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人民小學 王 燕
新課程改革中,教育越來越看重課堂效益的提高,尤其是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讓學生獲得更多收益是每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要想提升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所收獲,需要教師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新課改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這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一致。教師首先應該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結合教材,設計出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案,選擇更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習題。設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真正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
優化教學目標是提升課堂效率的前提,數學教學跟其他學科一樣,都是需要通過教學來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目標為主,圍繞目標開展各種教學活動、設計教學難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達到教師預定的目標,快速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節的知識目標就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體驗到收集圖形和整理、描述圖形的過程,進一步認識和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能夠將這兩種圖形與生活相聯系。第二是過程與方法,這需要教師合理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優化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回答出相關問題并能進行簡單分析。第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能力,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最終全面提升課堂效益。
教師首先要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優化學生學習方式,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課程改革后,探究式和合作式學習更受學生和教師的歡迎。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優化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空間和自我發揮空間,以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學習“多邊形面積”時,先教會學生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后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進行分割,幫助學生發現規律,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S=ah,之后學到梯形面積時,學生就會發現梯形的面積是矩形的面積加上三角形的面積,最終得出規律。這期間可以組織小組討論,討論前先為學生分工,有的學生負責作出平行四邊形和矩形,有的學生對圖形進行分割,有的學生負責列式子,最后再由能力強的學生進行總結,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負責上臺匯報小組成果。其實,無論是小組探究還是自主學習,只要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益。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足夠信任學生,留給學生問題探究時間,做到“學生能提前發現時教師不會暗示,學生能探究的教師不會包辦”,讓學生能夠在原汁原味的數學環境中探索知識、激發潛能。學生在這種環境下能夠開闊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主動發展自我。
以學習《統計》為例,可以通過情境創設引入話題:幾天后就是六一兒童節了,我們學校要在這一天組織演出活動。王老師要給大家買點零食,但不知道買些什么,你們說他怎么辦?(此處是想通過設定情境來激發學生興趣)王老師要來我們班調查,大家想一想王老師該用什么方法進行調查?(這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班級的情況自由討論思考,最后以小組形式調查)你們覺得進行小組調查時要注意什么?怎樣又快又好地展開小組調查活動?(這期間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調查。學生在自主活動過程中,掌握了統計方法,這不僅更能理解統計抽象的概念,也能幫助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課后習題既是拓展,也是延伸,通過課后習題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復習,還能查缺補漏,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結合學生基礎和能力來設計層次性的課后習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習題中學有所得。聰明拔尖的學生就需要一些思維拓展的題型,加大難度,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針對水平中等的學生,要盡可能地遵循課本內容設計習題,以鞏固基礎為主;針對計算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在習題中添加多個計算題來專門訓練;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就需要教師的專門輔導,在指導時教會學生如何抓住關鍵詞、如何抓住做題要領。
教學要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知識以及學習方法,同時使自己的思維得到發散。學生發展了,教學效益自然就提高了,以上的嘗試都是值得教師采用的,希望對其他教師能有所幫助,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同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