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實驗小學 李媛媛
在目前的教育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正在進行著各方面的變化,導學式教學法也引起了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入影響,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還存在著很多阻礙。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狀態來探索出導學式教學的有效運用策略。
導學式教學法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學的方法,在學習新的章節時,為學生設立一些相關的問題來幫助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幫助學生很好地進入學習的狀態。同時,這也符合小學生求知的心理,在小學生反復思考教師的問題時,可能會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第六單元“圓”時,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習課本內容之前,為學生設立一些問題來導入本課學習的知識,如:“為什么汽車的輪子是圓的?”“在你身邊哪些東西是圓形的?”以此來幫助學生先理解什么是圓。接著,在學生對圓有了基本的理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教材的學習,繼續設立問題:“利用圓規畫一個圓,并在圓中任意畫出多條連接圓邊的直線,觀察這些直線有什么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實踐,并邀請學生來回答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圓上的任意一條直線都是相等的,且都經過圓心,以此來幫助學生學習“圓心”和“直徑”的定義以及圓心與直徑的關系。等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理解之后,教師可以在整節課的最后繼續為學生設立問題:“本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引導學生對這一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最后,教師將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再一次為學生強調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以此來幫助學生鞏固這一節課的學習成果。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不僅取材于生活,而且還能應用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進行生活導學,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同時,將現實生活應用到導學式教學法之中,還能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好感,從而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并能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之中。
例如,在學習“小小商店”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將課本上的商店與現實生活的商店相聯系,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來為學生進行導學。首先,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一個小組自由選擇自己的小組扮演什么商店,同時要留出一組學生扮演顧客。接著,教師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行購物活動,先由一名學生到文具店來買橡皮,商店的店主要告訴這位顧客橡皮的定價是幾角或者幾元,然后顧客告訴商店老板自己需要多少橡皮,由商店老板來回答顧客總共需要支付多少錢。這時,其他組的同學一起來計算總共需要支付多少錢,以此來驗證這個商店里的“員工”是否合格。接著,下一位顧客到另一組中繼續進行買賣活動,并計算需要支付多少錢,以此類推,保證每一組都能進行一次買賣活動。在這個活動結束后,教師讓學生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將剛剛的活動與課本內容相聯系,以此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還能讓學生根據現實生活來理解本課的知識。
從心理方面去分析,小學階段的學生還存有童真、喜愛玩耍的心理特征,如果讓一個小學生長期在課堂上坐著接受數學知識,不僅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心理,還會壓制孩子的天性,使小學生變得麻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數學時,可以采用游戲導入的方式,幫助學生去學習數學的知識,同時也使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增加學生的上課熱情。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認識方向”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運用游戲來為學生進行導入學習。首先,教師指定教室內四個方向的學生為一種建筑物,如“百貨大樓”“公園”等,然后請一位學生在教室內自由走動,教師背對學生喊停。在教師喊停后,請學生來搶答,描述這位同學的具體位置,如“他在公園的東邊距離誰有幾個同學的位置”,幫助教師來猜測這位同學在誰的旁邊,如果猜對了,教師就請剛剛描述正確的同學替換剛剛行走的同學,繼續在教室走動。等到這個游戲玩過幾輪之后,教師為學生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進入課本知識的學習,相信同學們會很快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之中。
可見,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對學生學習數學有著多方面的益處。所以在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仍需對導學式教學法進行深入研究,以求找到更多更好的運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