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鳳
摘 要:在對信息不對稱和激勵機制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政府與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的委托—代理激勵模型。研究結果表明,企業努力程度與政府激勵強度成正比,政府激勵強度與鮭魚養殖企業的成本系數、絕對風險規避度以及隨機因素成反比。基于此,從財政激勵、融資激勵、科技激勵、市場環境優化激勵4個方面構建了政府激勵機制,并提出相應建議,以促進鮭魚養殖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政府激勵機制;委托—代理激勵模型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21-0001-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965.3? ? ? ? 文獻標志碼:A
1? ? 研究背景
自20世紀70年代起,國內專家就在我國開放海域養殖鮭魚,但未取得成功,直到近兩年,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項目才進入規模化示范階段。董雙林(2019)[1]認為,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不僅是養殖工程,還會帶動育苗、養殖裝備制造、冷鏈物流、餐飲、海洋旅游等產業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研發的高端科技還可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國門,促進我國乃至全世界海洋產業的發展。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前期投入成本高,存在資金短缺問題。鮭魚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在水產養殖技術、創新和生產力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很容易導致技術外溢,如果放任不管,會造成市場失靈。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激勵機制,以促進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健康發展。
學術界對政府激勵機制進行分析,出現了大量運用委托—代理理論的研究成果。委托—代理理論起源于經濟學家對企業內部信息不對稱和激勵問題的深入研究,核心任務是研究委托人如何在信息不對稱和利益沖突的情況下設計最優契約,以激勵代理人。我國學者對政府激勵機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應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方面。金軍等(1999)[2]經過研究發現,政府通過激勵機制補貼企業R&D活動,會促使企業加大對R&D的投入。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學者開始把研究重點放在如何設計激勵機制實現經濟循環發展和環境保護上。郭彬等(2005)[3]通過建立委托—代理激勵模型,分析政府如何激勵企業發展循環經濟。
隨著陸地資源的枯竭,我國越來越重視海洋經濟發展。同時,學者開始將研究重點放在海洋經濟方面。關于海洋經濟方面的研究,大多數學者是通過對海洋經濟現狀的梳理發現問題,進而提出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建議,例如張少峰等(2015)[4],王宏(2016)[5]。很少有學者從政府和企業角度出發來研究如何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政府與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間的委托—代理激勵模型,分析為促進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發展所采取的措施,以扶持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發展,進一步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2? ? 模型的基本假設
委托—代理激勵模型的設計目的在于,在信息不對稱和存在道德風險的情況下,使代理人在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時實現委托人預期效用最大化。從政府與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博弈的長期均衡來看,二者的最終目標將趨于相同,但在過程中可能出現沖突。如果企業不能通過養殖活動得到合理的經濟利益,很可能選擇放棄這一活動,政府只能通過外部激勵的方式給予企業獎勵。在激勵過程中,企業可能根據信息優勢選擇加大努力程度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因政府激勵不足選擇放棄這一活動以保留自身實力。因此,政府為了實現公眾利益最大化,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激勵企業。由此可見,政府的選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行動。為了便于分析,作出如下基本假設。
分析公式可得出以下結論。①政府激勵強度系數β與鮭魚養殖企業努力程度系數的平方λ2成正比,即政府激勵強度越大,鮭魚養殖企業越努力,其產出和創新水平越高。②政府激勵強度系數β與企業成本系數t成反比,即企業成本越高,政府激勵強度越低。由于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產業正處于培育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政府應積極促進企業的發展,使企業盡快向成熟產業邁進,以提高企業收益和社會效益。③政府激勵強度系數β與絕對風險規避度ρ成反比,即絕對風險規避度越大,企業越厭惡風險,政府激勵強度越低。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屬于高風險活動,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激勵強度,以促進其發展。④政府激勵強度系數β與隨機因素σ2成反比。這里的隨機因素可以表示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當經濟環境越不穩定時,政府激勵強度越弱。政府應規范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以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4? ? 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中政府激勵機制的構建
從財政、融資、科技和環境優化4個方面構建了政府激勵機制,具體內容如下。
4.1? ? 財政激勵機制
財政激勵機制包括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兩個方面。稅收優惠的作用表現在降低企業科研成本,激發科研動力等方面。財政補貼能通過增加企業產出和降低企業投資成本來增加企業收益。陸國慶等(2014)[6]利用2010—2012年上市公司創新投入產出數據,通過構建超越對數模型,發現政府補貼有助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出。申香華(2014)[7]利用滬深兩市2007—2012年公司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時發現,財政補貼能通過降低銀行的風險評估級別,降低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
因此,政府應對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的研發投資給予稅收優惠,以增強其創新能力和研發動力。同時,國家可撥款補貼前期投入成本,例如養殖設施網箱、漁船、發電臺等的建造成本,以及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例如飼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疫苗接種成本等,以降低養殖鮭魚的成本,同時增加鮭魚產出,進一步提高企業收益。
4.2? ? 融資激勵機制
融資激勵機制包括3個方面。①對鮭魚養殖的研發活動直接注入資金。②發揮政府投入資金的導向作用。③發揮政策性金融功能。
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在研發過程中需要投入巨額經費,而成果又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投資風險較大。創業投資企業出于對風險的規避,一般不會將資本投進去。為了降低企業融資風險,拓寬融資渠道,可設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該基金是由政府和風險投資者共同出資設立的基金,其中政府是發起人,風險投資者是參與人,在市場化運作方式下克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失靈,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初創期企業,以降低企業融資風險,推動新興產業健康發展。設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不僅能引導風投資金進入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還能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企業,帶動和引導創業投資企業對企業進行投資,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外,可對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進行信用擔保,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企業投資,增加貸款金額,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4.3? ? 科技激勵機制
科技激勵機制包括3個方面。①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持。②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為了促進科技創新,政府應加大對黃海冷水團鮭魚企業科研活動的投資力度,減輕研發資金不足的壓力。①政府可出資資助鮭魚養殖的研發活動,從而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和成果不確定風險,增強企業家信心和企業創新動力。②政府應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法。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技術成果很容易隨著技術的擴散被其他企業運用。企業得不到回報卻要獨自承擔高額的研發費用,會打擊科技研發者和企業管理者的積極性,因此有必要對企業研發的科技成果進行保護。王莉靜等(2019)[8]的研究表明,能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技術來提升企業的再創新能力。因此政府還可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使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一路徑,提高技術自主研發能力[9]。
4.4? ? 環境優化激勵機制
環境優化激勵機制包括兩個方面。①信息引導。②需求引導。
早些年,商家把青藏高原產的虹鱒魚打上三文魚的標簽,以次充好,出現了虹鱒魚冒充三文魚的風波,給國內三文魚行業帶來沉重打擊。為改善國內三文魚市場環境,政府可以利用公信力,發布官方信息證明黃海冷水團養殖的鮭魚屬于深海三文魚,可以媲美“挪威三文魚”,不同于西藏養殖的淡水虹鱒魚。責令西藏養殖的虹鱒魚不再打“三文魚”的標簽,為真正的三文魚正名,借此重塑三文魚產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為使發布的聲明更具可信度,政府還可制定行業標準,從價格、外形、體格、魚肉顏色、口感等方面對黃海冷水團養殖的鮭魚與西藏虹鱒魚進行嚴格區分。為增加市場對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的需求,政府可將黃海冷水團養殖鮭魚的營養價值與普通海鮮的營養價值進行對比,突出鮭魚的營養價值,引導消費者在購買海鮮產品時優先考慮鮭魚[10-11]。
5? ? 結束語
通過構建政府與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之間的委托—代理激勵模型,研究了政府對企業的激勵問題。結果顯示,政府激勵強度與鮭魚養殖企業的努力程度系數、成本系數、絕對風險規避度以及隨機因素相關。通過選定合適的激勵強度,能改變黃海冷水團鮭魚養殖企業努力程度,并實現帕累托最優。從財政激勵、融資激勵、科技激勵、市場環境優化激勵4個方面構建了具體的政府激勵機制,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這既是對海洋經濟發展的理論探討,也是促進鮭魚養殖企業發展的具體實踐。
參考文獻:
[1]董雙林.黃海冷水團大型鮭科魚類養殖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9(3):1-6.
[2]金軍,侯光明,甘仞初.政府對研究與開發補貼引導企業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4):34-38.
[3]郭彬,張世英,郭焱,等.政府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激勵機制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22-25.
[4]張少峰,張春華,邢素坤.廣西海洋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5,32(4):103-106.
[5]王宏.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與展望[J].海洋經濟,2016,6(4):3-8.
[6]陸國慶,王舟,張春宇.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創新補貼的績效研究[J].經濟研究,2014,49(7):44-55.
[7]申香華.銀行風險識別、政府財政補貼與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基于滬深兩市2007—2012年公司數據的實證檢驗[J].財貿經濟,2014(9):62-71.
[8]王莉靜,王慶玲.高技術產業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分階段投入與產出關系研究——基于分行業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9(1):184-192.
[9]韓立民,郭永超,董雙林.開發黃海冷水團 建立國家離岸養殖試驗區的研究[J].太平洋學報,2016(5):79-85.
[10]吳海燕,徐芝亮,韋禮和,等.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公益性農業科研單位為例[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8(1):1-3.
[11]金雪婷,趙閏,肖體瓊,等.新形勢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激勵機制研究——以某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為例[J].中國農機化學報,2020(3):2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