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枚枝
摘要:作為一個山區農村初中的班主任,根據時代與國情具有新挑戰,班主任想要把德育工作做好,做細,必須掌握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有針對性,有可操作性,有時效性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留守兒童;德育;策略
在學校工作中,班主任不僅是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而且負責學校與學生家庭的溝通。他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級學生成績的高低、班級學生品德素質都與班主任息息相關。
山區農村的學生普遍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長期外出打工,對子女的生活、學習缺乏關心。現在的學生普遍都存在情緒焦慮,意志力差,叛逆心強,沉迷手游,早熟早戀等問題。此時,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時效性的班主任德育策略特顯重要。
一、班主任工作的特點
在時代的驅使下,班主任單一注重學生文化課的成績,這不是一個合格的教書育人的工作者。一個出色的班主任,必須具備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班主任德育教育是一項繁瑣又復雜的特殊工作,我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得出班主任德育教育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示范性
言傳身教能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言行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老師的一舉一動可以直接影響和感化學生。作為一名班主任,想要學生做到,首先自己必須要樹立榜樣。例如:在學校紀律方面,班主任早到不遲到,學生才會以此為范;在勞動課時,班主任要帶頭動手示范,比指手畫腳對學生嚷嚷喊喊更起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上課時神采亦亦,說話鏗鏘有力,學生也隨之被感染。當年,我剛入職擔任班主任時,管理內宿生內務方面遇到難題,任你怎么教導他們,總有學生處理內務很隨意。后來,我改變了教育方式,每天早上親自到宿舍給做不好的學生整理內務,只用了三天時間,學生的內務整理立竿見影。
(二)公正性
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一群個性、行為不斷發展變化,又因人而異的學生。十個手指有長短,荷葉出水有高低。班主任要客觀對待每一個學生,公正地行使班主任權力,在班級管理中盡量把一碗水端平。用一顆公平的心對待班中每一位學生,不能因學生的成績高低、家庭貧富、樣貌美丑等因素而差別對待。初中學生的情感正處于十分敏感的時期,若他受到了班主任的冷落,便會引發蝴蝶效應,其他學生給予他是更多的排擠與奚落。有些班務雖然看似小事,但也體現出班主任的公平性。例如:值日生的安排,座位的調整,學生的獎懲等都會體現出班主任管理的公平性。班規中明確學生遲到,打掃教室三天。對于班中廖紫倩班長的遲到,我一點也不手下留情,依規行事,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有利于學生日后養成良好的尊紀守規習慣。
(三)情感性
班主任是一個又愛又恨的代名詞,因為班主任代表的是一種關愛,也是一種監督。浙江教育廳長靈魂拷問:吃雞、王者榮耀玩過嗎?班主任走入學生內心,傾注愛心,便會得學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及愛的回報。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包括了解,關懷,理解,尊重,賞識信任和嚴格要求等等。班中學困生張燦輝,父母離異,母親對他不聞不問,父親外出艱辛打工獨力支撐家庭。我了解到他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與關愛,性格自卑,內向束縛著他的聰明才智。我主動利用課后時間與他談話,在生活,學習,朋友等方面聊天中拉近與他內心的距離,增強情感,對其進行規勸,取得了良好效果。又讓他的好友對他多方面開解與鼓勵。一年后,他進步到優生行列。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應將情感教育放在首位,并滲透到德育工作中。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施策略
班主任是實施德育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德育不是單憑班主任三言兩語就能得到很好的成效,必須將德育一點一滴地滲透在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中。俗語說“潤物細無聲”,德育教學就是要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耳濡目染,默化潛移。下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拙見,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一)、榜樣示范法
中學生的性格正趨向于穩定與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成長的環境,接觸的人物都可能會改變他們的性格。班主任是與他們接觸最為密切的老師,家長是中學生最親近的對象,都是學生耳濡目染先模仿的對象,言談舉止都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云安區高村鎮中學七年級學生獨臂少年張家城,身殘志堅,毅然追逐自己的籃球夢想,也對學生具有親近榜樣示范作用。
(二)、利用媒體作品對學生進行德育
很多教師擅長說教式德育教育,但是過多的說教容易引起學生的煩倦,甚至反感。特別是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德育教育方式的不當,不僅收效甚微,甚至可能適而其反。影視作品的創作大多都傾注了導演激發觀眾的情感理念。影視作品直觀生動,以情施教,觸動情感,學生樂于接受。我常常會播放一些正能量的視頻,向學生展示貼他們身邊真實的故事。如:廣西衛視的《第一書記》欄目里的人物故事,不僅接近中學生的年齡,而且貼近中學生的生活。影視作品真實感人,往往能觸動學生心靈,催人淚下。德育成功的前提是學生寓學于樂的內容。影視向學生展示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創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環境。從而,塑造、健全初中生的人格,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適應時代的變化,尊重學生多樣性的發展
新時代,對新一代有著新的使命,不再是上一輩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唯獨對考試高分數的追求。現在我們更需要有個性,有探索精神,有創新精神的學生。未來的社會是充滿激烈競爭,學生們要變化著去適應。作為一名新時代農村中學的班主任,要培養出適時代變化的新一代,尊重學生多樣性的發展。班上有喜歡美術方面的學生,作為班主任可以鼓勵他向這方面去發展,并將黑板報的設計交給他。班上有喜歡動手創作的學生,作為班主任的我向學校推薦他去參加創客活動比賽。教學不僅簡單地將知識文化傳播給學生,教師還要尊重學生全面發展,有個性化地多樣性發展。
不同的時代,班主任有著不同德育使命,我時刻寓教于樂,也努力讓學生寓學于樂。我以上總結的德育教育策略,也得到領導的肯定,去年被稱為鎮優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