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登科
摘要:隨著教育不斷進行的深化改革,高中物理教學方法與策略也在不斷創新。尤其是在當前不斷被強調的要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更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高中物理學習階段,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學方法
高中物理相較于學生的其他物理學習階段,知識體系更加復雜,知識點也比較難。教育改革之后,對學生高中物理的學習不再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習成果的重要指標,而是以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作為評定學習成果的標準。本文分析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對學生物理能力的要求,探討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可采用的教學方法。
一、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對學生物理能力的要求
1、要求學生具備準確的物理觀念
在高中物理學習階段,學生要具備準確的物理觀念,才能有效開展對物理科目的探究與學習。準確的物理觀念是指,學生要有準確的物質觀念、能量觀念、運動觀念等一系列與物理知識有關的觀念。這意味著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必須始終將課本作為第一學習資料,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全面細致的理解。因為高中物理階段的物理觀念,基本都是圍繞著課本展開的。例如物質的變化規律可以幫助學生具備準確的物質觀念;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幫助學生具備準確的能量觀念;相對運動和絕對運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運動觀念等。
2、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思維
在高中物理學習階段,學生要具備基本的科學思維。因為物理本質上是一門研究物質相關概念的科學,所以,學生要想達到培養物理核心素養的目標,必須要具備基本的科學思維。學生在對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應該減少主觀臆斷,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中的物質變化。在思考具體的物理問題時,學生也不應該憑主觀經驗進行判斷,應該用科學的思路去思考、去研究,來解決物理問題。
3、要求學生具備科學探究能力
新課程標準改革之后,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有了新的規定。學生在進行一門科目的學習活動時,必須具備與所學科目有關的自主探究能力,這是學生的學習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為了提高自己的物理素養,學生必須提高自己的物理探究水平,要有科學的探究能力。學生要具備科學的探究能力,就必須要有探究意識,對于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問題,不應該等待教師進行詳細講解之后再進行學習和吸收,應該在教師還沒有進行講解之前,就已經開始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生是否具備科學的探究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擁有高質量的學習生活。
4、要求學生具備科學態度與責任
學生在對物理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科學的態度與責任。物理是一門科學性學科,物理知識是十分嚴謹的、不可變更的。如果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沒有科學的態度與責任,那么他就不會對物理知識產生敬畏心,他的整個物理學習過程都是隨意甚至混亂的。這與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要求大相徑庭,十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采用的教學方法
1、趣味引導法
在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趣味引導法進行教學。因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是學生愿意配合教師的工作,完成對自己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換句話說,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內容是感興趣的。只有學生對課堂感興趣,他才會跟隨教師的腳步,完成課堂流程。為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趣味引導法進行教學。趣味引導法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引導時,根據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設有趣味的問題,讓學生徹底投入課堂。以物質的形態變化為例,教師在進行課前引導的時候,可以不用傳統的水蒸氣、降雪、冰雪融化等舉例,可以從孫悟空七十二變入手,假設孫悟空變成了水蒸氣、又轉變為雨、又轉變為雪、又融化成水滴。這樣一個過程下來,會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2、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能力是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對學生物理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提高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自主探究法進行教學,完成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目標。例如,在新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框架和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先自行整理出知識結構和知識點內容,再在課堂上發言,由教師進行反饋,達到對知識的全面理解。以浮力公式為例,教師在對浮力進行講解之前,可以先讓學生結合物體的重力,對物體的浮力進行一個自主探究。自己整理重力和浮力的公式并且分析二者的內在聯系,這樣一來,在教師對浮力進行講解時,學生就會有更清晰的理解。
3、合作學習法
合作能力是新課程改革之后對學生物理能力的又一要求,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很大幫助。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法,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十分強的學科,物理知識也是十分復雜的,教師讓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學習,不僅可以最大化提升課堂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一舉多得。例如物體的加速度就是一個適合團隊合作學習的知識點,教師在進行物理加速度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在組內設置不同長度的跑道,并且記錄小方塊的具體運動速度和運動時間,再合作研討物體速度與加速度之間的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在合作中既學到了知識,也提高了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對學生提高核心素養十分有益。
結束語:總體而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僅是高中教育趨勢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在對物理科目進行學習時的基本要求。筆者認為,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時,教師不僅要做到創新教學方法,還要對評價機制有所創新。因為傳統的以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機制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教師必須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樊蘭君.基于“物理學科素養”下的課堂教學思考[J].山陜西教育,2017(08):P.12-13.
[2]張娜 .三大國際組織核心素質培養指標框架分析與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50):P.78-96.
[3]曹義才.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表現性評價[J].物理教師,2016(75):P.25-28.
[4]李寶才.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7(12).
[5]王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設想[J].人才資源開發,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