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剛

摘要:網絡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新媒體的繁榮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此情況之下,對于縣級媒體的發展來說則是一個沖擊,所以縣級媒體若想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必須結合新舊媒體的優勢,實現縣級媒體的升級轉型,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對此,本文對新媒體視域下推進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縣級;融合發展;思考
一、推進縣級媒體融合的重要性
(一)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需要
在如今這個科技井噴式發展的時代之下,新媒體更是獲得了廣闊的發展前景,逐漸地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融合,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還實現了新聞傳播方式的轉變,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同時,人們可以使用各種軟件接受信息,了解社會發展最前沿的信息。在此情況之下,縣級媒體若是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必然會遭受時代的拋棄。
(二)提升縣級媒體傳播時效性的需要
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對于時效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也是媒體競爭的重點之一。從傳統媒體時代的角度來看,對于新聞信息的采集與制作,需要通過多個環節,以至于新聞報道時,已經失去了時效性。從新媒體的角度來看,這個現象已經被打破,人們利用手機或者電腦,通過短短幾十秒就可以實現接收信息的操作,縣級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上不再占有優勢。所以,縣級媒體必須在新聞時效性上著手,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
(三)強化縣級媒體互動性的需要
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縣級傳統媒體的互動性不強,這就導致受眾的參與度不高,在新時期下更是難以滿足受眾接收和傳遞信息的需求。在新媒體視域之下,各種傳遞信息的媒體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集瀏覽、觀看、評論于一體的雙向互動模式,更好地滿足了受眾的需求。所以,必須推進縣級媒體融合,以此來增強自身的互動性,做出更多爆款新聞。
二、新媒體視域下縣級媒體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新聞目標
在傳統媒體時代之下,縣級媒體的新聞團隊,通常只負責報道各種類型的新聞,并不會在其中添加過多的思考,也不會過多地考慮受眾的反應,這就導致縣級媒體缺乏明確的新聞目標,這就錯失了提升自身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機會。
(二)新聞節目的質量不高
在目前縣級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一種發展不平衡的態勢,尤其是貧困縣區的媒體融合缺乏深度。首先,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不多,這就導致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難以保證新聞節目的質量。其次,縣級媒體目前的運營模式過于傳統,很多縣級媒體為了獲得經濟效益,支撐媒體的運轉,導致新聞節目內容趨向于低俗化、媚俗化。
(三)新聞的報道方式落后
從媒體的影響上來看,縣級媒體受傳統媒體思想影響較深,依舊沿用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與傳播模式。這種具有固定套路的報道方式,導致新聞形式和節目形態逐漸地固化,難以吸引受眾,這種時效性差的傳播模式,難以保證受眾在第一時間獲得消息。
(四)輿論引導力有待加強
媒體對國民意識形態的形成有著一定的導向作用,而縣級媒體作為基層媒體,對受眾意識形態的形成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在新媒體崛起之后,信息傳遞的渠道日漸增多,信息傳播的時效性與公開性越來越強,這就增強了公眾參與輿論傳播的欲望。這對于縣級媒體來說,不僅流失了大量的受眾,其輿論引導力也被嚴重地削弱。
(五)媒體資源浪費嚴重
縣級媒體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在輿論引導和宣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有效地拉近了政府與百姓的距離。然而,在縣級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導致資源出現了條塊分割的現象。在新媒體視域之下,涌現了多種新的媒介形式,這對于縣級媒體來說,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對縣級媒體的生產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威脅。然而,在新的媒體背景之下,縣級媒體難以充分利用自身本土化、地域化的優勢資源,這就很容易存在資源浪費的現象,限制縣級媒體的進一步發展。
三、新媒體視域下推進縣級媒體
融合發展的策略
(一)積極轉變意識,打造多樣化平臺
在新媒體視域之下,縣級媒體若想深化媒體融合深度,不僅需要轉變自身的媒體意識,還需要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積極進行改進,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彌補自身的缺陷,深化二者的融合深度。因此,縣級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建設本媒體的微信公眾號、網站、微博號等,同時可以打造新聞客戶端,以便能夠在第一時間將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例如,武穴市融媒體中心推出了微信公眾號和抖音“秀武穴”等,其覆蓋了當地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內容,吸引了大量的粉絲,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宣傳中發揮了主流媒體的獨特作用。
(二)強化隊伍建設,尊重傳播規律
在新時期的媒體形勢之下,縣級融媒體中心也在不斷的建設中,其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媒體理念與技術,傳統的新聞采編流程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的工作需求,所以必須打造出具有互聯網傳播能力的新聞作品。因此,在新媒體視域之下,就必須強化媒體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具有互聯網思維、具有融媒意識的媒體隊伍,為新聞工作的開展奠定人才基礎。同時,還需要掌握新媒體視域下的傳播規律,才能夠在此基礎上探究出適合本縣媒體發展的模式,推動縣級媒體的融合發展。
(三)深入基層實踐,提升稿件質量
自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各地縣區加快了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將媒體服務延伸至基層,更好地對受眾進行引導和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媒體的作用,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服務。
首先,優化頂層設計,對媒體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媒體效應的疊加,將媒體發展的目光聚焦于黨政機關的重點項目,通過深入基層實踐,了解百姓的實際情況,為百姓辦實事。同時,對于新聞內容,還需要設計政策措施、惠民活動、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通過百姓身邊的實事,增強受眾的關注度,從而推進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步伐。
其次,在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實現媒體的覆蓋性,還要保證稿件的質量,增強縣級媒體在基層的影響力。所以,在進行媒體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讀者年齡階段、閱讀習慣、地域分布等因素,才能夠聚焦百姓的生活,報道出高質量的新聞報道,為受眾提供滿意的信息服務。
(四)創新報道形式,正面引導輿論
首先,因勢利導,正面引導輿論。在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為受眾傳遞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與精神文化,為受眾傳遞正能量,為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做貢獻。
其次,深入報道,挖掘有價值的輿論資源。縣級媒體在利用信息的時候,就要關注信息的價值,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深度發掘,以此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評析,通過通訊、專訪、調查報告等形式對新聞事件發展的方向進行預測。同時,對于新聞事件的深度發掘,并不是單純地將關注的焦點放在某個事件上,而是從多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還原,增強新聞報道的立體感,拓展受眾的輿論視野。
(五)加強平臺合作,探索建設模式
從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現狀來看,媒體之間合作的案例越來越多,并且合作的媒介形態涵蓋了廣播電視臺、報業集團、網站等。因此,在縣級媒體發展的過程中,就要善于利用平臺合作帶來的優勢,探索出全新的媒體發展模式。如今已經有很多的縣區,嘗試與大型媒體集團合作來籌建縣級融媒體中心,如湖北省很多縣市廣播電視臺利用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云”平臺進行合作,打造媒體矩陣,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用,這對于推動各地縣級媒體生產流程與運營模式的轉變有著積極的意義。
(六)借助網絡技術,深化媒體改革
如今,人們正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作為縣級媒體,若想突破桎梏獲得全新的發展,則需要以技術為推手,方可走出一條全新的發展之路。在目前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的閱讀習慣逐漸地發生了變化,更傾向于碎片式的閱讀。因此,面對種種挑戰,縣級媒體則需要借助媒體資源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優勢,推出全新的閱覽終端,實現雙向互動的目的。同時,除了文字報道,還需要強化縣級媒體與新媒體技術的結合,對新聞報道的呈現形式進行創新,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進行新聞報道,推動縣級媒體改革的深化,為當地的發展做出更好的服務。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視域之下,涌現了多種新的媒體形態,這不僅為受眾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接收通道,更適應了現階段群眾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成為眾多網友的首選媒介。在此情況之下,縣級媒體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而若想突破目前的困境,縣級媒體則要深化改革,加快媒體融合的步伐,盡快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軌道。因此,縣級媒體必須實現媒體意識的轉變,利用新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先進技術,打造全新的媒體平臺,堅持以“內容為王、人才為王、創新為王”的理念,才能夠順利實現轉型,獲得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