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欣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就我國社會當前的實際發展狀況來看,社會發展對于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高校也處于擴招的狀態中,這一方面給更多學生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也直接促進了就業壓力的提高,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技術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可以有更多就業機會。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在積極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品牌打造的探究,在探究的過程當中逐漸解決當前遇到的諸多問題,探究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策略,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個人價值,提高就業質量,并且依靠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來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創新創業教育的進行也是要與時俱進的,傳統的教學觀念必定難以契合當前發展需要,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過程當中,往往是片面的進行創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但是創新創業是一種能力,老師要通過教育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具備這種能力,所以說在進行教學時還應該和專業教育進行密切結合,使學生能夠在自己專業領域之內進行創新創業,然而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卻比較落后,并且很多老師和學生也沒有對此加以重視,在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來融會貫通,這樣一來便直接導致了創新創業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的能力難以得到提高,不知道如何對自己學習的專業進行創新創業,難以激發出學生的進取心和創業能力。
高職院校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品牌是基于時代發展需求而提出的,但是在整體的教育體系方面仍舊存在著諸多不完善之處,比如說課程整體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仍舊沿襲傳統,創業實踐項目和計劃方案難以形成體系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直接導致了創新創業教育難以取得實質性效果,和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沒有厘清,因此實際的教學過程也缺乏系統性,學生在高職院校接受到的專業教育并沒有和創新創業之間有所滲透和銜接。
高職院校教育品牌的打造離不開高素質師資隊伍的支持,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由學校內的專業課老師和輔導員來進行的,但是對這些老師來說,創新創業教學并不是他們的專業所在,很多老師自身并沒有進行創新創業的經歷,可以說實踐和經驗都是比較匱乏的。并且很多高職院校本身也并沒有建立起定期考核與淘汰制度,對于專業的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培訓體系沒有加以健全,這樣一來便使得師資隊伍對于當前的創新創業發展情況沒有一個正確認識,由此便直接導致教學開展難以落到實處,僅僅依靠教材當中的內容無法對學生的能力加以培養。
當前國家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也出臺了相應政策來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但是地方政府針對于高職學生的創業政策卻是比較少的,地方政府并沒有設立供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專項基金,很多學生即使掌握了進行創新創業的能力,但是卻沒有進行實踐的機會,由于保障體系存在著欠缺,因此,創新創業項目計劃也難以得到順利實施。
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品牌打造的時候,高職院校需要相應建立起一個理論平臺,將教育的相關理念加以落實。和傳統的專業教育進行比較,創新創業教育可以說是一種開放式教育,在教育理念方面也需要相應體現出開放的發展特點,使學生可以通過理論內容的學習,具備創新創業的精神和企業家意識。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教育時,要采取一定措施,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綜合管理知識和課程知識的相關內容,打造出更為完善的教學體系,繼而得以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機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平臺的構建,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參考,以此建立起以專業能力培訓為目標的教育體系,對當前的課程設置做出改革創新,盡可能推進基礎課程改革,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建立起更為完整的課程體系,在進行專業課程教育時適當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和教學要求,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
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高職院校也需要結合教育需要,構建起實踐平臺,真正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機結合,著力對學生自身的專業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加以完善,既可以使學生將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實踐成果加以展示。通過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競爭的形式來對自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展現,對自己創新創業的經驗進行分享,使得學生可以在分享過程當中提升成就感,以此為動力來繼續進行創新創業操作,并且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當中,通過校園文化來提升高職院校整體的創新創業氛圍,這對于學校教育品牌的構建來說無疑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營造出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以此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
這是為學生提供實踐和探索的機會,讓學生以項目的實施作為載體,使他們在實際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當中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在實踐和探索的發展過程當中,學生就會對理論和實際操作之間的區別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通過課堂練習課程周期來增強創新精神,積累創業經驗和隨機應變能力,這樣一來在走向社會之后,學生如果想要進行創業,學校的教育就會為其奠定基礎,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會更強,創業成功機率也會進一步提升。
高職院校在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品牌的時候,離不開相關機制的建設來進行規范,在學校內部,可以相應建立起領導小組,在學校層面來與企業層面做出協調,對于創新和創業之間要做出有效平衡,讓教學老師掌握更多權力,對學生進行更充分的教育,既要有制度作為保障,同時還要有資金來作為支持,通過相應的制度建立,來使教育品牌打造的過程都能夠更加有序的進行。
綜上,學生接受教育是為了讓自己具備更高的專業素質,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但是當前社會整體就業壓力逐漸提高,高職院校的學生自身競爭力也比不上本科院校學生,所以很多學生便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高職院校就要努力建立起創新創業教學品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創新創業教育,使得學生可以具備更高的就業能力,使高職院校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崗位發光發熱,創新創業教育品牌的建立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進行教學探究時必須要對當前面對的問題加以正視,努力克服當前發展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使得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能夠更為有序的進行下去,不斷深化人才培養計劃改進,繼而得以培養出更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