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菡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近年來,校企合作已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加人才儲備的重要途徑。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產教融合,教育部多次發出指導性文件,引領規劃校企合作實踐,并取得豐碩的成果。飼料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一環,在參與校企合作方面具有強烈的內在需求和實踐動力,飼料企業應結合自身長期發展戰略,立足企業人才結構,通過校企合作拓寬人才培養的多種模式,為飼料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充滿活力的人才蓄水池,把校企合作作為飼料企業提高員工技術素養的有效路徑,從而確立工作和學習的有機融合管理理念,為飼料企業人才培養提供多元路徑,為產教融合的落實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離不開先進管理模式的支撐,一個運行良好的管理體系和充滿競爭力的企業氛圍有助于校企合作發揮更大效應。當前,飼料產業規模化經營趨勢日漸明顯,人才在飼料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充當著第一資源的作用,這為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提供了前置性的保障。一是人才資源的價值保障,在人才是第一競爭力的現代市場競爭中,飼料企業樹立了工作與學習融合并進的價值理念,許多大型飼料企業把員工職業發展和校企合作關聯起來,為員工未來發展提供可預期的上升通道,為飼料企業構建“人才發展、技能提升、人才儲備”三位一體的員工培養模式提供保障;二是崗位練兵的激勵保障。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不是一個空洞的美好愿景,而是在多年實踐中摸索出了崗位練兵的實戰方法,許多飼料企業結合內部激勵機制,深入開展職工技能職級評定,定期組織崗位練兵培訓計劃,為技能優良的員工提供數額可觀的技能津貼,參與校企合作的優秀職工享受的工作待遇也相對優良;三是學習型企業的制度保障,當代飼料企業已不是傳統的小作坊式生產模式,飼料企業的轉型升級是學習型企業的內生動力,許多大型飼料企業在注重員工培訓的同時,著重發揮專業院校的專業優勢,通過邀請牧業學院、中科院、兩院院士等知名飼料專家、學者教授為員工傳授先進的飼料經驗,為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提供了較為豐厚的現實資源;四是政府支持政策的保障,在產教融合成為政策設計的重要內容之后,飼料企業員工職業培訓就擁有了更加豐富的政策資源,許多大專院校與飼料企業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既有飼料企業在職員工重返大學校園的運作模式,又有大專院校學生到飼料企業參觀實習的運作模式,這種多元化的培訓模式是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生動實踐。
作為農牧業等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受國內經濟增速較快和人才流動加速的影響,飼料企業面臨著優秀人才招不來、技術能手培養難、先進員工留不住等現實困境,給飼料企業經營發展帶來較大的資源制約,成為擺在飼料企業管理人才面前的一道難題,嚴重影響了飼料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戰略的實施,為飼料企業拓寬員工來源渠道,創新員工培養模式,優化人才管理結構提供了選擇,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2.1 破解飼料企業人才招聘難題的可行路徑在靈活就業日趨普遍的今天,許多大專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在職業選擇時更傾向于選擇經濟、金融等前景光明的行業,飼料企業人才招聘面臨著現實困難,這是飼料企業必須應對的一大難題。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可以有針對性的和專業契合的大專院校提前達成人才培養意向,如通過委培、定向招錄等模式,在學生學習階段就把飼料企業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技術技能、激勵保障等要素融入進去,讓學生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避免大專院校畢業生因盲目選擇而造成的人才流失,從而為飼料企業人才招聘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力軍。
2.2 提升飼料企業人才培養質效的有效方式人才是飼料企業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優質人才培養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飼料企業如何適應現在人才競爭的節奏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事實上,無論是飼料企業技術研發的科研攻關,還是飼料企業生產流程的優化升級,都離不開海量優質人才的輸入。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可以通過資源整合,把飼料企業的實踐機會和大專院校的專業優勢有機融合,幫助飼料企業及時追蹤行業發展前沿技術,引入更加廣闊的專業視角,推動飼料企業構建合理有效的員工培訓模式,如通過豐富培訓內容,優化培訓模式,創新考核指標等方式提升飼料企業員工培訓的應用性。同時,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可以引入“外腦”,幫助飼料企業提供更加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文化等方面獻計獻策,從而推動企業員工的綜合素養穩步提升(王紅亮,2020),為飼料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人才儲備。
2.3 優化飼料企業社會形象的現實選擇 飼料企業作為與農業、畜牧業、食品業密切相關的行業,在食品安全受到廣泛關注的今天,更能發揮自身的社會責任。一方面,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可以深度研發生態飼料,大專院校具有深厚的技術儲備和專業人才儲備(李海霞,2020),在開展科研攻關、技術研發等工作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可以通過大專院校的技術優勢提升飼料產品的食品安全度,為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時可以推動技術交流,校企合作為飼料行業和大專院校提供了“政府搭臺、院校獻智、企業唱戲”的技術交流平臺,有助于整個飼料行業的技術共享,幫助飼料企業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從而更好的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此外,校企合作不僅有助于提升飼料企業自身人才的素養,還能幫助大專院校學生提高職場競爭力(周雪峰,2020),為社會和整個飼料行業提供優質的人才儲備。從這個意義上講,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這既有政府政策支持的影響,又有飼料企業挖掘潛在優秀人才的內生動力,還有大專院校提升學生培養質量的外在要求,更有整個飼料行業提升技能人才素養的整體要求,總的來說,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是有助于多方共贏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其中蘊含的現實意義極其深遠。
3.1 助力產教融合 在產教融合已成為國家政策扶持內容的前提下,飼料企業應立足自身企業發展,充分履行自身社會責任,主動推動產教雙向互動共贏的落地落實(張蘇娟,2020),著力探索產教融合的先進經驗。通過打造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資源集約型、技術研發應用型、人才管理高效型、人才培養體系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幫助飼料企業穩步推動技術創新、技術研發、人才選拔、人才留用、人才激勵等工作,使產教融合形成良性循環。
3.2 擴寬晉升空間 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打破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晉升“天花板”,為飼料企業員工提升縱向學歷和橫向技能提供上升通道。一方面,擴寬縱向學歷提升空間,根據飼料企業經營管理戰略,確立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定向委培、學徒制、鼓勵員工在職教育等舉措,和國內飼料行業專門院校達成合作意向,校企雙方可以就學員招錄、課程設置、教師組成、成績考核等培訓要素進行共同探索,為飼料企業員工提升學歷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貫通橫向技能提升空間,飼料企業作為制造業的一環,在注重職工理論素養提升的同時,更加關注飼料企業職工工作技能的升級,要求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必須合理分配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的權重,幫助飼料企業凝聚一批技術優良的實干型員工,如飼料企業可以通過開展師徒帶教幫助學員在實踐中提升專業技能(趙志群,2020),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飼料企業的工作要求,再比如,在校企合作培訓成果考核過程中,賦予技能操作更多的考核指標,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技能鑒定,幫助學生樹立靠技術立身的學習理念和工作理念,為飼料企業員工職業生涯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3.3 形成長效機制 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飼料企業必須著力構建參與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一是形成長期實踐教育機制,依托飼料企業豐富的生產經營經驗,結合企業自身飼料加工車間、技術研發中心、新型飼料生產車間等設施,和院校達成合作意向,簽訂長期實踐教育合作協議,在此基礎上為提升企業員工培訓質效和優化飼料大專院校學生培養素質提供平臺。二是形成教育培訓質量持續提升的長效機制,飼料企業人才需求是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著力點應放在技術技能方面,可以通過把飼料企業經營實踐中的技術能手和大專院校理論素養豐厚的教師聯合組成教學組,共同優化校企合作培訓質量。三是形成技術成果轉化長效機制,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目的仍然是盈利,在共同推進技術研發過程中,應將技術成果轉化應用達成合作協議,如可以根據校企合作雙方的技術研發出資比例、人才技術貢獻率等因素約定技術研發成果的應用機制,打造專業化的校企合作技術應用平臺,更好的實現飼料行業先進技術的共建共享,幫助飼料企業獲得更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1 強化政府政策支持 政策引領是校企合作的外部推動力之一,政府更應發揮政策指導功能,強化校企合作的政策供給,為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奠定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楊方方等,2020)。一是健全校企合作法律支撐,為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提供制度賦能。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逐步出臺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的校企合作實施辦法,為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奠定法律根基,在此基礎上推動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先進經驗的擴散傳播。二是適度放開校企合作準入門檻,為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提供人才支持。在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推動飼料專業人才的高效流動,從而幫助飼料企業獲得更加多元的專業技術人才支持,為飼料企業員工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插上技術的翅膀。三是把專業人才培訓嵌入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構建技能型人才成長的共享平臺。為飼料企業和大專院校專業技術突出的人才提供更加具有競爭力的激勵機制,在職能職級評定、職業發展晉升、工作績效考核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確保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4.2 創新校企合作機制 飼料企業深度參與校企合作,既有助于飼料企業行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也有助于飼料產業鏈的完善,還能更好的服從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校企合作機制具有廣泛的必要性,飼料企業應以此為契機,和大專院校達成合作聯盟,以專業培訓促進員工職業技能的優化升級。一方面,推動校企合作制度創新,飼料企業應以自身員工發展訴求為出發點,著力構建可操作的長效參與機制,如飼料企業可以與相關院校就定向委培展開溝通,在開展員工在職培訓時,注重結合飼料行業發展態勢和飼料企業自身特性,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教學,強化飼料企業員工的職業技能,幫助飼料企業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培訓效益;另一方面,推動校企合作成果創新,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具有鮮明的經濟導向,因此,飼料企業必須首先優化整合自身資源,為整體推動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在充分發揮飼料企業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大力引入大專院校專業的技術理論知識,在實現共贏的基礎上推動飼料企業激活發展新動能。
4.3 激發行業協會力量 行業協會不是校企合作的旁觀者,而是校企合作的積極參與者,行業協會以其專業性往往能抓住行業發展脈搏,精準把握校企合作的發展方向,行業協會應發揮自身協調優勢,為校企合作構建出理論界和實踐界攜手共贏的合作平臺。一方面,發揮行業協會的監管優勢,行業自律是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行業協會可以為校企合作牽線搭橋(王慶華,2020),同時通過自身篩查機制確保校企合作參與雙方的優良信譽,并對相關風險及時告誡提醒,提高校企合作的規范化水平。另一方面,發揮行業協會的向心力優勢,以行業協會為引領,支持飼料企業開展社會辦學,同時把校企合作的技術研發、成果應用、人才質量作為行業評價的重要指標,進一步激發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內生動力。
4.4 優化校企合作管理流程 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原始意愿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飼料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幫助解決飼料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人才短缺難題,形成飼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飼料企業在參與校企合作實踐中,應提高飼料企業員工的自主學習意識,確保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成效,如強化職工在職培訓的考核力度,把過程管理作為校企合作的有力推手,提升職工自主參與校企合作的意識,確保職工在校企合作中能學有所獲,為飼料企業經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是一項共贏的事業,飼料企業和高等院校要給予充分的關注,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路徑著力實現校企合作的共建共贏,這就要求飼料企業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管理理念,通過資源集約利用,最大化的為飼料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為飼料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提供持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