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道明
摘 ?要:在現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做好有效課堂的構建工作,一來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死記硬背。二來則是推動了高中歷史課程的變革。鑒于此,教師在組織開展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工作當中,既要拓展教學方法,鼓舞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致,又要改進教學形式,切實加快高中歷史教學的信息化建設進程。另外,教師還應該組織開展具體的思辯活動,以此來切實加快有效課堂的構建步伐。
關鍵詞:高中歷史;有效課堂;構建方法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尤其在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加快有效課堂的構建步伐,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有的積極有利的影響。但是就目前有效課堂的構建情況來看,在實際構建過程中還是有頗多的問題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更多偏重于學生對一些基礎性歷史知識的學習,至于有效課堂構建則很少去關注,因此很難將有效課堂的構建來作為展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而導致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困難重重。面對這種情況,本文從三個方面來展開具體的論述:
一、拓展授課方法,鼓舞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致
高中歷史是一門偏向于記憶的學科,其尤其強調學生對于一些基礎性知識的學習和記憶,而在現如今的高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往往采用“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學生只能被動的去學習一些歷史知識,其完全提不起學習的興致和動力。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當中,就應該采用更能鼓舞學生課堂學習興致的授課方法來進行教學。
例如,在“兩宋的政治和軍事”一課的教學當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同來學習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著重通過分析比對唐末藩鎮割據的現狀與北宋初期的專制集權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并認識北宋加強專制集權的影響有哪些,從而對本節課當中所涉及的重要知識內容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教師則可以嘗試讓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一些有關南宋建立以宋金之間的戰與和來集中思考宋金政權之間的關系,并試著從經濟、政治角度來簡要的闡述和說明一下這種政權關系出現的原因所在,從而讓學生在小組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
二、改進教學形式,加快教學信息化建設進程
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的應用,其不僅為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直觀體驗感,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課堂教學的難度,推動了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為此,教師在展開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工作當中,就應該切實加快教學信息化建設進程。
例如,在“西漢與東漢—同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一課的教學當中,一方面,教師則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出示一段有關漢朝歷史發展的影視片段,并讓學生仔細進行觀賞,從而在觀賞的過程中對于西漢和東漢的歷史發展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一些能夠反映西漢初期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具體情況的文獻資料,并讓學生試著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解讀,說一說西漢初期的國情如何,從而讓學生在具體闡述的過程中了解歷史的時序,養成一定的時空觀念。
三、開展思辯活動,推動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
想要加快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步伐,其不僅需要教師做好日常的課堂教學工作,著重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一些基礎性的歷史知識內容,同時還需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課堂學習的需要來組織開展一些思辯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參與辯論的過程中鞏固課堂所學習掌握的相關知識內容。
例如,在“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一課的教學當中,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就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重點向學生進行講解之外,還可以組織開展一次具體的思辨活動。在本次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并就諸侯紛爭的優勢和弊端的問題讓學生來展開具體的辯論。在此過程中,正方辯友需要著重就諸侯紛爭的優勢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來進行闡述,而反方辯友則需要根據正方辯友的闡述從相反的方向來進行反擊。如此一來,既激起了學生繼續學習和探究歷史知識的興致和動力,提高了學生對于“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一課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又讓學生在實際辯論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歷史的魅力,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在現如今的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做好有效課堂的構建工作,關鍵在于教師從思想上做出調整和改變。其不僅需要教師清楚的意識到現如今高中歷史教學當中,有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要求教師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適當的增添和補充,借助形式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同時還需要教師具備雄厚的教學經驗和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實現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張宗立,陳珊. 以“導”助學探索高中歷史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10):80.
[2] 朱燕妹. 新課程背景下有效歷史課堂教學研究[J]. 亞太教育,2015(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