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坤 梁旭楷(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位于貴州省東南部的黔東南州旅游資源、礦產資源以及別具一格的農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怡人的風景、濃郁的民風民情、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景觀以及豐富的礦藏資源給當地經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于區位地形與交通因素的先天不足致使該地區經濟發展長期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隨著國家“三通”工程、“脫貧攻堅”項目的相繼落實和開展,黔東南州的經濟近些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交通得到了較大改善,截止2019 年所轄各縣已互通高速,高速總里程約813km,近5 年計劃增建三條高速公路(劍黎、劍榕、三黎高速),進一步完善地區交通網絡。隨著電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黔貨出山”“鄉村振興計劃”的相繼推進,物流業的發展已滿足不了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但是目前而言其物流發展程度仍然偏低。在物流管理理論指導下,本文通過簡析黔東南州的物流業發展狀態、制約黔東南州物流業發展的瓶頸,為打破本地區物流業發展困境盡綿薄之力。
經濟的發展同物流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現代物流是給供需雙方提供空間和時間上便捷、高效的商品流動并伴隨增值服務的經濟活動,具體包括流通加工、裝卸搬運、倉儲、運輸配送和配套的信息處理環節。物流業的發展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推動著經濟的發展。自古以來,當地便流傳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俗語,以此形容當地經濟的落后程度。2018 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1036.6 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為593.7 億元,增幅高達8.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州生產總值的57.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4%,物流業屬于第三產業的細分行業,全州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也為物流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為了調整和振興物流業,國家在制度上進一步做了頂層設計。近10 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文件,由此不難看出國家對物流業發展的重視,也給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黔東南州政府結合國策州況,打出一系列的組合拳,在凱里經濟開發區統籌規劃和重點建設物流園區。依托凱里經濟開發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相繼在建材、汽貿、民族醫藥等領域投資69 億元建設五大物流園區,總占地面積達到1800 畝。五大物流園區建成投入營運后,可實現總產值319 億元,年創稅20 億元,提供2 萬個就業崗位。五大物流城的建設,不僅有利于黔東南州物流業的現代化、產業聚集化,也在倒逼本土企業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水平。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是對貴州交通閉塞的生動寫照,為了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國家和地區政府投入巨資改善當地交通網絡,2018 年全州公路貨物周轉量260 億噸,漲幅達55.2%,公路總里程為29511km,高速路、國道、省道、縣道、鄉村公路總里程分別為813km,1468km,2737km,5116km,6732km,公路密度達到97.4 公里/百平方公里,遠超國家平均水平,實現3509個建制村通柏油路,建制村通柏油路率100%,交通網絡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經濟的快速增長對健全的交通網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調查數據顯示,2017 年全州郵政業務總量為4.7 億元,漲幅達22.7%,郵政業務收入4.92 億元,漲幅達21.6%,其中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為908.50 萬件,占物流總量的72%,漲幅達49.7%,快遞業務收入1.47 億元,漲幅達32.4%,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設施設備和專業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戰。
黔東南州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形較復雜,鐵路線路較少,主要以公路運輸為主。公路總里程為29511km,高速公路813.5km,占比2.7%,占比較少,但其所負擔的運輸量占公路總運輸量的25%,運輸量較大,通勤繁忙,道路容易損壞;鄉道和村道占公路總里程65.7%,本州農村地區貨物運輸主要靠縣、鄉、村三級公路;其次是國道和高速公路,由于鄉道和村道公路使用頻率較高,鄉村公路管理不善導致超載行為發生頻率較高,道路破損率較高,沿線居民隨便占用馬路,使得原本就不太寬裕的路段變得更加擁擠,以上種種原因導致農村道路擁擠不堪,破損嚴重,日久失修,對當地百姓的正常出行和物流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
先進的物流設施設備,不僅可以降低物流從業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約企業用人成本,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物流作業的效率和準確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包裝技術、貨物搬運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已經在物流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凱里市作為黔東南州經濟政治中心,小型快遞企業較多,大而強的物流企業卻很少,企業內部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很多的操作運營環節還是采用人力來完成,物流設施設備投入不足限制了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當前我國開設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專業的高效眾多,雖然從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場對物流人才的數量需求缺口。但模仿化、同質化的太多,使得高端物流人才始終無法滿足企業需求,另外部分院校物流專業的設置是從原有的輻射專業轉型而來,許多院校的物流專業歷史底蘊不夠。黔東南州內共有3 所高校,一所本科院校,兩所高職院校,但只有一所高職院校開設有物流類專業,整體上看物流學科專業數量設置不足和學科質量落后,同時,黔東南州地處貴州省東南部,經濟欠發達,較難吸引高端物流人才,導致黔東南州引才難度較高,另外,企業招人用人方面門檻低,許多的中小物流企業對行業認知不足,部分企業根本就沒有現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在已有的物流從業人員中,65%基本不懂物流專業知識和技能,只不過是替代機器的原始勞動力而已,企業管理的不完善反過來制約著物流人才的期望值和從業熱情,使得部分物流專業人才轉業做其他行業,以上種種因素導致物流人才數量和質量無法滿足本地區物流業高速高質量發展需求。
早在2011 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中明確表示,要打破物流企業管理各自為營的狀態,加速推進物流管理體制改革破除地區封鎖體制,鼓勵物流企業開展跨地域網絡化合作經營,并積極為物流企業的設立提供便利。但是目前而言我國物流類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各個地區的標準參差不齊,黔東南州亦是如此,同時局部地區物流信息網絡不健全,無法實現物流信息的及時交換和共享,使得地區物流管理體制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善。
在原有基礎上加大交通網絡的建設力度,規范鄉、村兩級公路的日常維護管理,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政府補助+村民出資”的形式拓寬公路的寬度,在人口擁擠(鎮中心地帶,鄉村集市地帶)地段修建停車場,這樣可以降低公路的流通運營壓力也能方便群眾,保障物流網絡的暢通,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保障。
一方面,黔東南州政府要統籌協調示范推進對運輸道路網絡、物流轉運中心等設施設備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另一方面,物流企業應利用好政府的扶持優惠政策,加大物流裝備的更新,建設速度,努力提高物流設施設備現代化、自動化程度,調查資料顯示,凱里高鐵南站年旅客流量200 萬人次,周邊配套交通設施較為齊全,土地價格便宜,可由政府出資在凱里高鐵南站附近合適位置建造一所大型綜合的物流轉運中心以此來連接五大物流園區。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對更換、使用現代化物流設備的企業通過降低物流企業稅收來變相補貼。
對于人才和技術不足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解決,一是政府、高校出臺優惠政策,高薪引進國內外優秀物流人才,這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人才需求不足的燃眉之急;二是立足長遠,加大對現代化物流人才的培養,提高本州高校物流類專業的建設數量和質量,加強物流專業師資隊伍和教學設施設備建設,并根據長遠需求增加招生計劃人數。
第一、政府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物流業的重要性,在政策的制定中要協調配合,明確職責,避免制定的政策相互矛盾和對立,提高行政效率;第二、各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物流業發展的協調指導,抓緊細化政策措施,嚴格執行和落實各種優惠政策,避免出現責任交叉互相推諉的現象發生,切實規范物流服務標準,提升物流業經營水平;第三、市監、國土、稅收等部門應加強對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之,政府應結合國策州況,因地制宜的出臺政策,在政策的制定、執行、監督和管理等過程中要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