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余
摘 要:將傳統文化滲透于學生教育當中,能夠將傳統文化當中所包含的核心內容融入學生的學習之中,促使學生深刻感受文化的內涵,促使學生在長期學習中感受到來自傳統文化的熏陶,不僅能夠讓學生感知傳統文化的精深,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 傳統文化 滲透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2.021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幫助學生針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開闊學生眼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人文意識。另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更加重視對于物理教學的優化,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是對文化本身的傳承和弘揚,還是對教學的創新。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重要的前提和基礎。
一、聲學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
在開展物理聲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滲透相應的傳統文化,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夠提升教學趣味性,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能夠幫助學生針對物理知識進行掌握,同時還能夠體會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例如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搜索一些相關的資料,對于聲學知識相關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整理,并且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預習。在《夢溪筆談》當中記錄了士兵在行軍打仗過程中宿營時,使用牛皮所制造的箭筒當成枕頭,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在敵人突然襲擊的時候最先聽到馬蹄的聲音。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這個故事進行分享,并且讓學生討論:“故事當中包含著一個什么樣的物理知識?”然后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和思考,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就能夠發現故事當中所說的實際上就是“在固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會比在氣體當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更加快”。通過歷史故事的滲透,激發學生展開想象。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對古人的智慧進行深刻的體會,還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光學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
在開展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充分遵守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依照學生實際需求培養學生的物理素質。同時,在光學知識教學中可以滲透相應的傳統文化,通過生動有趣的傳統文化,激發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在開展實際教學中,學生對相關光學知識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教師就可以運用《月下獨酌》當中的一些名句開展教學,并且通過信息技術對古詩當中所描繪出來的畫面,用視頻和音樂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呈現,并且與學生共同的思考和探究,針對古詩當中所包含的一些光學知識進行探討。通過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不僅能夠對課堂知識進行有效拓展和延伸,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獲得一舉兩得的效果。
三、電磁學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
在開展電磁學相關知識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以此來更好地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對古代的傳統建筑進行觀察,能夠發現很多房屋上都裝有一些鐵上香倫或者龍蛇金屬條等,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參照現代的建筑結構,學生能夠了解到其真正的作用是避雷電災害,在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之后,學生能夠對其中的原理進行理解。然后,教師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習的知識模擬制作避雷針實驗,學生運用生活當中比較簡單的素材和實驗設備,完成相應的模擬,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理性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素材豐富,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充分滲透傳統文化,提升學生文化意識,更好地將傳統文化滲透于課堂教學當中,不僅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和有效性,還能夠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有效提升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張翠敏《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學科文化名人的德育功能開發策略》,《中國新通信》2020年第24期。
[2] 張敏芳《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中國物理元素課程建設——以《科學探究:摩擦力》為例[J].現代教育,2019(11):59-60.
[3]陳凡見.初中物理課堂文化建設——使教學成為充滿生命活力的活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