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沖
摘 要 電視新聞是運用現代電子技術,通過電視屏幕,形象生動地向觀眾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手段。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網絡的普及,各類新聞APP 以及視頻APP 層出不窮,編輯作為電視新聞的重要工作環節,是指將電視新聞前期獲得的新聞素材,通過有選擇、有目的地篩選組合,配音合成,最終形成觀眾喜于樂見的電視新聞的過程。這要求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和工作效率,促進廣播電視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電視新聞 編輯工作 特點
中圖分類號:G213文獻標識碼:A
1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要接觸各種各樣的消息,廣播新聞是政府傳播相關重大消息的媒介,肩負著傳達重大的政策,宣傳黨和國家政治建設的重要使命。
(1)時效性更強,信息來源廣泛傳統的新聞工作編輯中,需要經過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分析、整合、排版才會展現在公眾的面前,其過程繁雜,最主要的是其時效性比較差,不可能第一時間將事件報道給群眾。在信息化時代,傳播信息的途徑劇增,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將自己身邊計較有趣的事情散不出去,引起人們的積極討論,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話題當中。同時,各種各樣的新聞APP 也層出不窮,并依據用戶的喜好選擇推薦相關的新聞實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想要吸引讀者的眼球,就必須從眾多信息中選取觀眾感興趣的東西,并對其進行深度的采訪、挖掘,整理,最后展現在觀眾面前。
(2)通過編輯工作提升新聞信息的價值記者提交的新聞稿件一般都不能直接的出版,展現給群眾,因為記者深入事件發生的第一線,在記錄報相關重大事件時,難免將自己的主觀情緒帶入新聞事件報道中,不能很客觀的記錄事件,因此往往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將記者交付的稿件進行分析,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內在信息,增加事件的吸引力,提升新聞信息的價值。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提升新聞信息價值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修改急著交付的新聞稿,并通過一定的編輯技巧,將其展現給群眾;一種是對記者交付的新聞稿通過一定的圖文編輯手段,豐富新聞信息的內容和形式,讓新聞報道更加生動形象,便于群眾理解。不論哪種形式,他們是都是不同的方式來提升新聞信息對群眾的吸引力,提升新聞信息的價值。
(3)引導輿論話題,維護社會和諧,國家穩定發展數字化的時代,廣播電視并不是傳播新聞消息的唯一渠道,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承擔信息傳播的責任,并且,廣大群眾往往也是新聞消息的傳播者與互動者。在新聞編輯時,可以通過與群眾互動,了解群眾對于事件的看法,發展群眾的內在問題與需求,進而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件進行全面的報道,這也就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進而引導社會輿論的發展方向,維護社會和諧、國家穩定。
(4)嚴格把關各種新聞信息新聞編輯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對記者的稿件進行加工處理,排版展現在觀眾面前?,F階段的,新聞出版部門主要是利用計算機采編系統進行接收新聞稿件,新聞編輯要將系統中收集到的稿件及相關信息進行核查、分類處理等工作,形成初稿交給設計排版部門。
2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
(1)新聞題目及結構的編輯。在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中,新聞編輯工作相當重要,一個新聞事件只有經過一定的排版編輯之后才能展現在世人面前。在新聞編輯工作中,首先就要注意新聞結構和題目設計,新聞題目相當于一個人的“顏值”,而其結構安排就相當于一個人的“身材”,觀眾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信息,只有新穎的題目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并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因此,不能簡單依靠圖片以及相關的視頻來博得觀眾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排版,編輯吸引觀眾,依靠一定的編輯技巧提升新聞信息的價值,這也就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了解觀眾的需求,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展現出來,增強新聞的趣味性。同時,在編輯時,應當考慮到電視廣播新聞時間短的特點,在編輯時應注意簡潔明了的將事件說清楚,將事件展現在觀眾面前。
(2)運用模糊化技巧處理新聞稿件。廣播電視新聞的關鍵在于第一時間的播放真實相關的新聞事件,但某些涉及國家機密以及商業機密個人隱私的信息則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進行模糊化處理,保護他人隱私和相關機密。因此對部分稿件進行模糊化處理十分重要,但是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掌握好模糊化處理的尺度,不能過度模糊化處理,影響事件的真實傳達。例如,在拍攝相關視頻時,可以選擇馬賽克拍攝,對相關災害地區進行報道時,可以只說明地點和時間,在需要當地相關人員配合進行相關信息的實時報道時,需要征得群眾的意見選擇是否模糊化處理。在涉及到的類的播報時,這些報道往往會涉及當事人的隱私,并成為廣大群眾飯后討論的重大話題,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隱私,英愛選擇模糊化處理,以及使用化名進行報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聞報道中對相關涉及國家機密、商業機密的稿件中也需要進行模糊化處理,避免泄密,可以使用比較模糊的詞語一筆帶過,無需詳細的說明。
(3)關注民生,與受眾群體利益形成聯系電視廣播是黨和國家發布重大政策媒介,同時也是人民群眾監督領導治理國家的媒介,并且,電視廣播的受眾更多的是人們群眾,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電視廣播新聞編輯工作者應關注社會民生問題,并積極的將國家的惠民政策宣傳到位。通過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可以引發社會廣大群眾對民生問題的關注,也是吸引受眾的一種重要方式。從這個方面來看,電視廣播不僅能夠改善民生,還能夠促進民生服務的進一步發展,讓社會群眾能夠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愛與關注,有益于我國社會的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民生問題的編輯,電視廣播新聞編輯工作者應該注意深入民生問題的根源,深入探討民生問題背后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簡單淺顯的報道存在這樣的民生問題。同時,在開展實際的編輯工作時,應當升入了解社會群眾的普遍需求,通過一系列的系統的報道針對某個問題進行詳盡的報道,最大化的滿足社會各個階層對于新聞信息的需求,增加電視廣播的收視率,推動我國電視廣播的發展。
總之,在新的時代,我們要轉變“重新聞采訪,輕新聞編輯”的傳統思想,在電視廣播工作者,兩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新聞采訪記者將事件反映給新聞編輯工作者,幫主新聞編輯工作者完成工作的,同時新聞編輯者經一部加工新聞事件,增加新聞的價值,忽視其中任何一個角色都會影響新聞報道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