣”“自私”。為了彌補父母因外出務工而缺失的陪伴,這些孩子的零花錢往往是要多少,爺爺奶奶就給多少。
“現在的孩子更具個性化,跟他們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根本沒用,他們喜歡追逐各種新潮的東西。”夏海鷗就轉變了工作方法,從學生喜歡的東西著手,深入了解之后,再逐步引導他們。面對那些通宵玩網游的學生,他不再去網吧圍追堵截,開始主動去了解這些游戲“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剛開始,和學生聊起網游時,學生還在擔心,“老師是不是又在下套,要換著法兒地想要整人呢”。后來學生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學生們開始和他討論用哪個武器更好,買哪個盔甲要花多少錢。他找準機會夸學生們網游玩得好。游戲聊得多了,才可以聊學習、聊人生。
“在游戲里縱橫江湖,別人崇拜你。少花點時間打游戲,學習好在學校里照樣可以叱咤風云。”不經意間,夏海鷗便走進了學生的內心,幫助學生慢慢戒掉了愛玩游戲的習慣。他說,要讓這些孩子永遠不進網吧是一種不現實的愿望,但是他們可以在交流中意識到正確的方向與選擇,自己產生價值判斷。
“其實自己十九年來能堅守在這所偏僻的鄉村中學,絕對不是僅僅靠什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作支撐,最根本的是自己內心深處對這所學校和這里的學生的愛。”在夏海鷗眼里,這里的一切都是“簡單而不可多得的幸福”。
2017年,夏海鷗獲得“馬云鄉村教師獎”,他和更多鄉村教師得到了關注。現在,鄉村學校的硬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是對于優質教師資源的需求卻一直存在。2019年,他被調至衡南縣三塘聯合學校,在更高的平臺上釋放能量。
“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教師能夠投身于鄉村教育,讓更多的鄉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夏海鷗說,自己也將一直扎根于鄉村教育,幫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