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劉敏
摘 要:對外漢語教學中聲母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學會聲母的讀音,寫法和用法。對外漢語教學中聲母教學的難點是: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區別,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區別,鼻音和邊音的區別。影響聲母教學的因素有很多,如:母語的負遷移、文化差異,個人素質差異。對外漢語教學中聲母教學的方法有:教具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實踐法,趣味法。
關鍵詞:對外漢語;聲母教學;因素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23
對外漢語教學課堂的主體,絕大部分都是漢語基礎為零的學生,借助語音教學,學生對于漢語的語音知識以及必要的漢語拼音,都有一定的掌握。金紅葉指出在整個綜合課教學的初期,實際上主要就是開展的漢語語音教學,甚至穿插于學生漢語學習的全過程,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否能夠聽懂漢語,是否可以說出的漢語比較純正,都離不開語音教學[1]。
1 對外漢語教學中聲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1 聲母教學的主要內容
首先按照發音時氣流受到阻礙的部位可分為:唇齒音f,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前音z、c、s,舌面音j、q、x,雙唇音b、p、m,舌尖中音d、t、n、l,舌根音g、k、h。
發音方法從三個角度分析:聲帶是否震動、氣體流動的阻礙方式、氣流強弱。丁程明提出從阻礙方式的角度出發,分為以下幾種:塞音b、p、d、t、g、k,擦音f、h、x、sh、r、s,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邊音l[2]。從聲帶是否震動看,可分為濁清兩種,濁音m、n、l、r,其余都是清音。從氣流的強弱的角度,又可分為送氣和不送氣,一般來說出現都是成對出現[3]。
“零聲母”:“零聲母”的音節就是沒有輔音聲母的音節,例如:“愛”(ài)。
1.2 聲母教學的重、難點
對于送氣音以及非送氣音的分辨如下:送氣音會把諸如p、t、q、c等氣流較強的音呼出,而不送氣音就會把b、d、g、j、z等氣流較弱的音節呼出。
吹紙法:將薄紙對準嘴巴,如果紙張能夠動起來,那么就是送氣音,紙張不動就是不送氣音。
手勢法:借助手勢對發音器官進行模擬。
繞口令法:交給學生一些關于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繞口令,讓其多加練習,如:譚老漢買蛋和碳[4]。
分清n、l常用字,提供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記無不記有。韻母中的ou ia uen,通常情況下都不和n 相拼,nou所表示的字只有一個,也就是“耨”[5]。第二,記少不記多。韻母中的e、u、v、ei、ang、eng、in、iang、uan,在和n相拼時,一共就只有十多個字,具體包含有“內、囊、能、您、娘、釀、暖”等,而剩下的那幾十個字可以放心讀成邊音[6]。第三,記偏旁。如“寧”帶“擰、檸、獰、濘、嚀”等。
“恩”音引導正音法
舌尖抵住上齒齦,哼“恩”的聲音,再過渡到發鼻音聲母n,鼻音聲母n就會很自然的被發出[7]。
對比訓練
如:l——n 辣——捺,勞——撓,連——年,林——您,怒——路
2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影響聲母教學的因素
2.1 母語的負遷移
由于存在大量第二語言學習者,對于目的語的相關情況不了解,因此在學習時過分的依賴了母語的知識,所以在語音學習的過程里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在這里我們以泰國學生為例:泰國學生因為母語負遷移的情況,在聲母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其錯誤主要集中于b,h,j,q,x,r等。
孫德金提出聲母b由于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漢語拼音中的b的偏誤形式,對應的是泰語聲母[b],b屬于雙唇清塞音的范疇,因此實際發音雙唇是閉合的,沖開雙唇阻礙的氣流較弱,經過爆發的效果后發出聲音,聲帶自身不會出現顫動的情況[8]。
黃伯榮在現代漢語一文中指出聲母h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漢語拼音中h的偏誤,主要對應的是泰語中的聲母[h][9]。因為漢語聲母中的h和泰語聲母國際音標的形狀是一樣的,又都是清擦音。
毛世楨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一文中指出聲母j受母語的影響,在漢語拼音中j 的偏誤形式對應的是泰語聲母里面的[c][10]。泰語里發音,舌面音和不送氣塞音[c]是比較相似的,不過它并不是舌面前音,而是舌面中音。
聲母q受母語的影響,在漢語拼音中q的偏誤形式所對應的是泰語聲母[ch]。漢語拼音里的q和j都屬于舌面前音的范疇,有著一樣的發音方式,唯一的區別就是有送氣與不送氣之分。
《語言教學學刊》編委會在語言教學學刊中指出x屬于舌面清擦音的范疇,在發音時,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比較接近,把窄縫流出來,氣流從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的縫隙中擠出,經過摩擦后成聲。
陳楓在對外漢語教學法中提出r屬于舌尖后濁擦音的范疇,在發音時舌尖上翹,同前硬腭比較靠近,留出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經過摩擦后形成聲音,聲帶會出現顫動的情況。
2.2 個人素質差異
個體差異存在也影響著聲母教學。每個人的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同,年齡和性別也成為影響聲母教學的重要因素,在聲母教學的過程中,成年人和兒童有著不同的接受能力,兒童的形象思維比較敏感,而成年人的整體思維能力比較強,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
3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聲母教學的方法
1)教具演示法。教具演示法一個十分鮮明的特點就是生動形象,且所產生效果也最為明顯。對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樸實又實用的教具,應該進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字卡片、教學電腦以及粉筆板書等。
2)練習法。語言作為一種工具,與其他的工具一樣,只知道怎樣使用的道理還遠遠不夠,還得親自使用,同時整個過程是從不熟練變為熟練、從不快捷到快捷、從不正確到正確這樣的一個能夠反復去練習的過程。
3)比較法。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在人類的認知中,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因此在面對和掌握各類事物時,難免就會出現比較的思維,而通過相互之間的對比,在認識事物時會顯得更加的準確深刻又全面。
4)實踐法。對于留學生來說,在課堂上進行第二語言學習所消耗的時間,同另外業務時間相比,所占的比重真的很少。所以怎么樣能夠對業余時間進行一個充分的利用,怎么樣提升漢語學習的進度,怎么樣提升對于漢語的掌握程度,都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聲母教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我們了解了聲母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對外漢語教學中聲母教學是貫穿始終的,作為教師必須對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聲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一個全面的把握,仔細分析影響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聲母教學的因素,采用多重方法同時講授,直到學生全面掌握。
參考文獻
[1]金紅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聲母教學[J].華章,2014(5):86-87.
[2]丁程明.現代漢語語音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徐子亮,吳仁甫.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呂必松.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沈麗娜,于艷華.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聲母教學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507-508.
[6]劉子炟.淺析漢語語音特點及對外漢語語音教學[J].才智,2018(36):114-115.
[7]魯健驥.對外思考集[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5.
[8]孫德金.對外漢語語音及語音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9]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毛世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