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艷
【摘 要】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是課堂。而閱讀教學應依據真閱讀原則依學解讀文本,設計閱讀活動,促進學生互動,從而使閱讀在課堂真正發生,整體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本文從解讀閱讀文本、確定閱讀目標;依據閱讀文本、設計閱讀活動兩方面著重探討了真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真閱讀? 應用途徑
一、解讀閱讀文本、確定閱讀目標
教學前,教師應整體解讀文本,多維度地挖掘文本承載的語言、文化、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教師首先應尋找文本蘊含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為課堂教學確定教學目標。目標的設定要與學生的情感認知水平相一致,以便于幫助學生走出可能存在的認知誤區。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去理清文本內容、結構等信息之間的聯系,為設計閱讀活動確定邏輯主線。教師要找到貫穿、統領全文或段落的“文眼”“段眼”,抓住閱讀活動設計的源頭。教師還要解讀文本的體裁、題材、標題、插圖、語言特色等特征,以便在閱讀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體會寫作手法。
在教學How AI will change the world一文時,筆者解讀文本后確定課堂目標為:幫助學生了解人工智能對大公司的影響,并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人工智能,最終形成一個辯證看事物的世界觀。文本的邏輯結構為:AI越來越有效、便利及便宜。——幾大網絡公司使用AI、一些非技術的大公司開始收購一些有前途的小型技術公司。——AI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及對未來工作的影響。——概括AI給公司帶來的優勢以及作者給這些使用AI技術的公司的忠告。
基于以上解讀,筆者初定文本的教學目標并以AI的優勢作為文眼,引導學生閱讀了解AI 對未來商業的重塑性的影響。
二、依據閱讀文本、設計閱讀活動
1. 巧設疑問,激發興趣。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教學應該培養和保護的重要品質。教師創設一些疑團,通過刪除標題、信息干擾、預測等方式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增加閱讀的神秘感。例如,在教學How AI will change the world一文時,筆者在閱讀過程中給學生設置了三個疑問,起到了引領的效果。疑問一:文章標題是什么?在給學生呈現閱讀材料時,筆者故意刪去標題,讓學生在讀后給文章加上標題,得到了不同概括性的標題,也反映出了學生初讀后的理解水平。疑問二:大型公司對AI的態度。學生們將伴著這個疑問將文本仔細地研讀直至找到答案。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教學應該培養和保護的重要品質。教師創設一些疑團,通過刪除標題、信息干擾、預測等方式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增加閱讀的神秘感。
設疑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探究文本進而釋疑、生疑,使閱讀之旅起伏、生趣。教師需要研讀文本,尋找學生在閱讀中可能存在的“疑點”進行設計,教師也可在讀后讓學生就文本質疑,表達不同的觀點。
2. 創設情境,發起互動。由真實情境來帶動閱讀,閱讀中的語言、策略、情感有機融合,整體提升。根據不同的功能,情境可分為導入、體驗等類別。
① 導入式情境。導入式情境包括與閱讀話題相關的視頻、歌曲、會話等。在進行How AI will change the world一文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有關AI的小視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很快把學生帶入了課堂。②體驗式情境。體驗式情境包括采訪、想象、表演等方式,有利于學生通過角色轉換加深對文本內涵的理解,產生情感共鳴。由一方學生假設自己為記者,另一方為大公司的CEO,記者就AI來詢問他們的態度和對未來的設想。
情境閱讀把學生帶入文本情境,有利于增進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實現信息聯結和意義建構。設計閱讀情境要注意根據閱讀邏輯形成情境鏈,鏈式情境讓學生帶著不同的目的與文本多維互動,層層推進。
3. 智設問題,促進思維。問題是促進學生與文本深層理解的有效推力,教師要根據閱讀情境與邏輯線索來設計出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層層梳理,從表層走向深層,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的問題可分為四類:
①助理解。理解性問題主要用來檢測學生對文本信息的理解,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等基本思維能力。在教學How AI will change the world一課時,筆者鼓勵學 生提出像In which aspects can AI help us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kind of companies want to merge the promising young tech firms? 這樣的問題。②起分析。此類問題要求學生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推斷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讀完文本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權衡AI對商業活動的利弊或影響。③促建構。此類問題促進學生根據所獲取信息形成新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在梳理AI對商業活動的利弊或影響后,提問:Do you think AI can reshape our life? Do you welcome it? 學生能給出恰當的答案,說明學生已經建構了科技改變生活的人生態度。④成批判。此類問題要求學生辨析、判斷所獲取的觀點、思想,并進行批判性思考,主要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在讀完文本后,可以讓學生再次思考 :What do you think AI can do to improve our life? What do you think it can never do? 這樣的問題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對此類問題的思考,促進他們批判性思維的形成。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中追尋真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關于英語閱讀教學,我們還要思考很多問題,還需要不斷的探究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劉辰誕.教學篇章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生外語閱讀素養的構成及教學啟示[J]中國外語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