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燕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學生從小就接受英語教育,就是要從小就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得學生可以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緊跟時代步伐,在我國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帶給學生的教育意義,初中英語也不例外,老師在講解英語知識的時候,應該滲透傳統文化,本文將圍繞中學英語如何滲透傳統文化為話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初中英語教學 傳統文化滲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1.019
初中英語是初中學習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一直在國際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應該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可以接觸到不一樣的英語文化和歷史。現在是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聯系都是相當緊密的。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個國家都開始了更加深度的合作,我國作為大國之一,一直在文化方面引領發展節奏,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的根基,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值得學生繼承和發揚。
一、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足之處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和其他學科具有不同特點,英語具有一定的學科優勢,語言作為一門藝術,肩負著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應該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性和意義,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可以掌握得更加扎實,語言對于弘揚文化的意義非常重大,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老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第一,教學方式過于落后,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老師卻還在沿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開始厭倦英語課堂,甚至是產生排斥的心理,這并不是老師和家長所愿意看到的結果,作為英語老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融入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的教學環境下,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學習能力;第二,過度依賴于英語教材,英語教材是學生學習時候的參考書,也是老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依據,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于老師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英語教材也是經過專家和學者的研究探索,歷經很長的時間編纂出來的教育書籍,必須要肯定英語教材帶給學生的指導意義,老師在講解英語知識的時候,一方面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提高,另一方面還要豐富教材內容,在尊重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創新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第三,老師缺少宣傳傳統文化的意識,傳統文化是優秀的文化之一,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大部分老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分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在講解英語知識的時候,忽視了傳統文化帶給學生的效果和意義,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無法對傳統文化進一步吸收和運用,淡化了學生的能動性。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當今社會,英語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應該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初中英語是初中學習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是對小學英語學習能力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是為高中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可以說初中英語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一定要學好英語。初中英語的考試成績占據較大的比重,甚至是可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發展,因此,老師要重視英語帶給學生的指導意義,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傳統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文化之一,具有幾千年的歷史,老師在講解英語知識的時候,應該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可以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老師不僅僅是讓學生具備理論知識的基礎,還要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接受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優秀文化。傳統文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和研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讓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傳統文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終身受益。
三、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改進方法
1.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
聽、說、讀、寫是學習英語過程中重要的四個環節,老師在講解英語課程的時候,應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但是在講解英語課程的時候,老師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在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掌握學習重點,充分利用材料進行推導,抓住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并將英語知識加以利用,做到活學活用,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為學生以后英語寫作提供素材和詞匯量,增強學生的寫作質量。
例如老師在講解《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大致理解英語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在閱讀的時候如果發現不認識的詞匯和語法,可以用筆記下來,帶著問題進行聽講。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提及確實少,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在以后的學習中,老師要在閱讀的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的優秀方面,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掌握正確閱讀的方法。另外,老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明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理解得更加深刻,在學習之余關注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進行探究和發現。
2.英語寫作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
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老師除了要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讓學生可以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寫作能力。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學生很少有機會對英語知識進行實踐,相對來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為實際。老師在講解英語知識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沒有考慮到英語和漢語之間存在的差別,受到漢語學習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會按照漢語方法去記憶,英語的語法存在一定的難度,寫作的時候也不能按照漢語寫作一樣,因此,老師要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例如老師在講解《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這一課程的時候,老師要對課文進行詳細講解,包括語法的用處和詞匯的含義等,許多教材又都是立足于西方文化而進行編寫的,如果按照這樣的模式開展寫作教學工作,寫作內容也勢必會朝向西方文化的方向進行,不利于學生宣傳傳統文化,老師在開展寫作教學工作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把握文章主題,讓學生可以對傳統文化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主動探索傳統文化的價值。例如老師在講解《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這一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寫作手法,讓學生進行仿寫或者續寫,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寫作的時候要融入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繼承和發揚。
總而言之,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老師在開展英語教學工作的時候,要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可以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使得傳統文化在英語課堂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黨軍林《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載體,提高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效——以農村中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例》,《才智》2018年第1期。
[2] 周雨婷《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對策》,《讀與寫》2018年第22期。
[3] 靳欣悅《試論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對策》,《校園英語(中旬)》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