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寶菁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創意產業,最早起源于21世紀的法國。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是一種新興的戰略產業。它更加側重于文化因素的滲透。通過團隊或者是個人的開發,實現動漫,視覺藝術、藝術傳媒、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軟件服務與計算機產品開發等各個方面的創意研發工作。
我國在近幾年也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旨在通過文化資源的傳承,將文化創意產業發揚光大。通過文化創意產業鏈的形式,為社會提供豐富的文化大餐。文化創意產業它并不是一個偶發的產物,它是時代發展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必然產物。文化創意產業是將文化產業與創意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它體現的是時代的創新性與時效性,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值得我們藝術工作者重點研討與細細品味。
通過近幾年對于藝術市場的調研報告情況我們不難發現,現在文化市場原創性動力明顯不足,存在著嚴重的滯后性。更多的藝術作品為了迎合市場主流的消費趨勢,逐漸喪失了藝術創作的“初衷”。藝術作品趨同性嚴重,存在著機器作品批發的影子。
現在存在著一種錯誤的誤區,那就是藝術作品是否可以取得一席之地,在市場搶占優勢地位,不再取決于藝術作品的靈動性,而是由與市場的關系所導致的。在這樣一種市場大趨勢下,我們如何增強文化創意產業的生機與活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藝術工作者必須要轉變思想與意識,回歸到藝術原有的“本質”當中去。返璞歸真,加大對于藝術原創的研究,重新為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帶去新的生機與活力。
重新點燃激情與活力,保持藝術作品原本的“自然面貌”。只有告別“雷同”,與“機械化”的過去說再見,才能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不竭動力,使文化創意產業鏈向著一條健康、良好、積極向上的態勢去發展。
眾所周知,藝術原創可以為藝術作品帶來巨大的藝術價值。原創作品的呈現,更容易帶給人們一種真實的藝術享受。就好比是一場視覺盛宴一樣,帶來人們視覺的沖擊感是足夠震撼的。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之中,藝術原創更容易帶給人們一片藝術的凈土,讓人們可以在這藝術原創的世界里獲得一絲愜意的感受。使人們真正可以靜下心,沉淀下來,慢慢的去思考和品位藝術的獨特魅力,去品味藝術作品背后所帶給我們的故事以及所帶來的哲理思考。藝術原創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它本身所賦予的藝術價值,更是一種情感的釋放。它所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是我們難得一見的心靈盛宴大餐。這是在這個喧囂的城市難得享受的獨特感受。藝術原創既是藝術作品的本源,更是我們藝術創作者應該一直遵循和堅守的原則與創作理念。藝術原創作品它應該是被賦予雙重屬性的。既具有商業價值,可以為藝術創業產業的發展帶來一定客觀的經濟價值,又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可以為人們帶來美妙的視覺體驗。
通過研究報告我們可以得知,近幾年來,我國的文化產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我們應該立足于現實情況,積極探索與研究,不斷加大對于文化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創新戰略布局,加大藝術文化產業中原創因素的注入,以期為促進文化產業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比如我們可以在一些旅游城市文化宣傳的同時,加大對于文化發源地原創因素的挖掘作用。再這樣的創新理念下,我們的藝術創意產業《印象西湖》《禪宗少林》《長恨歌》《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宋城千古情》《印象海南島》等大型原創實景演出旅游項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以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為例,目前為止,演出的場次高達上萬場,觀眾高達上千萬,創造的經濟效益更是上億。這樣的經濟效益無疑是可觀的。《印象》系列的不斷發展,更是促進了藝術原創產業的滋生與催熱。藝術原創在國內掀起了一場不小的波瀾。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大對于藝術原創作品的重視力度,重視藝術原創的“品牌效應”,促進藝術原創的深入與發展。藝術原創作品會帶來人們最原始化,最初的美感與享受,促進人們藝術情感的提升。藝術原創作品更應該像是一塊“活招牌”,要通過積極打造品牌效應,增強原創作品在文化創業產業流域的核心競爭力。
要想使文化創意產業經久不衰,永葆青春活力,就必須要創新思維模式,追求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目前,縱觀我國藝術原創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產業的發展動力明顯不足,缺乏持久性與創新力。比如說我們喜聞樂見的動漫產業。我國的動漫領域發展一直是不溫不火,面臨著缺乏新鮮的血液與動力的現實情況。但是縱觀日本動漫領域的發展,卻是如日中天,發展勢頭良好。通過對于日本動漫產業的調研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動漫作品上。而且動漫產業所衍生的周邊商品也深得動漫愛好者的喜歡。很多動漫愛好者都會收藏經典漫畫作品的衍生品,作為對于動漫作品的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添了動漫產業的經濟收入,帶動了動漫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一定要看到這一有利的市場契機,抓住這一優勢,全力促進藝術原創作品的發展與設計。積極研發與之相配套的衍生周邊產品,促進原創作品產業鏈的推動與發展。
眾所周知,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亦是如此。要想使藝術原創保持生機與活力,提高創新能力是制勝的不二法寶。在文化產業的所有領域,不管是文學創作,影視動漫,還是信息服務產業,舞蹈戲曲,都必須要加大原創作品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創新改革,準確求變,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加強藝術原創作品的研發工作。另外一方面,對于藝術原創作品,我們也要加強對于原創作品的專利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一個經濟利益與知識保護雙贏的合作局面。
我們應該看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所在,將其優勢地位積極應用于其他社會領域。我們可以在其他產業上引入“創意經濟”這一新興概念,構建一種以創意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在其他社會領域引入文化創意這一藝術附加值,加強其文化價值。通過創意文化這一“滲透性”特征,提升藝術原創的社會價值,實現文化創意產業與其它產業的優化與融合。只有積極與其他產業合作,加大不同產業間的大融合,才能夠促進文化創業產業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在必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一方面我們要保持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性。時代在變,發展形勢也在變,我們只有看到市場的發展變化,找準市場定位,準確求變。大膽創新,才能夠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于藝術原創的法律保護。在讓藝術原創作品產生藝術價值的同時,通過藝術原創品牌效應,讓藝術原創永葆青春活力,促進藝術原創產業的深入與發展,獲得藝術原創文化產業經濟價值與社會文化價值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