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芳
摘要: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效改善初中生物的教學現狀,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大膽創新教學方法,進行初中生內在潛能的深入挖掘,鼓勵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生物教育特色盡顯,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各項育人計劃的具體執行也將變得異常順利,一舉數得。在初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十分突出,探究熱情更加高漲,積累下豐富的知識經驗,才有機會創造更加精彩的人生,最終實現個性化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索研究;分析
引言:生物教師盲目組織的課堂活動,對于初中生而言毫無吸引力,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就十分有限。全面融合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主動聯系生活實際后,可以全新的引導方式啟發學生,鍛煉他們綜合性的學習能力。充分滿足了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他們的認知水平、核心素養、創新意識得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學以致用所學知識,必然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筆者特意針對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實踐進行了有效策略的總結分析。
1、有效創設生活化情境
生物教師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應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生活化情境的創設,生活化內容的補充上下足功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機會,全面調動學生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學以致用所學知識的濃厚興趣[1]。開展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要使初中生感受到教材的內容源于生活,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小組討論后,也能獲取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他們的思維能力隨之增強,探究能力不斷發展,即證明初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比如,講述《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這一節時,做好課前導入,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飲食入手,設置情境,提出:“你們中午都吃了什么食物?這些食物中都含有什么營養?這樣搭配全面嗎?不合理的話需要怎么更正?”等問題,讓學生根據平衡膳食寶塔的比例,自行搭配食物,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所學知識用于實踐生活中。
2、增加生活化教學內容
教師要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努力挖掘生物課程的教學資源。為了落實生物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將生物教學的相關內容向著學生的生活實際去轉變。比如,在《物種的多樣性》這一章的教學中,講授《生物的分類》一課內容時,筆者特意導入了一段視頻,視頻內容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經過漫長的演化孕育了生命,從冰封的北極雪原到炎熱的赤道,從喜馬拉雅山之巔到大西洋的深層海底,地球上到處充滿著生命,展示著生物世界的豐富多彩。緊接著,再以微課展示生物分類的等級,讓學生們利用現有的認識經驗,仔細回憶,總結一些常見的生物分類例子。之后組織分類活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也增強他們主動學習的自信心。更多學生產生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的意識,就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珍愛生命,保護大自然,這樣一來,初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價值會更高,繼續增加相關內容,不斷提出生活問題,引發初中生的積極思考、探究實踐等,必然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3、善于結合生活化現象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現象與生物知識具有緊密的關系,尤其是對于初中生物中的一些知識,在很多日常生活現象中都有所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需要對這些生活現象做好搜集,將對應的素材整理起來[2]。然后,到了生物課堂上,便可以將這些素材在課堂中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相關的生活現象進行分析,探討其中的生物原理,通過自身的生物知識積累嘗試解決其中的問題。之后,教師便可以由此切入生物課程新知識的講解,通過生活現象切入生物知識,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流暢進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小狗在主人的指揮下,可以做出一些固定的動作,比如站立、蹲下、躺下、舉起前爪等,也會到指定的地點拉屎撒尿,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見到。教師就可以將這個生活現象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思考分析,小狗做出的這一系列行為,是小狗生來就會還是后天學會的呢?根據分析以及教學主題,學生便可以想到是動物的學習行為。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何判斷動物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后天學習行為?二者有何區別呢?在討論分析之后,很自然的就切入本節內容的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更有效的了解掌握。
4、布置生活化作業任務
在給學生布置生物作業時,教師可以盡可能地設計與生活相關的問題。當學生在實際作業完成過程中,就可以完全參與到生物課程與生活之間的實踐中,從而使得學生可以擺脫在大量作業中的苦惱,真正體會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生物學科的教學目標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探索知識的真諦,這些能力在生活化的作業實踐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實現。因此,當學生可以在實際作業完成過程中體會到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時,就會幫助學生利用生物知識解決很多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3]。比如,學習了《家居環境與健康》一課后,可以讓學生調查生活中還有哪些污染環境的事例,通過親自考查,去了解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危害性。可從保護城市環境的角度出發,說一說自己能為城市環境的保護做些什么?應該提倡怎樣的文明消費行為?并給自己的家居環境打分,多角度搜集改善家居環境、維護人體健康的科學辦法等。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物教師要以生物學習的特點為出發點,盡可能把抽象的生物知識向實際生活轉化,要提高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此為基礎,在生活中充分運用生物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生物問題,從而促進初中學生生物知識學習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的全面發展。另外,我們教師還要堅持有的放矢的原則,會用生活實踐代替課本練習,及時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向著生活融合,借此增強學生們的生物體驗,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莎莎.初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融合研究[J].學周刊,2018(12):49-50.
[2]李秋月.生活化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生物大世界(上旬),2019(27):263-264.
[3]王玉斌,張嵐.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實踐[J].新課程(上),2019(0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