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時期,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數學不僅是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還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要求,但對于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師進行認真的探索。文章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進行討論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獨立思考能力
一、 引言
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小學時期掌握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習課程較為簡單的情況下,可以對學生的成績有大幅度的提升。想要在數學教育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根據數學教學課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安排教學任務,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主。因此,獨立思考能力屬于小學數學教育中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需要教師認真探索。
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學生短期可以提升學習成績,但“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長期發展并沒有好處,還造成許多不當的教學模式,產生不盡人意的結果。
(一)教師主宰課堂節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掌握課堂教學的速度,由于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導致教師只能使用統一的教學手段,對于數學水平較好的學生,教師教學的內容可能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但數學水平較差的學生又會無法跟緊教師的教學節奏,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落后的狀態。教師機械的教學模式只能讓學生機械性記憶學習內容,形成固定性思維,沒有開闊性的思維就無法對現代靈活的數學試題進行解答,自身也無法開拓出更好的潛能,限制學生未來的發展。且由于教師主導課堂節奏,教師自生也負擔了很大的壓力,即使投入很大的精力也無法讓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良好的提升??菰锓ξ兜恼n堂氣氛不僅讓教師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也對教學內容沒有任何興趣,嚴重情況下會產生厭學情緒。
(二)課后習題負擔重
小學數學的課程還處在啟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能力的階段,課后習題的重要目的是對課堂學習內容的鞏固,但教師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課后習題的練習對課堂不熟悉的內容進行鞏固,導致會有教師布置作業過量的情況,學生不完成作業會擔心教師對其做出批評,因此即使作業過量也會盡力完成,導致學生做作業到很晚,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第二天上課會出現課堂睡覺的情況,結果對課堂的學習內容無法跟上進度,只能一直循環晚上熬夜做作業,早上上課睡覺的情況。還有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對數學習題進行篩選,有難度較大的習題可能連家長都無法完成,學生之間未完成作業還會出現抄襲的情況,這種做法不僅沒有達到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還會給學生養成不好的習慣,在未來的學習中為了輕松完成作業,即使習題難度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也不會認真做作業。
(三)教師缺乏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引導的認知
教師的認知是能否引導學生鍛煉自身能力的關鍵,小學時期由于學生多方的發育還不夠完善,無法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也對自身行為有一定的無法控制性,所以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關鍵。但想要小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師明報如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和訓練,才能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但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對于引導學生訓練自身能力沒有良好的認知和引導,導致學生無法得到正確的方向,只能接受被動的教育,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 利用小學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時期是學生培養學習習慣和自身能力的重要時期,因為學生還處在最活躍的階段,自身的行為很多還是由自己的興趣控制,在這個時期就開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未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會有很好的幫助,一旦錯過培養學生習慣和能力的好時期,在學生性格固定后,就難以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做出改變。數學教學作為小學時期較為枯燥、乏味的課程,本身具有鍛煉學習獨立思考能力的作用,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對小學教師以及學生的影響,導致大多數的小學教師并沒有重視小學數學課堂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的重要性,導致學生錯過鍛煉自身能力的最佳時期。
小學數學的主要目標是傳授知識,原來小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往后面臨的其他問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的認知,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加大對數學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以便未來對數學有更好的學習。通過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還可以讓學生鍛煉得到良好的抗壓能力,在面對挫折時可以通過思考解決問題,繼續思考更好的發展。而且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也是對教師自身能力的鍛煉,只有教師具備好的能力,才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訓練,這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因此,在小學時期將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作為目標之一非常重要,而小學數學的教育對培養學生能力非常重要,這將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
四、 小學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措施
(一)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根據學生情況教學
在新課改革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掌握上課節奏。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小學數學教師常常會忽視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要性,導致課堂無法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行良好的訓練。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重要性,將訓練學生自身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之一,才能讓學生得到良好的訓練。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和任務,對數學水平較好的學生主要以鍛煉為主,數學水平較差的學生需要引導訓練數學水平,鞏固已經具有的能力,開拓更多的方面。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有一個章節為《多邊形的面積》,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對多邊形進行分割計算面積,教師可以在上課前讓學生收集不同的幾何形狀,先通過自己的知識對圖形進行計算,對于無法解決的圖案可以組成小組進行討論,上課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完成情況,對學生疑惑之處進行解答,然后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多邊形,然后對多邊形進行分割計算,再求出多邊形的面積。課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區別學生在面積計算方面的水平,對于水平較好的學生可以適量安排開闊思維的任務,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安排鞏固課堂知識的習題。根據不同情況提升學生的能力。
(二)調動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發言
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數學知識,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教師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有良好的引導作用,由于小學時期學生還處于多動的時期,無法時刻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這就需要教師營造出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課堂氛圍。良好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還可以完成小學數學教育的目標。
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教學方式也因此得到了改變,多媒體教學早已經進入數學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許多傳統教學方式無法多到的東西,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圖形的運動(三)》一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圖形的運動,直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到教學內容,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記憶深刻,而且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課件可以帶動學生活躍的氛圍,數學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分組,對沒有學習清楚的內容進行討論和鞏固,還可以上臺根據自己的想法發言,或是展示自己所在小組的學習成果。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極大的作用。
(三)引導學生對課堂之外知識的思考
小學時期的數學內容目的是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做好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學內容枯燥,沒有過多的趣味性,但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生活中同樣具有很多數學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由于貼近生活,對學生有很好的鍛煉。在小學時期,學生還對世界有很多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具有的樂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能力,提升數學成績。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還要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到課堂,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會對課堂教學更加感興趣,小學數學教師根據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提問,讓學生對書本中抽象的知識有更加清晰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在未來學習中對相關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而且,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學習,展示更多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鍛煉學習的獨立思考能力。
生活中其實存在很多和數學相關的問題,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位置與方向(二)》一節中,教學內容會利用家、學校和圖書館等標志性建筑為例向學生展示位置和方向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家和學校,還有其他地點舉例,展示不同的位置和方向,可以讓學生學習現實中的正確方向,鍛煉學生的同時還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知識。
五、 結束語
獨立思考能力作為學生自身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在小學時期的培養非常重要,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情況、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多媒體教學、小組活動、課外探索都是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好方式,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完善教學手段,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為我國培養具有強大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艷麗.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考試周刊,2018(2):92.
[2]唐賢.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9(10):109.
[3]郭小鴿.關于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探討[J].人文之友,2019(6):198.
[4]冉桂芳.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70.
[5]馬晶.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0):84.
[6]賀永美.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4):64.
作者簡介:蔡寶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