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先鋒初級中學 施 娟
課堂被稱為教學的主陣地,在這個陣地上,教師應該做什么,非常值得思考!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課堂上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訓練,課堂訓練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過程,這個運用又是在教師的設計與組織下進行的,決定著學生消化、吸收知識的水平,因此一般認為課堂訓練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促進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夠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掌握數學的相應原理和計算方法,提升學生的數學意識與能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那么,作為初中理科代表的數學學科,當前的課堂訓練是什么樣的狀況呢?筆者從現狀、策略與展望三個角度進行了研究。
對當前初中數學課堂訓練進行觀察,需要教師具有比較全面的視角,這里所說的全面的視角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從當前評價角度來看,要認識到初中數學課堂訓練有著明確的應試指向,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也是學校和教師個人教學生命線所在;二是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看,要認識到若完全拘泥于應試,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難以真正得到培養,數學學習能力也無法得到切實的培養;三是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當前初中數學的課堂訓練應當建立起核心素養的訓練思路,應當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整合在訓練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在知識運用及訓練的同時保證核心素養能夠落地。
基于這樣的思路去梳理課堂訓練的實際,可以發現一個顯著的現狀,那就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了以題目訓練為主要形式的訓練方式,與此相對應的是,另有一部分學生對這樣的訓練方式有強烈的反感,這就形成了課堂訓練中學生分化的現象。這個現象引發了筆者的重視,因為這個現象其實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學生在課堂訓練中很難表露出來,因此需要給予更多的重視。對此,筆者進行了分析,發現學生形成這樣的訓練心理是有原因的,部分體驗到數學知識運用成就感的學生,往往喜歡解題,這可以從學生在攻克了難題之后興奮的表情中體會得到;而訓練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非但沒有這種成就感,還有深深的挫敗感,這會影響他們數學學習的動機,從而導致數學知識學習與課堂訓練之間形成惡性循環。
除此之外,當前初中數學課堂上的訓練還呈現出急功近利的情形,很多教師將一些數學中考的原題直接拿到新課后面進行訓練,看起來貼近了中考,但實際上學生在新學了好多知識之后,立即去做這些題目是有很大的思維跨度的,這個思維跨度會導致學生在訓練的時候遇到許多障礙,盡管這些障礙在教學中可能被教師化解,但是在學生心目中形成的數學難學的印象卻難以消除,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種狀態或者說認識當中,那學生就會形成數學學習的陰影。所以說這樣的課堂訓練也是值得商榷的,本質上這種課堂訓練方式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又或者說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所確立的目標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如果不對學生因材施教,而采取大一統的方式,最終只能是用粗放的教學導致粗放的結果。
注意到這一現狀之后,筆者進行了針對性的思考與處理,也獲得了一些突破,下面進行詳細敘述。
針對上述分析,筆者以為,無論是為了強化前一部分學生的成就感,還是為了激發后一部分學生的成就感,都必須在課堂訓練中高度重視學生成就動機的激發。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這一內容的教學中,課堂訓練的重點之一應當是讓學生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規則去解決問題。一般來說,問題的呈現應當遵循由易至難的原則,但教師同時要認識到,由易至難的背后應當是學生解題自信的逐步培養。具體訓練思路可以是:
第一步,全等三角形判定法則的直接運用,即給學生不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直接選擇使用哪一種判定方法。這一步強調直接判定,旨在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判定直覺,雖然看起來學生花時間不長,效率不高,但這個時間還是應該花,尤其是從面向全體的角度來看,這一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奠定動機基礎。
第二步,進行分層訓練。這一步非常重要,由于各種原因,學生之間肯定會表現出差異性,注意到這個現實,就會認識到分層訓練的價值。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這一內容中,除了上面的基礎性層次之外,還可以分為這樣的幾個層次:層次一,判定法則的簡單變化,如在“邊邊邊”的運用中,變化為直角三角形就可以結合勾股定理;層次二,判定法則的復雜變化,如通過兩次甚至多次證全等,以建立最終需要的等量關系等;層次三,操作性數學訓練,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畫圖去得出全等圖形,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先在大腦中構思,再借助于判定法則去判斷自己的思路,這是一個綜合性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事實證明,通過上述三個層次的訓練,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自己的成就動機,這就激發了學生持續的學習熱情,取得了較好的課堂訓練效果。從分層訓練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三個層次實際上是讓學生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這樣的過程設計顯然是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的,而且事實也表明,當學生在訓練的過程當中真正能夠切實感受到由易到難的知識,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進步,那就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他們希望在訓練的過程中取得好的成績,這樣的學習動機的形成勝過教師在課堂上的千言萬語,因此可以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課堂訓練的價值不言而喻,課堂訓練的要素也非常多,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激發他們的成就動機,可以說是課堂訓練的一條非常重要的主線,甚至還有牛鼻子的作用,抓住這個牛鼻子,就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訓練的全程中都有收獲、都有熱情。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對于課堂訓練,教師要意識到練習的價值,需要教師用專業智慧和教育機智來挖掘、優化其中的價值,最終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發展。因此,展望未來的初中數學乃至于整個理科的課堂訓練,教師還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在接受訓練過程中的成就心理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形成沉浸于訓練的動力,這才是提高課堂訓練效率的根本途徑。
未來的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組合,品格與能力的形成也在于課堂,在課堂訓練中激活學生的心理因素,那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有事半功倍之效。將課堂訓練與核心素養結合起來理解,筆者以為非常符合當前的數學教學,不可否認的是,只要考試評價的方式存在,課堂訓練就有著很明確的應試指向性,同時,核心素養是國家層面提出來的教育綱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大量的研究表明,核心素養的落地是需要切實有效的途徑的,這個途徑是什么?筆者以為課堂訓練就是一個重要途徑,課堂訓練原本就是教師非常重視的事情,將這種重視與核心素養聯系起來,讓教師在重視課堂訓練的同時還重視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這就可以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與課堂訓練結合起來,于是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從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實際展望核心素養的培育,課堂訓練和核心素養的天然銜接,讓初中數學教學能夠在核心素養的陽光照耀之下,綻放出更加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