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 鳳
【設計理念】
本節寫作指導課的訓練點為“寫岀人物的精神”,是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的主要思路是:引導學生品析本單元中的名家作品,學習借鑒其中的人物描寫方法,并試著通過典型事件、細節描寫、多種寫作手法、抒情議論的句子等寫出人物的精神。
【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猜猜今天我們要上什么課?
生(齊):作文——“寫出人物的精神”。
師: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對了。我們來看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屏顯PPT:
回顧第一單元課內閱讀文本,試著通過典型事件、細節描寫、多種寫作手法、抒情議論的句子等寫出人物的精神,達到讀寫融通。
(生齊讀。)
師:同學們再看看下面兩段話。
屏顯PPT:
忘記是誰說的了,總之是,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魯迅)
描寫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點來寫,則只能保存人的類型,不能表現出某一個人。要表現出某一個人,須抓住他給予我們的特殊的印象。(葉圣陶)
師:從魯迅先生和葉圣陶先生的話里,你能明白些什么呢?
生:寫人要抓住特點。
師:對。上學期,我們就學習過抓住特點寫人物。以前,我們通過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可以盡顯人物之形,其實,我們還可以以形寫神,使人物之神躍然紙上。比如聞一多先生“昂首挺胸,長須飄飄”這一外貌描寫,就能讓人感受到他的大無畏精神。可以說,寫人物的外在特點,也能體現出其內在的精神。今天,我們就一起再學習幾招寫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板書課題:寫出人物的精神。)
師:請同學們跳讀《鄧稼先》,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主要人物精神的幾個典型事例,并說說理由。
生:我找的是鄧稼先獲得博士學位后立即回國,并成功地設計了“兩彈”的事例,表現了他的報國心切。
師:你不僅找得很好,而且回答得很完整,給大家開了一個好頭。
生:我找的是鄧稼先病重期間寫了關于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的事例,表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師:你事件找得好,成語用得準確,真棒!
生:我找的是鄧稼先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說服兩派繼續工作的事例,表現了他沒有私心。
師:你的總結能力很強,為你點贊。誰還找到了?
生:我找的是原子彈試爆以后,鄧稼先以一封信證明了中國人研制核武器完全是自力更生的事例,表現了他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師:非常棒!
生:我找的是鄧稼先在危難之際說“我不能走”的事例,表現了他臨危不懼、勇于擔當的精神。
師:這些都是作者通過選取典型大事件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的例子,大家表現得非常棒。下面,請同學們瀏覽《回憶魯迅先生(節選)》,找找看文中有沒有通過選取典型小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的地方。
生:我找到的是關于魯迅的“笑”與“玩笑”的小事,表現了魯迅的爽朗幽默。
師:你能找到這些很不錯。我們一直以為魯迅是嚴肅的,這些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魯迅。謝謝你!其他同學呢?
生:我找的是魯迅一邊對潦草的書信“深惡痛絕”,一邊仍展讀青年的來信的小事,表現了他熱心幫助青年的品質。
師:一般人可能會因為不喜歡就選擇放棄,可是魯迅先生即使“深惡痛絕”,也會展讀青年的來信。這樣的熱心,真的讓人感動。
生:我找到的是魯迅定格般坐著工作的小事,表現了他執著、專注的精神。
師:有個詞“雕塑”,更能表現出魯迅先生的專注與執著。
生:文中寫魯迅先生弄清楚海嬰的魚丸是否新鮮的小事,表現了他關注孩子的心聲。
師:這件事,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好父親。
生:魯迅先生“陪客”與“包書”的小事,表現了他待友熱誠,做事認真。
師:小事更見人的品格。同學們剛剛找的都是作者通過典型小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的地方。大家都這么會思考,老師很開心。我們來看下面這段文字。
屏顯PPT:
典型事例或大或小,或莊嚴或生動,是表現人物精神風貌的需要。前者在大事中著重體現了一位科學家的理性精神與中國“奇丈夫”氣質,后者特意在細小事件中展現你并不熟知的“溫暖”版魯迅形象。這兩種寫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記筆記。)
師:大家說說看下面幾處描寫(猜想)是否體現了主要人物的精神,并指出其傳神之處。
PPT 出示:
《鄧稼先》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么心情?!闭埐伦x鄧稼先此時的心情。
(2)“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闭埐伦x鄧稼先此時的動作。
(3)“……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p>
師:誰來說一說?
生:《鄧稼先》描寫簡潔,我想這是因為作者楊振寧是科學家的原因。理性的科學家筆下的科學家,讓我們普通人看到了他們科研過程的艱難,人格精神的偉大。
師:說得很精彩。大家繼續讀讀下面的文字。
PPT 出示:
《回憶魯迅先生(節選)》
(1)魯迅先生包一個紙包也要包到整整齊齊,他常常把要寄出的書,從許先生手里拿過來自己包。許先生本來包得多么好,而魯迅先生還要親自動手。
魯迅先生把書包好了,用細繩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連一個角也不準歪一點或扁一點,而后拿著剪刀,把捆書的那繩頭都剪得整整齊齊。
(2)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魯迅先生走路很輕捷,尤其使人記得清楚的,是他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顧一切地走去。
師:哪名同學來說一說?
生:這里的描寫細小,甚至有些瑣碎,展現了生活的樣貌,并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體驗,很真實,很耐看。
師:這是兩種風格的描寫。我們要根據寫作對象的不同,借鑒選用。
PPT 出示:
(1)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
……
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2)全樓都寂靜下去,窗外也是一點聲音沒有了,魯迅先生站起來,坐到書桌邊,在那綠色的臺燈下開始寫文章了。
許先生說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著,街上的汽車嘟嘟地叫起來了,魯迅先生還是坐著。
有時許先生醒了,看著玻璃窗白薩薩的了,燈光也不顯得怎樣亮了,魯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樣黑大。
魯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舊坐在那里。
師:這幾段文字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
生:第一段文字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奧本海默與鄧稼先對比,用奧本海默襯托出鄧稼先忠厚樸實的氣質和毫無私心、甘于奉獻的品格。
生:第二段文字運用了反復、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寫出了魯迅先生的精神。
師:你們倆總結得真好!同學們在寫作時,可以試著運用。
師:我們再學一招。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句子,思考一下:這是什么句子?能起什么作用呢?
PPT 出示:
(1)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2)稼先為人忠誠純正,是我最敬愛的摯友。他的無私的精神與巨大的貢獻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驕傲。
(3)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師:哪名同學說說看?
生:這些都是抒情議論的句子。我覺得這些句子對人物的精神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能夠升華文章的主旨。
師:大家贊同嗎?
生(齊):贊同。
師:這些精彩的議論抒情的句子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同學們不妨細細揣摩,寫作時嘗試模仿。現在,請同學們總結一下,今天這節課,你們都學到了哪些寫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生:通過典型事件表現人物的精神。
生: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的精神。
生:要寫出人物的精神,可以借助一些寫作手法加以突出、強調。
生:借助一些抒情議論的句子,能對人物的精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師板書:典型事件,細節描寫,多種寫作手法,抒情議論的句子。)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完整準確。不過,老師想提醒大家的是,只有在寫作中融入我們自己的感情,才能讓文章有溫度,有靈魂,就像《鄧稼先》和《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那樣。下面,就請大家一顯身手。學以致用才是我們的目標。
屏顯PPT:
也許,閉上眼睛你都能想起好朋友的樣貌,寫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難,但是,你還能寫出他的性格與氣質嗎?請以“我的好朋友”為題,寫一則200 字左右的片段。
提示:①本次寫作的重點是要寫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氣質,當然,也需要對他進行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這些方法如果運用得好,可以有效地突顯人物的精神氣質;②可以借助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手法;③要注意在細節中展現人物的性格、品質;④要避免花過多的筆墨在自己身上,一定要突出“我”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畫龍要點睛,寫人物更要寫出其精神。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氣質、個性等。怎樣寫出人物的精神氣質呢?
(生小組討論交流,推選代表發言。師總結。)
屏顯PPT:
1.先概括,后具體。所謂“先概括,后具體”,就是先將要表現的人物的某種性格、某種精神、某種品質用一句話干凈利落地概括出來,然后分別用幾個獨立的部分,通過具體刻畫人物的外貌或行為予以表現。
2.刻畫人物外貌,要突顯人物的精神。記敘文中的人物外貌描寫,是抓住具體的形,突顯抽象的魂。
3.精心選擇能夠表現人物的精神的典型材料。
4.可以在具體的描寫中,借助修辭手法表現人物的精神氣質。
師:希望老師總結的這幾點能幫助大家寫得更出彩。
(生寫作。師巡視,并請寫好的學生做好展示準備。)
師:時間差不多了。下面,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學生莊佳敏展示。)
我的好朋友
有一個女孩,天生麗質,眉清目秀,有一張略尖的鵝蛋臉,黑黑的大眼睛里流露出柔和的瑩瑩的光,那張小嘴也是無可挑剔,像一個小櫻桃。今天,她穿著一件淺藍色的外套,上面印著一只維尼小熊,顯得特別俏皮可愛。
有一個女孩,聰明機智,腦袋瓜轉得快,上課積極舉手,大聲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一看到她那兒,就會不由得露出欣賞的眼神。你看,老師帶著挑釁的眼神對我們說:“誰來把剛剛看過的《動物笑談》給大家復述一下?”我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愿意舉手。這時,只見她“唰”的一下站了起來,繪聲繪色地把科學家當母鴨子、鸚鵡把科學家父親褲子的扣子咬下來等情節描述得活靈活現。大家忍不住“哈哈”笑了一場。老師也跟著笑。
這個女孩就是我的好朋友——懿。
師:誰來點評一下?
生:莊佳敏同學的這篇習作句式整齊,節奏感強,用生動的事例表現了這個女孩的活潑、可愛、愛學習等特點。外貌描寫細致,用詞形象生動,是一篇很棒的習作。
師:莊佳敏寫得好,孫小揚同學點評到位,為你們點贊。
(生鼓掌。)
師:誰接著來展示?
(學生吳海霞展示。)
我的好朋友
林是我最好的朋友。她高高的個子,瘦瘦的身材,皮膚白白的,戴著一副黑色鏡框眼鏡,看起來就像一個知識淵博的小博士。
她曾經對我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沒有書籍,就好比生活中沒有了水?!睕]錯!她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了,一看起書來就沒完,恨不得抱著書不放。在她看書看得入迷的時候,就算把十個喇叭放到她耳邊吹,她也不一定聽得見呢!
有一次,我拿著圖書卡去借書,她也同我一起去。我們高興地走進閱覽室,每人挑選了幾本書,就抱到旁邊的桌子上看。我看書漫不經心,粗略翻翻就算看完了。而她翻開書后,先是仔細地把目錄看一遍,然后慢慢地往后翻,時而點點頭,時而皺著眉,時而掩嘴偷笑……那認真投入的樣子,定格在我心里。
師:誰來點評?
生:這篇習作緊緊抓住好朋友愛讀書的特點,運用對比手法,使人印象深刻。
(其余展示與點評略。)
師:由于時間關系,老師就不再請同學們一一展示了。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通過典型事件、細節描寫、多種寫作手法、抒情議論的句子等寫出人物的精神。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多運用這些方法,讓你筆下的人物綻放光彩。下課!
【教后反思】
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訓練的內容是“寫人要抓住特點”。學生通過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如何寫出人物的特點的方法。因此這節課,我側重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寫出人物的精神。
統編語文教材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讀寫一體,于是,我試著帶領學生跟著課文學寫作。
首先,明示課題,讓學生明確目標。只有知道了目標,前行才有方向,學習才有動力。
其次,帶著學生品析課文精彩片段,學習經典名篇的寫作方法。我主要是想訓練學生的尋找、篩選、分析、整合、概括、表達、總結等能力。教師引領點撥,學生一步步思考、實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學到了寫作知識和技巧,閱讀理解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實現了讀寫融通。
最后,讓學生當堂練筆,展示習作,互相點評。這個設計意在將本節課所學方法有效運用,真正使學生一課一得,學有所獲。
作文訓練盡管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程,但只要我們一線語文教師能夠合理有效地利用好統編教材中的例子,分解訓練點,讓學生一課一得,就一定能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進階式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名師點評】
統編語文教材將作文訓練序列化、系統化,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好的資源。滿老師就充分利用了教材,在教學“如何寫好人物的精神”時,巧妙地勾連了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作文訓練點“寫人要抓住特點”。她還帶領學生“跟著課文學寫作”。這樣的教學策略既避免了作文課上教學例文“老師有,學生無,上課如同聽天書”的尷尬局面,又將教材中文質兼美的文本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學生讀寫結合,學有所得。
滿老師的作文教學是基于學情的。七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人物寫作專題“寫人要抓住特點”,滿老師在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開展進階訓練,既降低了訓練難度,又使課堂靈動有效。
在滿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充分彰顯了主體地位。滿老師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學生思維飛揚,篩選、整合、表達等能力都得到了培養??梢哉f,滿老師將課堂讓位于學生,讓學生盡情展示,自己適時點撥引領,達到了師生共享語文課堂的效果。
當堂訓練,更是有效的教學策略。據我了解,不少教師習慣于采用課上講解作文技法,課后再讓學生寫作的模式,殊不知,很多學生在課后作業眾多的現實下,往往選擇草草寫一篇文章了事,至于課上講的內容,早就拋到了九霄云外,導致作文教學低效甚至無效。滿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寫作,當堂展示,當場點評指導,這樣的學以致用顯然比課后寫作并批改效果更佳。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在學生展示習作環節。如果滿老師能對學生習作予以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而不是泛泛而談,學生應當會受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