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數字化信息的迅速發展,“互聯網+”普遍的應用在各行各業當中。在國內高校舞蹈教育當中,也廣泛的引入了“互聯網+”,來有針對性的創新舞蹈教學方法。本文圍繞高校舞蹈教學現狀、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互聯網技術對舞蹈教學的意義,探究“互聯網+”下高校舞蹈教學方式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舞蹈教學方式;創新思路
新時期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網絡可以給舞蹈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促進舞蹈專業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因此,高校的舞蹈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憑借互聯網技術的優勢,不斷對舞蹈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提高高校舞蹈教學的效果。
一、高校舞蹈教學現狀
目前為止,大多數的高校舞蹈教學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理念比較落后,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學方法,忽略學生的主體性,一味的進行講解和示范,對學生進行簡單粗暴知識的灌輸。這種落后的、模式化的教學方式,既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自主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等等,同時也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阻礙了學生學習舞蹈[1]。
二、高校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舞蹈是一門感染力很強的藝術,以往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為我國的舞蹈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由于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自身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在現代化的舞蹈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熱情,導致舞蹈教學無法順利進行,使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低下。傳統高校舞蹈教學存在以下的問題,第一,舞蹈教學課堂存在不足,一個舞蹈教師同時要教十幾個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兼顧到每一位同學,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沒法及時的進行糾正,造成學生不能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進而導致學生存在動作不規范的技術性問題;第二,傳統的教學方式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導致教學無法自由的進行,舞蹈教師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在舞蹈教室實施教學活動,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依賴于老師的指導,一旦老師沒法進行指導,就會導致舞蹈教學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第三,傳統的舞蹈教學只是當堂進行,不會給學生預留時間進行自由練習,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無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學生很難有舞蹈技藝上的提升。
三、“互聯網+”對高校舞蹈教學的意義
“互聯網+”已經普遍應用在高校教育教學當中,亦成為高校舞蹈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的新途徑。首先,“互聯網+”可以促進高校舞蹈教學的實施,為舞蹈課程配置強大的個性化設施,促進高校舞蹈藝術生個性化的發展。在互聯網平臺上可以建立豐富的舞蹈數據庫,實時記錄學生學習舞蹈的表現,在此基礎上,對現有的舞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提高舞蹈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其次,“互聯網+”為舞蹈教師提供了大量的教學內容。在互聯網以及電子設備上,教師可以隨時獲得海量的教學資源,對教學資源進行整理分析后可以拓展現有的教學內容,拓寬教學的深度,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另外,“互聯網+”還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舞蹈教學網絡平臺,讓學生在此自主地進行舞蹈學習,還可以通過平臺數據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與此同時,“互聯網+”可以讓教師及時掌握先進的舞蹈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讓學生及時了解舞蹈的發展,了解更多的舞蹈種類與類型,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2]。
四、“互聯網+”下搞笑舞蹈教學方式的創新思路
(一)健全舞蹈教育資源數據庫
在互聯網背景下,要促進高校舞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健全舞蹈教育資源數據庫是重中之重,可以為高校的舞蹈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創新提供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海量的舞蹈數據信息。健全舞蹈教育資源數據庫是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重視知識的獲取渠道。在建立教育資源數據庫時,可以設置資源共享,與其他高校聯合創建舞蹈教育資源數據庫,還可以購買一些舞蹈公司的多種舞蹈教育資源,對構建的舞蹈資源數據庫進行實時的更新,促進教師進行重復使用;其二要對教育資源數據庫中的內容進行編排和分類。在資源分類的過程中,要根據舞蹈資源的種類和類型進行編排,基于此,設置相應的檢索與下載功能,以便于教師能夠更好的使用教育資源數據庫,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其三是健全數據庫以后,要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定期對數據庫進行檢修,促進教育資源的高效使用。
(二)建立網絡教學平臺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大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電子設備,高校舞蹈教育應該利用這一現狀,建立完善的舞蹈網絡教學平臺。例如,舞蹈教師可以在手機課程表軟件上建立舞蹈教學的功能塊,由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運用,負責發布一些舞蹈教學的視頻與圖片,吸引更多的學生學習舞蹈,專業的舞蹈教室還可以在“下課聊一聊”中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教師也可以在b站上發布一些舞蹈教學的視頻與信息,讓學生在網站上自主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舞蹈類型與種類,還可以及時的對教學中的內容進行練習。總而言之,教師借助互聯網平臺,可以實時對學生進行線上教學,學生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自主地學習。
(三)對以往的舞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課堂是最好的教育場所,對于舞蹈教學來說也是。因此,“互聯網+”時代下的舞蹈教學雖說可以在課外進行,但也離不開舞蹈課堂上的教學。高校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應該分析舞蹈教學的現狀,對以往的舞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高效的融合課堂和課外教學,協同發展,提高舞蹈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經研究調查可知,國內的舞蹈教學有很大的飛躍,先后有了微課、翻轉課堂的先進教學模式[3]。微課、翻轉課堂,從課堂和課堂外雙管齊下,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舞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五、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高校的專業舞蹈教師,要結合“互聯網+”的優勢,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積極地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讓互聯網技術更好的服務與舞蹈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舞蹈教育資源,創建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互聯網+”下高校舞蹈教學方式的創新,為我國以后的舞蹈行業培養更多優秀的舞蹈儲備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旭.“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學方式探析[J].中外企業家,2018(29):202.
[2] 崔潔.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初探[J].大眾文藝,2019(24):247-248.
[3] 牟秀萍.試論“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學方式的創新[J].藝術家,2019(01):68-69.
作者簡介:袁麗(1982~),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學歷,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