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聯合 黃孝寶
(安徽省宿州工業學校 安徽 宿州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東北部,地處魯豫皖蘇的交界處,是安徽的北大門。宿州市現轄5個區縣,面積9787平方千米。其所轄之地皆是馳名的糧棉產區,被稱為“海果糧倉”,“碭山酥梨”、“符離集燒雞”、“靈璧奇石”、“蕭縣葡萄”等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宿州市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非常迅速,農業產業化水平位居安徽省前列。
1.1 化肥污染。中國幅員遼闊,土地資源豐富,但我國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已達極限,要想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只有通過實施化肥來實現。宿州市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很高,2012年至2016年,宿州市化肥年均用量33.82萬噸,占全省年均用量的十分之一,居全省第三位;耕地單位面積年均化肥使用量為每公頃603.17 千克,比全省高20.63千克。不合理利用化肥每年造成大量的氮肥流失,一方面造成了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也嚴重污染了水源及土壤。
1.2 農藥污染。中國每年對農藥的使用量約占世界的一半左右,但農藥的利用率卻只有不到40%。據統計,從2012年到2016年,宿州市農藥年均使用量為2.37 萬噸,居安徽省首位;年均單位耕地面積農藥使用量為每公頃42.29千克,高于全省22.67千克。由于農藥的利用率不高,大量農藥滲入土壤、地下水以及殘留在農產品中,造成農村土壤、水源的污染以及農作物農藥殘留量超標。
1.3 農用薄膜污染。隨著農業生產技術在我國農村的不斷推廣,農業生產中也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塑料薄膜。宿州市是農業大市,農用塑料薄膜覆蓋面積約為150萬畝,農用地膜的使用量多達5萬余噸。隨著塑料薄膜使用的增加,廢舊農用薄膜被隨便丟棄,不但對農村環境造成了污染,而且也浪費了大量資源。
1.4 畜禽養殖污染。近年來,為了保證我國居民農副產品的生產與充足供應,農村的畜禽養殖業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宿州市生豬存欄286.3萬頭,出欄440.5萬頭;家禽存欄4 218萬只,出欄5 207萬只;奶牛存欄0.682萬頭。由于大量的畜禽糞便得不到有效利用,導致氮、磷大量流失,這些糞便未經無害化處理,隨意排放,也嚴重污染了農村環境。
1.5 秸稈焚燒污染。隨著我國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液化氣、天然氣及電力在農村廣泛應用,大量的農作物秸稈被焚燒或丟棄于田間地頭,造成了能源與資源的浪費。宿州市是遠近聞名的“果海糧倉”,秸稈資源非常豐富,每年產出的農作物秸稈約有600多萬噸。秸稈焚燒不但造成了大氣的污染,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嚴重影響人與其他生物的健康。
1.6 農村生活垃圾污染。隨著我國農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的數量也愈來愈多。由于農村缺少處理設施與設備,也沒有無害化處理的填埋場,大量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不僅有礙觀瞻,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2.1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環保意識。針對農村存在的種種環境問題,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盡力營造濃厚的環境保護的氛圍,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活動。例如,通過在鄉村集鎮設立環保宣傳欄,逐村逐戶發放精美的環保宣傳手冊等方式,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促進宿州農村環保事業的不斷發展。
2.2 加強監管,合理施用化肥與農藥。農業部門加強對農藥與化肥使用量的監管,大力宣傳與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盡可能減少農藥的使用量。指導農民合理施用農藥與化肥,增施有機肥。2017年宿州市化肥使用量為31.6701萬噸,較2016年下降1.6308萬噸,2017年宿州市農藥使用量為6 047.9噸,較2016年(6 528.8噸)減少了6.27%,比2012~2014年均值減少22.19%。
2.3 盡力回收廢舊農膜,推廣新的揭膜技術。首先,推廣使用厚度較大的農膜,厚度較大的農膜不但強度大、耐老化,而且也易于回收,同時也就減少了農膜對農村環境的污染。再次,努力推廣新的揭膜技術,也就是在農作物收獲前把農膜揭掉,這時農膜依然還保持著較好的強度,不僅揭膜方便,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農膜的回收率。
2.4 綜合利用畜禽糞便,發展循環經濟。畜禽糞便經處理后可作為農作物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農作物的產量。2018年,宿州市適時出臺了《宿州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全市共有養殖場2170家,已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1 960家,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7%,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8.29%。
2.5 建設秸稈發電廠與沼氣池,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宿州市在調研了當地的秸稈資源分布狀況以及儲藏運輸的成本后,合理規劃并建設了不同規模的沼氣池和秸稈發電廠。宿州市目前已建成四家發電企業,建成規模較大的沼氣池近8萬口,每年有大量的秸稈資源被綜合利用。據統計,2018年度宿州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到91.4%。
2.6 適時出臺法律法規,加大對生活垃圾的處理力度。為了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宿州市于2016年9月出臺了《農村垃圾治理條例》,對農村垃圾的清掃、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及其他有關工作都做了詳細的規定。目前宿州市農村垃圾治理已建立了“戶收集、鎮村轉運、縣區處理”的市場化保潔機制,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已完全符合節能與環保的要求。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問題,為了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不斷探索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各種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