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群
摘要:在培育優質人才的過程中,德育工作受到了充分重視,初中教育工作隊伍正齊心合力加強德育工作,采取多項措施,追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最終目標。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卻遭遇了來自社會、家庭、教師以及學生自身的多項阻力,德育工作面臨許多困境。本文對初中德育工作困境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初中;德育工作;困境;對策
引言:
初中生所處的年齡段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時期,他們的思想行為在漸漸成熟,但是同時又具有是非分辨能力不足,意志力不堅定,容易被蠱惑的特征,在這一時期做好德育工作非常重要,這將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將構成影響。但現階段,初中德育工作正面臨以下困境。
1.初中德育工作遭遇的困境分析
1.1初中生進入叛逆期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和行為開始表現出叛逆的特征,對家長和教師的勸導置若罔聞,甚至十分反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緊張,容易做出偏激行為。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學生不愿積極配合,為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1.2不良社會風氣影響
在當今這個網絡時代下,初中生廣泛接觸網絡,有很多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上網設備,整日接觸網絡中魚龍混雜的信息,很容易被不良的風氣所影響。自制力不強并且缺少分辨是非能力的他們,往往會受到不良誘導,這與如今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有直接關系。也為初中德育工作的開展增加了阻力。
1.3不良的家庭教育
教師對初中生的教育只是輔助性的,畢竟學生與教師相處的時間相對較短,家長才是學生們最主要的教育者和引導者。在家庭中,學生的行為主要受家長的影響,會受到家長教育觀及行為特征的影響。而由于很多學生家長為孩子樹立的標桿是錯誤的,甚至帶壞他們的價值觀,用物質來獎勵他們,用體罰來懲罰他們,甚至向學生灌輸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不僅不能在德育工作中與教師配合,還成為了教師的“對立派”[1]。
2.做好初中德育工作的對策
2.1創新型互動德育
新時期素質教育提出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秉持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使得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的主體意志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德育的教育工作理應與時俱進,想要讓學生尊師重道,教師就應建立平等的溝通空間,雖然學生的年紀小,但是他們的想法也逐漸的成熟起來,有了獨立的意識,教師按照自己的規定和思維去干預學生的行為,會產生不良的抨擊效果,導致學生更為叛逆。新時期的教育不再是單方面的評價,而是雙向化的互動。教師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揮主導作用,充分尊重學生;學生也應該發揮主體作用,主動參與和配合,做到主導教育和自身塑造的有機結合。同時,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教師教育時也應讓他們各自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找到自己的不足。其次,師生成敗共享。新課程條件下的師生關系不再是主客體式的對立關系,而是平等關系。班級管理目標的達成,應該由師生共同參與,這是一種德育情境,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合作、投入和創造相互交往的體現[2]。這樣,教師易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志氣,使學生學會以坦蕩的胸懷面對人生。
2.2靈動的細節處理創新
面對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學生的認知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理應隨之協調發展,教師的工作能力必須能跟上學生發展的需求,不斷創新,具備創造性的工作能力。當前初中教師應該富有創造性的工作能力,主要表現在:首先,敏銳的觀察能力。教師平時應多留心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甚至一些細微的變化,要富有預見性,捕捉到最佳的教育時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以預防為主,盡量把學生的錯誤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
2.3加強活動組織
為取得更好的素質培育效果,可加強活動組織。相對而言,活動組織的進行,可以讓學生的心態獲得更好的放松,在自身的知識學習和內心活動上,有一個綜合性的把控。例如,在學生緊張學習的狀態下,適當給予學生一節戶外活動課程,促使學生在知識的掌握過程中,能夠通過運動或小組游戲的方式,讓緊繃的大腦神經得到良好的放松,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還能夠在后續教育工作的開展上,獲得更多的認可。另一方面,活動組織的規模和數量等,必須結合學生的表現和德育成績來完成,要堅持對學生開展循序漸進的干預、指導,促使他們在綜合素質上獲得更好的提升。例如,兩個班的籃球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師公正地評判結果。即使自己班級輸了,也愿認賭服輸。在這些活動中,教師甚至可以參與其中,幫助制定比賽策略,這不僅讓學生們了解了教師的人品、能力,還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
2.4與家長溝通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想教育出高素質的學生,僅僅依靠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努力,因此,學生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凹议L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家長那里學習模仿來的。例如,我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就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堅持自己打掃衛生,擦拭桌椅。他所穿的衣服從來只講求整潔而不要求奢華。他這些良好的習慣多半是得益于他的母親。他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從私塾到小學再到中學,這其中我經歷了很多位老師,也不乏有些教師給了我深刻的影響,然而我的母親確實對我影響最大,她把性格都傳給了我,我的母親并不識字,但是她卻用生命在教育我。[3]”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深刻和久遠的。教師應當與學生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主動向家長詢問孩子的基本情況,并虛心地接受家長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為了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長應當重視自己平時的行為,從自身做起,凡事以身作則,努力為學生樹立優秀的榜樣。
3.結語
總之,做好初中德育工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而言至關重要,該項工作必須與文化知識教育工作并駕齊驅。面對當前德育工作的重重難題,教師需要尋求社會與家長的共同協助,自己也要多設計新的方法,為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歐陽帆.試析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76-77.
[2]金慧峰.生活德育是擺脫中職學校德育困境的有效對策[J].文教資料,2013(16):117-118.
[3]盧方昕.談談新時期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