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鎮初級中學地處豐都縣、忠縣、墊江三縣交界處,從2010年開始,趙幫滿便帶領老師們把“課改”提上了議程。對于“課改”,趙幫滿做出了這樣的界定:“課”是言必果;“改”是己先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趙幫滿一直堅信,“快樂,是檢驗深度學習高效課堂的重要標準”。于是,“快樂課堂”的特色教學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教得快樂、學得快樂、考得快樂。
趙幫滿告訴我們,教得快樂是“快樂課堂”中最重要的。要構建“真實”的課堂。只有真實的課堂,才會激發孩子真實的求知欲,才會有真實的課堂生成。課堂要有效,就要構建“和諧”的課堂。只有“我的課堂我主宰”,課堂才會有“和諧感”,孩子才會得到“快樂感”。課堂要減負,構建“快樂”的課堂。減負的核心是加質,加質的渠道是在課堂,課堂的質量在教師,只有減負的課堂,孩子們才會感受到快樂的課堂。教得快樂就是要教得“簡單”,在“簡單”中體現不簡單,在“簡單”中體現不平凡,在“簡單”中構建快樂。
課堂的直接接受者是學生,當有了真實的課堂,學生是否“學得快樂”便是學校關注的重點。趙幫滿說,“課前三分鐘”文化學校老早前便在做了,堅持了很久,內容和形式都很豐富多樣。學校提倡:上課前,讓孩子們“有備而來”。課堂中,讓孩子們“狂歡生命”。老師們通過匯報、展示,展示出孩子們的信心與心態;通過孩子們自己質疑,相互解疑,讓孩子們找到自信,找到快樂,享受成功,看到希望;通過問題爭論,讓孩子們尋求知識,探索真理,成長自我。下課后,便讓孩子們“回歸本性”,在自然活動、大課間活動、課外活動中,尋找快樂的真諦。學得快樂就是要學得“扎實”,在扎實中學習,在扎實中發展。
而考得快樂是學生考試后,學生從眼里透出“我會學了”;讓老師看了成績,從心里透出“我會教了”;讓家長看了成績,從臉上透出“我滿意了”。
“教得快樂是‘知識與技能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重要渠道;學得快樂是‘過程與方法的具體體現,是培養孩子合作探究、會學樂學的重要途徑;考得快樂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升華,是培養孩子形成能力、適應社會、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手段。只有教師教得快樂、孩子學得快樂,孩子才會考得快樂,我們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趙幫滿介紹道。
幾年來,在趙幫滿的領導下,學校把“快樂,是檢驗深度學習高效課堂的重要標準”的理念作為一把標尺,應用于深度學習課堂,實踐于精品課堂,深度學習項目成果逐年獲喜。2013年學校成功舉辦首屆課改全開放活動,各級領導和群眾家長在課堂見證了“快樂”之道,全校孩子在大課間里自信展示“和、樂、孝”詮釋了“快樂”之道。在2014年第二屆課改全開放活動,孩子們精彩展示“中國夢”,再次闡釋了“快樂,是檢驗深度學習高效課堂的重要標準”的內涵。2016年,學校成功舉辦了第三屆課改全開放活動,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中,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安全,我快樂”的理念,再次詮釋了“快樂”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