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為當前我國各地的農村現代化建設以及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動力。而三資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是農村集體資金的管理;第二是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第三的農村集體資源的管理。目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日益規范,基于對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各級相繼出臺文件規范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關鍵詞]農村建設;三資管理;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 F321.32
[文獻標識碼]A
針對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村級農村集體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作作出簡要的分析與論述,結合現階段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借此探索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對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基層組織戰斗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規范化以及體系化的構建和運行。
1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問題探討
1.1 管理方面的問題
當前我國部分農村的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主要針對的是農村的集體資金以及集體債權和相關的賬面債務與固定資產等。而村級集體資產資源地方權屬模糊、底數不清、處置滯后,重資金管理、輕資產資源管理問題比較突出,基層農經管理隊伍及農村會計隊伍不穩,人員迭換頻繁,制度執行和監督不到位,損害集體利益時有發生,對于農村的學校建設、衛生室建設、新農村項目建設以及道路規劃和危房改造建設等相關民生項目重投資輕管理,而且沒有全面的落實好“一事一議”的制度。如,在集體承包地中、農村水利建設項目中、土地規劃項目中、林地資源應用與管理項目中,都沒有將之融入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中進行統一規劃與處理,所以導致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失偏頗,且存在嚴重的疏漏行為。這也是導致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頻頻發生問題的一個關鍵要素,若不對其進行有效解決,必然后患無窮。
1.2 債務方面的問題
在當前部分農村中,村級賬外債務并沒有包含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體系中,且沒有針對于村級賬外債務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導致當前的農村相關掌握賬目管理工作的開展較為混亂,且存在一定的報帳不及時、反應不及時以及管理不及時等諸多問題。就當前情況而言,村級賬外債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是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債務方面的一個主要問題,同時也是制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有序推進的一個重大阻礙。對此,務必要解決農村集體與債權人的矛盾,將無序化的管理模式梳理清楚,并做有序化的管理工作開展,以調節干群之間的關系。
1.3 財務方面的問題
財務公開不透明是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中的一個弊病,同時也是導致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效能不斷降低的重要因素。目前個別村干部的思想認知不到位,導致村委和村民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較為淡漠,這一問題的發生導致農村村級財務不合規、不合理、不科學的現象存在,“白條人賬”“白條頂庫”時有發生。部分農村憑證審批過于簡單,手續不健全、不完整,財務公布內容失真,流于形式,各方面都不符合規定,甚至對于重大支出項目不公開或假公開宣布,特別是對于資產承包和資產租賃以及資產買賣方面的協議,大多數村民對其一概不知,且村干部不做公開透明報道,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各項工作制度執行力度上大打折扣。
2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問題成因
2.1 管理力度弱
導致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效度弱的主要原因是,當前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人員數量有限,業務人員迭換時有發生,綜合素質良莠不齊,進而導致在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人力資源的分配存在嚴重的缺陷。在這一背景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只能從資金管理工作的方面開展,而對于資產管理和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較為淡薄。這一問題的發生導致當前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在資產和資源兩個管理項目方面存在較大的漏洞,且監管力度與服務力度較弱。同時由于政府部門在這一方面的認識存在偏差,重形式,輕實效,不愿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歷史遺留難題上下功夫,最終導致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中出現了過于注重資金管理,且過于放縱資產和資源管理,造成集體資產流失。
2.2 制度缺陷多
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由于制度建設的遲緩以及管理規定的漏洞,導致當前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出現了“村財鎮管”的現象。這一運行模式導致當前的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開展話語權不夠,且在制度的規定以及制度的應用方面需要過多的考慮上級的安排與部署?;诖耍捎诓煌r村的管理工作開展進度以及管理工作開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最終導致規章制度的應用無法達成統一,且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和資源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行動效力,最終造成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村級集體資源被無償占用,更無法有效地利用資源和各種資產提升農村的經濟效益發展和民生建設水平。
2.3 監督工作差
監督管理工作開展的問題也是導致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無法有效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主要因素在與,由于村“兩委會”的內部結構問題,以及內部管理和控制的問題,導致當前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監督管理力度不夠,且在監督管理的人員設置方面大都應用“內部人士”,從而缺乏對監督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保障。另外,部分農村的“兩委會”的存在大都流于形式,且體現出一種形式主義和花架子的特征,對于小事情過分討論,對于大事情一個人拍板決定,進而無法構建一個民主和諧的“兩委會”工作環境。此外,由于農村民主理財監督力度較弱,導致當前農村民主理財管理人員在選舉過程中存在多年不變的現象,甚至部分人員沒有這一方面的專業素養,卻在這一崗位上負責多年。
2.4 財會水平低
由于經費緊張,不少鄉鎮近些年沒有對各村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村財會人員普遍業務水平不高,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業務適應性不強。經過相關調查表明,大多數村級財務違規事項的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會計業務水平不高以及多年習慣性會計處理造成的。
3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發展建議
3.1 強化教育提升素質
在發展和建設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從強化農村基層黨風建設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與思考,而且需要一次作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建設的契機,應用全新的方法對鄉鎮和村級干部進行再教育。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突出對農村干部的黨性教育工作開展以及廉政教育工作開展,同時需要強化農村干部的法律法規意識,提升農村干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與積極性。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有效推進當前我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人員的素養提升和發展,且可以帶動我國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實現進一步的業務提升與服務效能建設。這對于后續農村的經濟發展以及民生建設有著重要的幫助與推動作用,同時對于農村干部的人格品質以及工作質量也有著較大的幫助。
3.2 合理應用八項制度
合理的應用八項制度能夠有效提升當前我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質量,且可以進一步優化與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的制度。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需要結合三資管理的委托代理服務,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管理范疇進行設計,以此突出管理的領域以及管理工作開展的針對性。同時,還需要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中的監管力度作出提升與發展,通過構建科學化的服務體系與監督模式,嚴格制定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模式,提升三資管理委托代理的工作效率,優化委托代理工作開展的具體流程與方法。此外,還需要結合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資源管理、承包租賃管理、債務化解、三資公開和招投標管理工作的開展對其進行整體性的八項制度應用,基于此,才能體現“規矩與方圓”的管理原則。
3.3 健全完善用好管理監督體系
通過開展民主決策能夠有效的從源頭上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開展的監督體系進行完善與優化,而且可以面對腐敗行為打出組合拳。在這一方法的應用過程中,健全完善用好村務監督管理委員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且人員的選擇需要利用民主投票的方法進行。在這一背景下,能夠有效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管理與監督機制,且可以進一步規范農村各項資金和資產以及各種管理服務項目的統一性。同時,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真正做到農村黨組織需要結合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以及黨委會審議和村民大會決議對整個管理監督體系進行完善與優化。在這一過程中,要重點聽取村民的意見,基于規章制度的建設基礎上應用科學管理的理念對其進行規范化運行制度的建設。
3.4 構建完善信息管理平臺,健全區、鎮、村三級網絡
結合當前時代的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要突出與時俱進以及現代化發展的特征。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緊密的結合現代化網絡技術的應用對其進行構建與完善,需要在鄉鎮村級不同的管理機構中構建統一的網絡運行模式,進而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合理的統籌與規劃,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統一管理、統一調遣、統一分配。并且還要全面推廣實行農村會計電算化。在會計電算化基礎上,努力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建設,建立區、鎮、村三級網絡,實現村級財務收支、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合同、招投標等相關信息的實時查詢、實時分析和實時監管。促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決策效率與工作流程完善程度,且能夠突出民主化管理的特色以及公開透明化發展的狀態。
4 結語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推動農村資金、資產和資源的有效規劃與應用。特別是在當前的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政府對于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加注重,且構建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制定了新一輪管理計劃,旨在通過這一方法有效的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民生水平的建設。另外,在應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法構建全新農村面貌的同時,還能有效的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風廉政建設,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率與增值效率,進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所有資產的合法擁有權。
[參考文獻]
[1]李伶平.關于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調查與思考[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6 (12).
[2]陳一節.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價值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6 (24).
[3]張會芬,汾陽市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情況與思考[J].山西農經,2016(15).
[4]趙麗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永遠在路上[J].山西農經,2016(15).
[作者簡介]李兆庭(1972-),男,山東臨沂人,農經師,本科,研究方向:農村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