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數學教育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而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這一目的,本文也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意義以及措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引言
生活化教學主要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通過聯系生活來激發學生主體參與意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同時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也開始被逐漸的提上日程,如何有效展開數學生活化教學、鍛煉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成為小學數學教學較為重要的問題之一,而本文也是基于此來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
1.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意義
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十分的緊密,荷蘭教育學家弗賴登諾爾就曾經提到過:“數學本就是來源于現實,所以也必須要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生活本就是數學產生的源頭,最開始人類對數學進行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生活,以此來有效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也能夠體現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則是提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借助于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減少高分低能學生的出現,讓小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同時還能有效的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學以致用。其次,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的實施,還能讓小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得以發展,聯系實際生活來展開數學教學,就能將抽象化的數學語言更加真實且直觀的展示給學生,這樣就能有效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同時讓學生在舉一反三實踐中掌握數學基本結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實現學以致用,還能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與統一,真正將抽象化的數學語言轉化成學生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亦或者是將數學公式理論變得生活化,以此來實現抽象到具體的有效轉變,最大程度降低數學理論知識學習的難度,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公式以及內涵,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2.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措施
在上述分析中我們了解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可是究竟要如何有效的實施下去呢?針對這一點,筆者也提出來以下幾點建議:
2.1挑選生活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之中有明確的提到,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從小學生身心發展需求、認知水平等多方面著手來展開啟發式以及全面性教育,盡可能在教學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以此來促進教學活動的有序實施。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師生關系進行良好的處理,與學生形成和諧且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知識,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即讓學生能夠真正識別小數,同時會讀、寫小數,基于這一目的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就可以先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呈現出各種生活中常見的文具,同時在上面貼上標價,并且配上相應的內容:“開學之際,小龍媽媽為其準備了開學會使用到的文具,其分別是書包、筆記本、文具盒、鉛筆、橡皮,而它們的價格則分別是50元、2元、14元、0.3元、0.1元,你們看一看這些價格有什么不一樣嗎?”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同時還能有效引出教學內容,為之后教學活動的有序實施奠定基礎,進而真正實現高效的數學生活化教學。為此,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結合數學教材來為學生挑選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其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從而促進數學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2.2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聯系實際生活來為學生創設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聯系小學生實際生活來為學生呈現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在真實且具體的情境中掌握數學知識。在這一過程中,為了能夠最大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這樣不僅能夠實現生活化教學,還能讓學生問題意識得以發展,而學生則能在問題思考與探究中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真正實現高效生活化數學教學。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準備教學用具,即一些硬幣和紙幣,之后再在教學課堂上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示出“超市購物”的情境,通過這一實際生活中常見的情境來引出買東西需要使用到錢,從而引出人民幣。這種“生活化的購物”情境本就能夠激活學生思維,讓其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之中,之后教師可以在學生互動交流過程中提出問題:“展示出一些人民幣圖片,讓學生認一認這些人民幣的面值……”通過這一方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參與意識,同時引導其在思考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的不懂之處,這樣不僅能夠實現生活化教學,還能讓學生問題意識得到發展和提升。
3.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不僅是一門教學手段,同時也是一門教學藝術,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展開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盡可能的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來展開數學教學,以此來有效優化數學教學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讓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芷茹.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 學周刊, 2015(28):73-73.
[2]李德莉.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5(2):21-21.
[3]王小軍.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 西部素質教育, 2018, 4(10):247.
[4]周錄利. 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 才智, 2015(27).
作者簡介:姬紅娜(1977.10 ),女,漢,河南省平頂山市石龍區,中小學一級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