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 李寧寧

2020年7月22日,《中國學校體育》雜志《草根爭鳴》總第137期話題“體育教學中如何組織展示”研討活動在山東省泰安市王安體育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下開展,來自全國的一線體育教師、體育教研員等共計538人參與了研討,發帖量3140余條。本次研討依托《中國學校體育》雜志《草根爭鳴》的網絡教研平臺,從話題申報到定稿,進行了數次討論,有效促進了參與教師的專業成長。在肥城市設立主會場與分會場集中研討,有力推動了一批體育教師線上教研的參與熱情,他們不僅在研討中碰撞出思想火花,還能及時與同行進行交流,促進了肥城市體育教師團隊提升教研水平。主持團隊建議未來可以讓更多的縣級教研團隊參與活動,輻射縣鄉,帶動鄉村教師發展。
一、廣泛宣傳細致籌備 當地教師全員參與
“組織展示”是體育教師經常采用的教學手段,它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貼近一線教學實際,本期話題“體育教學中如何組織展示”具有較強的話題性。為了讓研討活動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主持團隊經過反復討論,確定從一線教師“教學展示”的最初認識入手,從“展示形式有哪些”進行切入,逐步深入探討“如何把握展示的時機”及“如何運用展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7月19日上午9點,主持團隊在肥城市龍山小學召開繼線上籌備會后的線下籌備會。主持團隊成員和分會場主持人共30人參加了會議。為了幫助廣大專兼職體育教師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經領導批示后,本次活動的通知以肥城市教育和體育局行政文件的形式下發,要求各學校專兼職體育教師按時參與研討。主持團隊利用兩個微信群與全市體育教師在線交流,告知參與者注冊、參與的辦法和研討主題,并及時向各單位反饋教師線上研討情況,以提高廣大教師的參與度。同時,建立了本次話題的交流微信群,同步對注冊、報到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解決。隨后,負責3個子話題的主持人分別就研討話題的準備進行梳理,并提出與此話題相關的問題,與會人員進行頭腦風暴、思維碰撞。如,“示范是展示嗎”“示范與展示的區別是什么”“正誤展示的順序是否關鍵”“口頭展示算不算展示”“展示的時機包含幾層意思”等,與會者發表各自的觀點和看法。主持人王安針對每個話題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給出了方向。經過線上線下會議的工作部署、思維碰撞,明確了研討思路和方向,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為第137期集中研討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觀點鮮明碰撞激烈 教師思路不斷打開
7月22日19:30~21:30,話題研討活動在山東省肥城市龍山小學主會場以及肥城市白云山學校、肥城市實驗小學分會場同時進行。主持團隊根據分工各司其職,有序推進。教師們對“展示活動”的話題并不陌生,根據自身實踐經驗,圍繞“展示的形式、意義和價值”“展示的時機”“如何運用展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觀點鮮明、碰撞激烈。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安微省安慶市迎江區教體局體育教研員羅傳偉教研員由于身在抗洪一線不能親自參加研討,還想方設法通過其他教師發來觀點,提振了其他參與教師的熱情。
經過研討,大家對“展示形式”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展示不僅有學生展示,還有教師展示,更有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展示;展示不僅有個人展示,還有小組的、多人的、集體的展示;展示不僅有優生展示,還應充分考慮個體差異,讓更多人進行展示。山東教師陳德彩認為,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因接受能力、理解程度、運動能力等差異,經常出現個性化的問題,教師可采用個別輔導,進行針對性動作展示,解決學生的個性問題。此外,展示不僅有預設展示,還有即興展示。如,山東教師單光童表示,小學體育教學實施即興展示很有必要,可以促進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協調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還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形成協同合作、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
研討中關于“教學中展示的時機”的討論非常精彩,拓寬了參與教師的思路。山東教師劉巖認為,應根據不同目的把握不同時機,課前、課中的展示是為了吸引學生,體現教師魅力;動作學習前、學生自主練習后的展示為了更好地學習、鞏固技術動作;動作學習有一定基礎后的展示,是為了突出教學成果,激勵學生。山東教師宋曉露還針對這一問題制作了思維導圖,把時機分為導入型、即插型、結尾型,這一做法啟迪了參與研討教師的思維,紛紛表示這一方法具有創新性。
針對“如何運用展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問題,教師們認為應關注展示的細節。主持團隊適時拋出案例進行引導,將討論逐漸引向深入。經過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展示的目的明確、展示時機的準確把握、展示時適時精準的評價、展示面的適切、營造良好的氛圍等,都對提升教學效果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