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秀娟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從鄉村產業發展情況看,民宿業開始興起,不但在鄉村旅游中愈發占據重要地位,而且使鄉村旅游形態也發生了改變。由于旅游業擁有著帶動性強以及輻射面廣等諸多特點,使其作用開始凸顯,其中鄉村民宿旅游屬于旅游業重要分支,既與一、二產業進行有效融合,還強化了與農業甚至農村服務業等方面的聯系,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利條件。因此,應科學發展好鄉村旅游,強化民宿旅游特點以及優勢,這樣在展現鄉村自然乃至人文性的同時,改善鄉村經濟。
傳統種養農業大多靠天吃飯,只有風調雨順,才能讓農民收成有所保障,一旦碰上自然災害將會顆粒無收,其中農田收入成為農民關鍵性的經濟來源,在此種背景下,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對農民收入結構進行轉變,讓農民收入可以多元化,這樣既能改進鄉村經濟增長有關方式,還能增加農戶家庭實際收入,達到鄉村振興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鄉村民宿旅游價值開始日益凸顯,一方面民宿旅游包含多個產業,實現吃住行為一體的鄉村產業鏈,另一方面能對鄉村農產品進行有效刺激,改善農產品流通。例如,鄉村民宿旅游主要讓游客對新鮮食物進行享用,使其可以品嘗綠色蔬菜,同時體驗傳統農村中的一些生活方式,在此期間,游客能到菜園進行采摘,這樣既能與新鮮瓜果蔬菜進行密切接觸,使其對特色農產品有所了解,同時還能對游客消費熱情進行激發,進而帶動農產品有效發展。另外,旅游業有著比較強的帶動性,比如,在對民宿旅游著力發展的同時,既能對種養業予以有效帶動,還能拓展土特產或者旅游紀念品等領域發展。不但能讓鄉村居民擁有就業機會,而且能增加一些非農收入,使鄉村收入結構得到改善,進而讓鄉村產業結構日益優化,從之前的農業結構慢慢向非農業轉變。這樣既能實現協同發展,還能帶動鄉村其他產業,從而達到產業興旺這一目的,改善鄉村振興。
當前很多鄉村都開始認識到鄉村旅游重要性,所以,加強對旅游目的地的有關建設。不僅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為外地游客提供良好居住場所,同時把鄉村生活場景有機融入到民宿旅游中,增強游客對鄉村生活的體驗感受。在此期間,鄉村會對人居環境進行改善。例如,對環保實現一體化管理,這樣既能改進村容村貌,而且能增強鄉村衛生水平,進而實現生態宜居,達到振興鄉村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改善人居環境必須圍繞鄉村民宿旅游,在對生態觀光農業進行發展的同時,提升游客對農產品方面的消費力,一方面能把農業生產以及休閑旅游相互結合,另一方面能展現生產性功能,帶動鄉村農業發展,進而滿足游客休閑度假等一些生活需求。在新時期,吃農家飯以及住農家屋開始成為民宿旅游重要風景線,特別是一些城市近郊鄉村,提供采茶、賞花以及摘果等鄉村服務,致使城市游客紛紛走進鄉村,實現鄉村民宿旅游。例如,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近郊,開始出現現代化特征的農業觀光園,不僅能讓游客對一些現代溫控進行參觀,使其了解無土栽培技術,而且能強化他們對農業技術的有效了解,進而達到農業科普效果。所以,必須做好鄉村民宿旅游有關工作,這樣在對鄉村人居環境予以改善的同時,還能處理好農業生產以及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使其可以和諧共生,實現鄉村振興。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鄉村要想振興,不僅要“塑形”,更應該“鑄魂”,對于鄉村振興來說,如果沒有對鄉村文化進行傳承,也將失去鄉村振興原本的意義,不能達到振興效果。所以,在民宿旅游中,應該融入鄉村文化,尤其是那些具有特色并且優良的鄉村文化,這樣既能提升鄉村民宿旅游特色,而且能對非物質文化予以有效保護。例如,陽江周邊有很多鄉村,有的則富含優秀鄉村文化,一方面包括諸多有形物質文化,常見的有歷史建筑,同時囊括傳統古村落等,另一方面涵蓋著非物質文化,如游客到鄉村可以體驗傳統手工藝或者觀看民間舞蹈等。其中傳統古村落屬于鄉村物質文化比較重要的部分,有的古村落由于年代相對久遠,經歷歲月的侵蝕,導致其破敗不堪,面臨著凋敝坍塌危險。在此背景下,如果鄉村能對這些古村落予以修繕或者保護,強化對古村落旅游的有效開發,把其打造為文化旅游名村,以此助力鄉村振興。例如,陽江利用鄉村特色,加強對田園生活以及民宿的開發,即使鄉村民宿旅游文化內涵得到一定豐富,還提升了陽江旅游文化品質,推動陽江鄉村文化發展。
鄉村民宿要想留住游客,讓其繼續光顧,特色非常重要,尤其在網絡時代,游客能把在鄉村民宿旅游的一些圖片上傳到各大軟件,這樣既能讓其他人對鄉村民宿有所了解,使其到該鄉村進行旅游,同時還能達到對鄉村宣傳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鄉村民宿老板也能在網上了解其他民宿狀況,這也造成鄉村民宿出現同質化,例如,某一民宿在網上大火后,其他民宿紛紛模仿,既沒有結合當地鄉村特點,致使民宿缺乏特色,進而導致同質化較為嚴重,影響了民宿旅游發展。例如,當前民宿旅游大多提倡住宿與農事旅游相結合的模式,該種服務模式一方面能讓那些脫離鄉村生活的城市居民可以走進田間,使其體驗種菜或者采摘等活動,但這個過程中也產生很大問題,農事體驗活動變得相對趨同,很多鄉村都采用種菜、采摘這項農事活動,不僅使民宿發展缺少特色,還造成其后續競爭力不高,無法帶動鄉村振興。
當前鄉村民宿產業面臨較快發展,也致使鄉村民宿經歷著較大競爭,但一些鄉村民宿老板都是當地村民,他們缺乏對網絡營銷的有效認識,沒能利用網絡手段實現對鄉村民宿的系統營銷,導致民宿旅游發展受到阻礙。首先,營銷觀念陳舊。
當前鄉村民宿依然運用傳統營銷思維,比如,通過電視或者旅行社讓更多人了解鄉村民宿,達到民宿營銷目的,但在網絡時代,該種營銷思維相對落后,一方面傳統媒體宣傳范圍有限,不能對年輕群體予以有效覆蓋,另一方面營銷資金也相對較多,減少了鄉村民宿收益。其次,缺乏科學的營銷管理。對于民宿經營者來說,如果對營銷管理沒有正確認識,不僅會使民宿旅游營銷出現分散,不能對鄉村經濟進行帶動,而且會降低鄉村民宿管理,無法讓民宿旅游良性發展。上面也提到,鄉村民宿大多都出現同質化現象,致使民宿旅游缺少核心賣點,不能對游客予以有效吸引,不但減弱了鄉村民宿特色性,還使其品牌形象也大打折扣。
鄉村振興最為本質要求是發展,其中產業興旺屬于鄉村振興根本,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鄉村民宿旅游既能對各個產業鏈進行銜接,把鄉村資源與城鄉緊密聯系,讓鄉村發展煥發新的生機,同時能帶動起全產業鏈,實現振興鄉村經濟目的。首先,應該把民宿打造成具有綜合性的鄉村旅游項目,不但能讓民宿客流量有效擴大,豐富民宿旅游活動,還能振興鄉村經濟。當前游客對美麗環境需求愈加強烈,如果不能對鄉村民宿予以調整,使其成為鄉村旅游項目,將會降低民宿自身價值。
傳統鄉村民宿只是滿足游客居住需求,沒有對其他產業以及旅游項目進行拓展,致使鄉村民宿形式單一,但在新時期,特色民宿日益成為鄉村旅游主要部分,所以,在對民宿進行設計時,應該囊括其他旅游項目,例如,在鄉村民宿中搭建咖啡館或者鄉土體驗館,游客既能在咖啡館中進行放松,還能對一些鄉村活動進行體驗,增強對鄉村文化以及民俗的了解。其次,還應借助民宿客源這一優勢,與周邊的一些鄉村進行聯合,開發鄉村旅游,不僅能讓鄉村形成旅游產業鏈,還能整合鄉村自然以及人文資源,共建民宿旅游度假基地。與此同時,鄉村民宿還應搭建鄉村物產空間,比如,對鄉村特色物產進行展示,讓游客觀看甚至體驗,提升游客對物產的購買力,這樣即使游客離開民宿,看到鄉村物產仍會想起該鄉村,使其故地重游。
鄉村文化可謂是母體文化,但如今人們紛紛到城市發展,經常對鄉村文化進行忽視,在這個過程中,民宿旅游可以起到重構鄉土文化作用,一方面民宿利用外在建筑形式以及鄉土生活體驗達到吸引城鄉游客目的,讓更多城市居民了解這些鄉土文化,另一方面為傳統文化回歸做出良好準備,同時也加強了對新鄉土文化的有效構建。
首先,在物質文化層面,應該做好建筑以及飲食文化等有關工作,讓鄉村民宿展現良好建筑形態的同時,彰顯出鄉土文化。例如,陽江谷寮村中的一些民宿仍然保留漁村風貌,其周圍不僅綠色環繞,而且民宿環境優美,游客在民宿中就能體會到舒心之感。其中谷寮村民大多都以打魚或者耕作為生,所以村落富含地理優勢,并且包括諸多漁家文化,因此,在搭建民宿時,應該對漁家文化進行體現,例如對民宿外形進行精心設計,讓游客觀看鄉村民宿的外在建筑時,就能對當地鄉村特色有所了解,進而激發對鄉土文化的探究欲望。另外,在非物質文化方面,可以利用民宿管家進行宣傳,帶領游客感受當地鄉村民俗風情,同時還應借助民宿“家”的氛圍,有效傳遞鄉土精神,讓外來游客感悟到鄉土精神內核,從而讓鄉土文化實現回歸,促進鄉村振興。
人才可謂是鄉村振興重要保障,無論是民宿旅游還是鄉村振興都離不開熱愛鄉村的優秀人才,所以,應該做好鄉建人才回流工作,讓外出的鄉村人才都能回到鄉村建設中,從而讓鄉村振興擁有新的活力,健全民宿產業鏈,通過民宿旅游達到振興鄉村。首先,應該吸引鄉村創客。
目前鄉村民宿在發展的同時,吸引了諸多建筑師以及商人,同時也包括一些返鄉創業人士,與當地村民相比,這些“鄉村創客”大多教育程度較高,并且學習能力較強,他們對外界事物有著一定了解,所以,把其作為鄉村建設者,不僅能運用創客新思維實現民宿旅游創新,對一些新的民宿項目進行開發,還能利用好鄉村優勢,增強民宿旅游收益。其次,應該吸引本地青年以及大學生回歸鄉村。由于民宿包含管家以及服務員等諸多崗位,如果讓本地青年有效回到鄉村,一方面他們對鄉村了解較為深刻,可以對游客深入介紹,強化游客認知,另一方面鄉村青年能夠對自家閑置的房屋進行建設,使其成為鄉村民宿,并對其科學管理以及運營,這樣既能感受到鄉村建設帶來的滿足感,提升參與感,而且能為鄉村建設提供新的人才支持,進而成為內生力量。
當前互聯網開始深入國民生活中,同時各大電商平臺呈現出井噴態勢,使得社交媒體宣傳日益成為鄉村民宿主要宣傳手段,因此,鄉村應對民宿旅游品牌進行打造,實現精準營銷,這樣既能展現出鄉村民宿特色之處,避免同質化,還能改進傳統營銷效果,進而提升民宿旅游宣傳效果。首先,民宿經營者應該在電商平臺或者網站有效注冊,并對其營銷宣傳,例如,借助抖音或者快手等App 實時宣傳,制作民宿旅游小視頻,并把民宿旅游活動上傳到App 上,這樣既能讓各個城市群眾進行觀看,激發他們到鄉村旅游興趣,還能增強宣傳效果。同時社交媒體宣傳具有互動性,游客能在社交媒體中進行評論,提出他們一些疑問,這時民宿經營者能對其有效解答,進而深化對鄉村的認知,提升鄉村旅游積極性。其次,還應對民宿經營者進行培訓,改善他們對民宿經營的傳統認知,使其從互聯網角度思考民宿旅游問題,一方面能讓民宿產業實現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能培養其營銷思維,豐富互聯網營銷方式。在此期間,民宿經營者必須對游客需求以及喜好進行考慮,創新一些新的民宿旅游項目,并通過網絡來營銷,從而達到吸引外地游客這一目的,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并非是被動等待發展過程,相反,應該展現主動意識,利用鄉村特色或者優勢實現振興,在這個過程中,鄉村民宿旅游富含重要作用,通過創設民宿旅游項目既能對外來游客有效吸引,使其到鄉村游覽,進而實現消費,而且能對鄉村科學建設,優化鄉村生態與人文環境,進而達到全面振興鄉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