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摘 要:大數據技術在各行業的使用日益廣泛,推動了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目前,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被廣泛應用,在推動內部審計發展的同時,也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創新性進行研究,以探尋符合時代發展特征的企業內部審計新方式。探析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路徑,為推動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路徑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21-0110-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9.45?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時代進步,信息技術不斷升級,被各個行業廣泛應用,使社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的實質是審計部門采用一定管理方式與操作手段,監督與檢查企業內部財務信息。企業內部審計可以確保企業財產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應與時代發展特點相適應。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不斷完善內部審計工作,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1]。
1? ? 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的重要意義
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過程共經歷了3個階段,即手工審計、計算機輔助以及信息技術管理。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實則是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最終能否勝利,將會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整體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2]。
隨著時代發展,數據種類更加多元化,數據結構的復雜性逐漸提升,數量日益增多,垃圾信息等問題隨之而來。因此,要想提升企業內部審計的信息化水平,能否在海量的信息中精確、及時獲取有效信息成為關鍵。
基于當前的時代背景,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審計業務的種類與數量不斷增多,審計信息也逐漸繁雜。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專業工作人員數量不多,要想降低審計人員的工作難度、降低工作強度和減輕其工作壓力,改變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模式和促進提升工作效率是核心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有利于實現高質量的審計工作,其中審計信息化是非常有效的方法[3]。
計算機信息技術逐漸進步并融入了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中[4],傳統紙質的企業信息載體已經逐步被電子憑證取代,系統軟件也廣泛應用于各項操作中。這極大提升了企業管理工作的便利性,但是也存在暗箱操作的隱患。
因此,研究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制定合理的方案,對確保企業審計工作順利有效開展意義重大[5]。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想要對所有的信息數據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應當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技術的信息化程度。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嚴格確保其全面性,不能僅從一個方面開展審計工作。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與要素之間相輔相成,存在緊密的聯系。將信息技術靈活并充分運用在全局性、動態性的審計工作中,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提升內部審計的精確性,加快企業的反應速度,保證企業轉型成功[6]。
在大數據時代的推動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內部與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極大變化。國家對大數據的重視程度眾所周知,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組織管理的發展趨勢也更加扁平化。可以參考大數據優化企業業務流程[7]。
由于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因而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與此同時,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更具精細性與科學性,提高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尤其是企業內部審計對大數據分析技術與挖掘技術的充分利用,讓原本單一的審計工作更加全面。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搭建數據平臺,可以確保企業內部審計更加精準和全面。目前,審計工作與互聯網信息技術已經實現了完美結合,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分析與挖掘信息數據,尋找關鍵信息,保證審計工作的高效率與高質量。同時,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審計人員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相關工作,實現了遠程審計。將先進工具應用于內部審計工作中,采集有效的數據信息,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連續性,便于及時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不足,避免企業受到消極影響[8]。
大數據技術為企業內部審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目前,企業審計工作中的分析與挖掘需要以內部審計平臺為基礎,因此企業應建立一個集數據挖掘、風向導向評估、預警以及監督評價于一體的平臺。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的數據具有一定關聯性與復雜性。應用內部審計信息平臺時,不但存在運用環境風險與數據處理風險,還存在一定系統安全風險。與此同時,大數據時代的審計工作對網絡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因此對審計人員的工作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
3? ? 企業內部審計創新的措施
3.1? ? 建立以數據驅動為基礎的審計方式體系
傳統的審計工作依賴于工作人員的主觀判斷,沒有對實際數據進行分析與檢查,這不利于降低審計成本,并且極大地增加了審計風險。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需要積極轉變原有的審計觀念,建立更加合理的審計應用模型,探尋新的設計方法,利用先進的審計數據分析工具,以信息管理與數據驅動為基礎,建立更加有效的審計技術方法體系[10]。
3.2? ? 整理與分享信息資源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每一項活動都有緊密聯系。一旦企業管理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互相對立、互不融合,將會給信息化審計工作的發展帶來嚴重阻礙。這是因為一項單獨的審計工作需要對多個相關的子系統進行綜合考量。企業需要在各項業務之間建立相應的資源整合與數據共享關系,以確保審計信息化的實現。
具體可以從企業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出發,建立一個兼容性高的軟件系統,將各個子系統聯系起來,以此為基礎提取與分析數據,并將其應用于相應的審計任務中[11]。
3.3? ? 強化系統的監控與預警能力
事前預警與事中控制在有效降低審計成本的同時,能夠保障企業正常運行,防止企業因風險遭受不必要的損失。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審計工作僅起了監督管理作用,忽略了事前預警與事中控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
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需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和信息系統的全面性,強化信息系統的風險預警與監控能力,具體可以通過風險提示功能及時評估財務風險發生概率等實現。
3.4? ? 提高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審計工作人員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更加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更高的實操技能,熟悉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方式,靈活操作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系統,掌握各項現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有效結合計算機技術與企業審計工作。企業可以聘請高素質審計人才,強化對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5? ? 強化企業對數據的分析能力
通過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能得到異常數據及數據的發展趨勢。如果只是呈現結果,不能反映產生的原因,相關的建議也不完善。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建立相關模型探尋發生異常的原因,以此向管理層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因此,強化數據結果的分析能力對審計人員而言至關重要。
3.6? ? 創新審計模式
企業內部審計的重點在于經濟責任審計。審計工作的數據來源渠道單一,嚴重缺乏系統性與延續性。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借助云計算技術建立合適的審計平臺與數據庫,以電子形式將數據與資料保存在數據庫中[5]。同時,建立云審計平臺可以健全企業審計系統,有效連接企業審計系統與其他相關數據,促進數據共享,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開展提供條件。
4? ? 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影響非常深遠,能夠保障企業穩定、良好發展。企業內部審計需要緊抓時代發展的趨勢,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供的機遇,積極應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各項挑戰,拓展數據源,建立合適的數據平臺與內部審計體系,提升審計人員的工作技能水平,優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朱新科,張沛沛,張海霞.財務共享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變革研究[J].現代審計與經濟,2020(3):38-41.
[2]潘家清.石化企業大數據審計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0(3):10-14.
[3]萬國娟,潘晨菲,朱彥蓉,等.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企業如何做好財務管理工作[J].財富時代,2019(12):209.
[4]姜海威.大數據下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及防范[J].中國中小企業,2019(8):112-113.
[5]楊新華,孫樂.淺析大數據時代企業內審的變革探究[J].工業設計,2017(7):189-190.
[6]曹莉.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路徑[J].經濟師,2020(9):88,91.
[7]張梅芳.新時代內部審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初探——基于中央企業2016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公告
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3):217-218.
[8]柴家寶.共生視域下的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路徑研究[J].重慶:重慶理工大學,2017.
[9]柴家寶,王海兵.共生視域下的企業內部審計發展新路徑[N].財會信報,2016-06-27(B03).
[10]馮西儒.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路徑的若干思考[J].財會通訊,2010(24):149-151.
[11]鄭敏.企業內部審計創新發展探討[J].經營與管理,202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