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鈺瑩
摘 ?要: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還能拓展學生的認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他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小學語文教師既要認識到閱讀的意義,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構建相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獲得閱讀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注重從角色扮演、多媒體教學以及生活化教學三個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旨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增強。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常常運用個人的理解,取代學生的思考,即,經常性地讓學生記憶相應的段落以及段落的注解,并不注重讓學生運用個人的思考以及生活體驗,詮釋文本中的內容,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被嚴重消磨。針對這種狀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入手,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真正構建最具有適切性的語文授課模式,真正讓學生在付出中、在思考中,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獲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一、運用角色扮演法,提升學生人物品味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語文授課,為學生搭建展示個人才思的舞臺,讓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象,并運用語言、神態以及動作,展示學生心中的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真正增強學生的人物品味能力。
例如,在講授《將相和》這篇文章時,為了增強閱讀的趣味性,教師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從各個角度,閱讀文本,理解文本,讓他們的角色扮演更為豐滿。與此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展示個人才智的舞臺,并結合學生的表現,適時地和學生溝通,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品味人物性格的情況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角色扮演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運用多媒體,展示文章中的情境;展示人物中的性格;展示文章中所要闡述的內容,讓學生全面感知文章。與此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表演空間,調動學生的表演熱情。更為重要的是,教師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結合學生反映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引導,讓學生更為全面地感知人物,促進他們人物品味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古詩鑒賞能力
古詩是古人發表對人生、生活、社會看法的文體。古詩具有一定的生活性、情感性以及思想性。由于古詩的措辭較為嚴謹,且具有一定規律性;古詩闡釋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隔甚遠,從而導致學生在古詩學習中面臨巨大的困難。針對以上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抽象的古詩以生動化的方式展示,并在此過程中,構建與學生生活,個人感知之間的連接,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并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促進學生古詩鑒賞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示兒》這首詩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生動、形象地展示該詩的創作背景、詩人的人生境遇,并以問題為載體,通過互動的方式,解讀古詩,品味作者的思想,提升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注重從學生已有的認知中適時地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延伸,并注重構建學生認知與古詩詩人思想的連接,讓他們站在古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古詩品味能力的增強,提升他們的古詩鑒賞能力。
三、使用生活教學法,提高學生文本解讀能力
語文是文字化的生活,生活是情景化的語文。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運用語言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運用生活中的實例,詮釋文本中的內容,促進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提升,獲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時,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真正回想生活中的種種,并用心體驗其中蘊含的情感,并將這中情感運用在品味文章上,促進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提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讓學生從生活化的角度,詮釋如下的句子:“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去。與此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回想生活中與父母之間的點滴小事,真正用心品味其中的情感,并將這種情感運用到上述句子的解讀中,促進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構建小學語文高效閱讀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入解讀教學內容,并真正懂得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適應學生現階段的語文學習水平,適應現階段的教學方向,并在此過程中,注重教學課程氛圍創設的趣味性、自主性以及探究性,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去思考,去反思,去總結,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真正獲得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倪愛蓮.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J].科學大眾.2016(04).
[2]趙亞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黑河教育.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