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勇
摘?要:隨著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入,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逐漸受到關注。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依托滲透勞動教育,不僅可以培養中小學生的勞動意識以及堅強的韌勁以及勇于拼搏的精神,而且還可以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展。本文以中小學綜合實踐為例,對其中如何開展勞動實踐的策略進行幾點具體分析。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031-02
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在不斷提升,大多數學生由于是家中獨子,因此,從小沒有經歷過挫折,也沒有什么勞動經歷,這實際上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基于此,中小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勞動實踐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通過有趣、有意義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中小學生的勞動技能,使其逐漸成長為有擔當、有責任心的新一代少年。
1.勞動教育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重要性
勞動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參與勞動學習、掌握勞動技能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享受到自己勞動成果,感受到勞動的快樂與價值。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1)勞動是學生未來參與社會活動的保障
一個人想要立足于社會,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就必須要參與社會勞動,在參與社會勞動的過程中學生的社會經驗、人生體驗會更加豐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學會獨立思考思維,也會想想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式。另外,勞動活動可以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不斷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更加懂得創造、懂得感恩。樂于勞動的青少年,必然具備積極向上的生活習慣態度,并且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價值,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學生會更好的發揮自己的長處,為他人、為社會創造價值。
(2)勞動教育關系到學生素質教育
綜合實踐中進行勞動教育,可以提高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對勞動意義的體悟,對勞動技能的掌握都會提升,同時,也會樹立積極、健康的處事態度與原則。在親身經歷勞動的過程中,學生會獲得書本中不能獲得的知識,不僅如此,學生還會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實踐,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得到鍛煉,對數學、語文等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也會因此提升。在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時,學校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各種實踐操作、勞動制作等內容,在此過程中豐富學生勞動知識貯備,培養其嫻熟的技能、豐富學生的勞動情感以及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道德教育。
2.勞動實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開展策略
(1)開展“整治校園環境”的勞動實踐活動
中小學綜合勞動實踐可以先從“整治校園環境”的活動開始,校園環境需要學生的共同維持與保護,整潔、干凈的校園環境不僅可以陶冶學生情操,而且還可以凈化學生心靈,使學生能夠以愉悅、積極的形態展開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熱愛勞動、熱愛校園的品質。學校可以定期安排“灑掃應對”的活動,教師安排學生在特定的校園環境進行“灑水”、和“打掃”,同時指導學生如何使用清潔工具,幫助學生高效完成清掃工作。每天早晨,每個區域都安排一位教師指導學生清潔勞動,在此基礎上,學校還需要定期安排全校大掃除活動,讓學生能夠為學校清潔盡一份力。通過學校整治環境的勞動實踐,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而且還促進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與環境保護意識的形成,對于中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提供良好保障。
(2)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探究性實踐活動
中小學校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安排社會實踐探究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強化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并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開展“走進樹世界”探究實踐活動。樹木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學生的生活中處處可以看到樹木,校園中也是如此。學生每天會看到不同品種的樹木,但是大多數學生卻不認識這些樹木,那么,學校可以通過組織綜合實踐活動,促使學生走進樹木,了解樹木,更加全面的認識樹木,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樹木的生長規律、特點,了解更多有關樹木的知識,感受樹木的偉大與神奇,也進一步明確樹木在人類社會的重要作用。在這個前提下,學生通過親自植樹,為樹木澆水、施肥等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同時建立與樹木之間的親密聯系,使學生能夠從小樹立綠色環保意識,更加熱愛大自然。
第二,開展“走進蔬菜世界”探究實踐活動。蔬菜與人類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也是人們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蔬菜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學校通過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蔬菜基礎知識,掌握更多蔬菜的種類,對不同蔬菜的生長習性、栽培技巧和方法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回到家中自己種植一種綠色蔬菜,比如,小蔥等,通過親自栽種,澆水、管理日照等,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快樂,感受到種植蔬菜的不容易,這樣學生就會了解農民伯伯種植蔬菜的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才會不浪費蔬菜,更加喜歡食用蔬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另外,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學生還會學習到很多農業常識。
第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廚藝體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廚藝,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廚藝體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父母日常操勞的辛苦,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動手能力與生活自理能力。現在的學生在優越的環境中生活,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觀念,以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能力,中小學校應該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廚藝體驗”勞動實踐,比如,“包餃子”、“家常菜制作”等廚藝體驗活動,強化學生生活技能與廚藝水平。餃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美食之一,餃子不僅僅是一道美食,而且其中還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餃子、餃子,也就是“交子”,新年、舊年交在子時,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不僅象征著辭舊迎新,而且也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以及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餃子是人們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餃子的歷史悠久,在練習包餃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深深體會到餃子中的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以及其中寓意,進而更加深切的體會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從中獲得更多感悟。通過包餃子的廚藝體驗,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廚藝水平,以及積極生活的態度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中小學校定期組織這樣的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品質,從小奠定學生良好的生活態度與積極的勞動意識。
中小學校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勞動能力、提升學生生活技能,促進學生綜合實踐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小學校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強化學生勞動意識,促進中小學生積極生活態度與勞動品質的形成,奠定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礎,為學生未來的生活與學習夯實根基。
參考文獻
[1]冷偉.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215-216
[2]胡波. 勞動技術教育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整合發展[C].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07
[3]馮敏芳.小論綜合實踐活動中德育工作的開展[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5):59-60
[4]王應嵐.淺談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小組合作[J].內蒙古教育,2016(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