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
摘要:高校課程的信息化建設成為課程建設的大趨勢,超星學習通作為常用的信息化教學平臺之一,能夠將課程資源、學習過程和學習評價有效融入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程學習的學習效率。通過對園林專業課程的課堂實踐,得出在園林教學中,有效利用信息化輔助工具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逐漸轉變為研討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學習通;園林
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大多數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一套PPT利用十多年的情況還時有發生,知識的陳舊、教學手段的單一導致學生學習有效性的降低。根據園林專業就業調查反饋表中信息,園林專業學生畢業后進入公司普遍存在規劃設計能力薄弱、園林工程施工實踐能力不強、園林植物種植養護知識不夠、不善于交流合作等問題。因此,教師應該革新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講究教學方法,有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和網絡平臺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從而培養具備園林設計能力、園林施工能力、方案匯報能力、植物培育能力于一體的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1]。
一、超星學習通平臺介紹
學習通是由超星公司推出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專業平臺,其平臺匯聚豐富的教學資源為移動學習服務提供保障。通過移動在線教學平臺,教師能有效進行課外知識拓展與課上學生互動研討。學習通平臺具有豐富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程序,如:簽到考勤、組間討論、組間互評、問題搶答、問題抽查、分組調研等豐富的軟件功能。同事通過及時同屏互動和在線展示等功能實現老師與學生知識的互通。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與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此外,該教學平臺可以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并產生學習數據,通過數據的形式量化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二、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園林專業課程建構
學習通平臺豐富的資源能夠激發學生收集分析相關信息的能力借助學習通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搜集相關學習資料,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園林專業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特點,可以將學習通融入教學的各各環節當中。
(一)課前———導學視頻+豐富資源
園林專業是多個學科的交叉,其課程知識點零散,課程內容覆蓋廣泛。園林專業融合了藝術、建筑、國學、美術等多方面知識和內容。知識的復雜變化讓園林專業課程抽象難懂,并且枯燥乏味。通過學習通平臺能夠有效拓展學生學習時間,將課前和課后時間有效利用,并且緊密關聯老師的講解和拓展。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課前老師可以將每個章節的內容和知識點上傳學習通課程平臺,有效幫助學生預習課上內容,降低學生查找資源時間,提高課前學習效率。在課前老師可以利用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與學習需求,并且根據問卷結果及時調節上課重難點問題,明確教學目標。或者通過主題討論的形式,學生進行課前討論并得出自己的觀點以便課上進行研討式教學。學習通平臺能夠自動生成學生學習數據,通過數據的反饋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并且利用數據進行形成性評價,學生內在自我評價與多元外在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成長與發展。
(二)課中———多形式互動研討教學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作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老師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知識的傳授,這種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能針對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的進度和深度而且趣味性較低,參與感不強,部分學生很難融入課堂當中進行積極參與[2]。怎么才能讓學生真正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首先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的探索知識,培養學生克服困難不斷學習創新的能力。其次,要利用各種信息化輔助手段克服研討探索式教學過程當中的無序混亂的狀態,積極引導學生。并且可以利用學習通中各種討論工具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討論效率。如在園林設計課程中有“中國傳統園林造園藝術手法”知識點,設計 15 分鐘課堂討論,主題為“探究拙政園中運用的造園藝術手法有哪些”,學生帶著問題通過720全景虛擬游覽拙政園,并反復觀看老師課前推送的知識導學視頻,或通過超星線上資源和知網資源查找相關資料。隨后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匯報,教師還可以通過選人或者搶答等功能調動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各小組展示完收集資料和小組討論結果后,可以通過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客觀的對學生學習和勞動成果進行評價。隨后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形成學習過程數據,教師分析學生學習數據后及時作出課堂知識點重點講解的調整,有效攻克本次課堂中的重難點問題。
(三)課后———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成長
傳統的老師單一評價模式不能全面考察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同時評價方式、評價主體、考核形式過于單一。為了激勵學生全面發展,要全過程的關注學生的學習變化,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客觀、全面、發展的評價。學習通后臺收集了成績統計和學情統計兩大數據,包括每個學生課堂測驗情況、觀看教學視頻時長、參與討論話題次數、作業完成情況等。分析了涵蓋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各種學習行為數據,隨后根據為學生學習情況不同,推送特定的拓展資源包,進行短板鞏固與知識提升。從而使因材施教成為可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成長。通過學習通平臺,由傳統的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作為主體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填鴨式的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和傳授,而是把主要精力轉移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定向幫扶的過程當中。不再是機械地進行知識點的講授,而是把主要精力轉移到課程設計之中[3]。
綜上所述,在現代的教學理念和信息化輔助手段的幫助下,超星學習通網絡學習平臺在園林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效果明顯,其突破了傳統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師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交流與討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且課堂趣味性強,提高了教學質量。過程性評價讓教師更好地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更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學生專業知識得以完善,技能得以提升,綜合能力得到訓練,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升,為今后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曲坤.超星學習通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8(14):156-162.
[2]齊國安.園林植物室內外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張麗君.基于超星學生通的英語閱讀移動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信息化技術與信息化,2018(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