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現代通訊手段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對高職英語教學產生著重要影響。據了解,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語言的學習環境,這一點在口語教學中尤為突出。移動微型學習作為一種碎片學習模式,其產生為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提供了有效策略。本文基于移動微型學習模式,對如何改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生態提出對策,希望對相關英語教學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移動微學習;碎片學習模式;高職英語口語教學
1 引言
在數字化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化,同時,也給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數字化時代的來臨使移動微型學習走進高職課堂,影響了當代高職學生的思維方式。特別是對高職英語教學來說,開辟了教學的新渠道,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傳遞,特別是強調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口語練習。實際上,語言的目的在于交際,過分注重應試成績而忽略交際水平的提高顛覆了英語教學的目的和初衷,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產生了負面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教育部于2014年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規劃指出,要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提升教學質量。在這種背景下,移動微型學習應運而生,它能夠使高職英語教學立足于生態教學之中,使學生脫離傳統教學的多重限制,利用智能手機、iPad等微型便攜設備隨時隨地進行線上學習,不僅極大的改善了傳統的口語學習環境,更加突顯了英語學習的智能化和個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效率。與此同時,移動微型學習是碎片學習的一種形式,能讓學生利用空余的時間自主安排學習進度,使學習更加輕松自在、隨心所欲。
2 基于移動微型學習的生態教學相關原理
2.1 生態教學理論
生態教學(Ecological Teaching)理論最早誕生于上世紀中葉的美國,即“高等教育生態學”。它提倡將教育、環境和人多角度、全方位的融合,形成一個具有整體性、系統性、有機性的生態系統。生態教學理論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學要以學生的需求和成長需要為核心,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和諧、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促進師生和生生互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2 移動微型學習的概念
移動微型學習(Mobile Micro-learning)的概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維度對其進行了闡述。其中,美國教育學者Alexzander Dye指出,移動微型學習是在移動設備輔助下發生的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并且為師生的雙向交流提供了虛擬的空間,具有靈活性、便攜性、輔助性和互動性等特點。移動學習實際上是數字化學習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與傳統課堂的有機結合是其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移動微型學習也是碎片化學習的一種模式,即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學習,在“忙里偷閑”中掌握一些系統性較差的基礎知識,如詞匯、短語等。碎片學習通常是與移動微型學習結合在一起的,因為移動微學習通常以微課(Micro-lecture)為載體,微視頻以短小精悍為特點,通常在5-10分鐘左右。因此移動學習更適合利用零散的小段時間學習,如等公交車、課間10分鐘,可以高效利用零碎時間提高語言技能。
3移動微型學習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據了解,當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環境缺乏趣味性,教學流程缺乏民主性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本文針對以下幾方面就移動微型學習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提出建議。
3.1 整合高職英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錯位會從根本上影響高職英語教學工作的進行。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是英語應用型人才,要以實際的市場需求和導向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因此要徹底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在生態教學理論下,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內容要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高職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合理安排授課內容。例如,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教師在進行口語教學前,要對商務貿易中出現的英語進行了解,可以以情景對話的形式對學生口語進行系統化訓練,內容以實用為主,如自我介紹、應聘、談判等主題。同時,教師可以將口語訓練由課上延伸到課外,建立微信群,組建口語訓練小組,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口語練習并進行打分。
3.2 結合App產品改善口語教學環境
如今,在數字化時代下,電子產品幾乎人人都有,特別是App產品已經進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一款適合的App產品,如英語流利說、可可英語、Ted、英語趣配音等,通過布置作業的形式,將口語練習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語練習效率。其次,教師還可以將教材的本文利用QuizMaker軟件制成Flash,并讓學生在智能手機上安裝Flash player軟件,讓學生通過手機完成聽力材料,并要求學生將聽到的內容以文本形式上傳到微信群,及時進行泛聽訓練。同時,教師可以倡導學生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來了解歐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了解更多的跨文化交際常識。
4 總結
綜上所述,移動微型學習的出現為高職英語口語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學習效率,實現了資源共享。高職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的優勢,通過碎片化時間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實效性,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在教學時,盡可能突出重點和難點,內容不宜過多,時間不能太長,更不能用移動學習代替傳統課堂。
參考文獻
[1]陳佑.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口語的測試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17,(A0):60.
[2]梁穎珊.基于移動微型學習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生態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0):175-176.
作者簡介:楊坤倫,1972年9月,男,漢族,重慶南川人,大學本科, 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