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蓓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朱熹文旅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個作品的語言風格不僅是作者的個人特色,更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和民族風格。《名利場》作為英國十分著名的批判主義作品,在語言上圓熟潑辣,極具特色。從這部作品中可以了解到英國作家身上獨特的民族風格,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名利場》是薩克雷中期的文學作品。當時,剛剛結束拿破侖戰爭,全國上下均以癡迷的態度追逐名利。在《名利場》中,重點抨擊當時百姓的愚昧無知。創作《名利場》期間,薩克雷打破了傳統的寫作模式,盡可能將真實的現況呈現在讀者眼前,因此,小說中有大量篇幅描寫每個角色的思想活動、內心感受。《名利場》全篇中,主要展現虛偽狡詐、唯利是圖的人性,內容并不是作者構想虛擬的,而是對當時社會背景的真實寫照[2]。
在《名利場》這篇小說的寫作背景中,正處于19世紀初期的英國,當時的英國有著明顯的社會等級觀念。小說中的主人公麗貝卡生于貧窮的人家,盡管她聰敏好學,但是在學校中仍然得不到尊重,校長一直對她有偏見,反而十分疼愛貴族階層的艾米麗婭。在艾米麗婭家中,麗貝卡對所有人都處處討好,想要吸引喬瑟夫的關注,甚至連管家都可以討好。但是艾米麗婭的母親認為她來自于窮人家庭,一點不認同麗貝卡。
由于麗貝卡的出身,讓她受到了諸多歧視,另一位主人公都賓也自小飽受歧視,由于他出生于一個雜貨販家,在上學的時候,受盡了同學的嘲笑。這樣的兩個人物,有著同樣的命運軌跡,但是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使得兩個人的人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麗貝卡想要進入到上流社會中,選擇了討好別人,用自己的婚姻當做籌碼,甚至說謊編造自己的身份。都賓卻用自己的善良和勇敢贏取了其他人的尊重,在奧斯本受到欺負的時候,都賓第一時間沖出來維持正義,幫助奧斯本。長大之后,都賓入伍參軍,憑借著軍功成為了一個有威望的人[3]。
但是事實上,麗貝卡也是一個有骨氣的人,面對虛偽的平克頓小姐,她敢于抗爭。但這樣一個有著傲骨的女孩,沒能抵擋的住上流社會帶來的誘惑,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作者對于麗貝卡這個人物的塑造,就是對社會中等級觀念的批判,形象地呈現出社會觀念對于人性的殘害,以警醒人們。都賓和麗貝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讀者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并對拜金主義進行了強烈的諷刺。
薩克雷在《名利場》中使用了大量的寫作手法對人物形象進行塑造,通過人物來推動小說的情節發展。作者在對情節進行敘述的時候,經常跳脫到框架之外,使用寫作人的角度對故事進行評論。如小說的開頭作者利用傀儡戲領班展開自嘲,讓小說中的任務和傀儡戲中的任務形成對應。書中寫道,木偶人麗貝卡十分出名,所有人都稱贊它有著靈活的骨節,只要線一牽動,它就會活潑地開始跳舞。另一個洋娃娃卻沒有受到人們的歡迎,賣藝的人對它進行了精心的打扮,給它穿上了精美的服裝,畫出了精致的面容。還有一個傀儡都賓,雖然表演起來笨手笨腳,但是它跳舞的動作卻十分生動有趣。
在這本小說中,作者薩克雷最常使用的語言手法就是反諷,如在對畢托克勞萊的第二任妻子露絲的時候,說露絲嫁給畢托,身份成為了男爵的夫人,是她的好福氣。接下來,作者就逐條列舉出她好福氣的地方,首先將初戀男友變成了干走私這類壞勾當的惡人。其次她和數人全部吵翻。還諷刺這個男爵夫人不僅沒有才干,不會做事,甚至連尋歡作樂也全都不會。
在整篇小說中,作者諷刺最深是麗貝卡,麗貝卡是貧寒出身,但是卻野心勃勃,一直癡迷于權勢和金錢,決心進入到上層社會中,麗貝卡為了早日實現這一目的,不擇手段。她為了可以躋身于上流社會,變身成為穿梭在各類人物中間的變色龍,對方需要什么,自己就會變成什么,對上流社會人物百般討好,甚至出賣自己,耍盡百般心機。在利用完對方之后,徹底榨干對方價值,就將對方完全拋棄。麗貝卡的形象正是對當時社會中追名逐利、道德淪喪的不良風氣的呈現,作者使用辛辣的寫作手法對麗貝卡進行諷刺。這種諷刺,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更展現了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底。
在這篇小說中,很多社會資料被作者引用進來,不僅包含小說作品,還有當時那個年代十分知名的藝術家和演員等。這些社會資料的引入也讓小說變得十分幽默,具有明顯的時代感[4]。如在語言上,小說引用了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和情節,讓小說變得十分有趣。在小說中,作者經常使用生活現象對人物進行比喻,如提及羅登和其哥哥性格不合,作者使用晴雨表盒子中的男女進行比喻,描述兩人無法同時在家,就像晴雨盒中的男人表示著天氣晴朗,女人表示陰天下雨,這兩者是無法同時出現的。作者非常善于使用這種幽默的方式來表述人物特色,如在艾米麗婭哥哥出場的時候,作者對于他穿著上的描述,“他穿著鹿皮制作的褲子和流蘇樣式的靴子,脖子上佩戴著多條圍巾,一說話就哆嗦一下”。作者使用這種幽默和反諷的語言對社會中存在的丑惡現象進行了深度剖析,讓讀者在歡笑中可以對社會中的弊病形成客觀認知。
薩克雷對《名利場》的創作,采用全景化的描寫方式,對當時社會進行了真實、全面地描寫,如擁有權利的大臣、貴族,以及無名無利的貧苦百姓等。《名利場》中作者對不同角色習慣、思想、行徑、語言的描寫,占據了較大的篇幅,將這些人追求榮華富貴的心理展現的淋漓盡致。例如:司丹恩勛爵是《名利場》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著很多的頭銜,日常中對所有人都展現出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態度,同時在朋友面前也十分尊重自己的妻子。但是,當司丹恩勛爵回到家中,就會立刻將偽裝的面具卸下,并且對自己妻子更是不屑一顧、置之不理。作者采用全景化語言方式,通過對司丹恩勛爵的描寫,將當時英國上層社會進行了深刻而全面地批判,甚至沒有留下一絲的余地。而這樣的語言正是《名利場》的語言特色,是對社會全景的展現、批判[5]。
總之,通過對《名利場》的語言風格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在英國現實主義作品中,對于人物心理的細致描寫通過反諷、幽默等特色語言對當時的社會現象進行深刻批判,讓讀者感受到小說幽默的同時,能夠對黑暗的社會現象產生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