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杰
(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鹽場小學 河北 滄州 061108)
課堂氣氛是指在特定的課堂環境中給人以某種強烈情感的心理表現,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所表現出的群體情感和情感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氣氛就是師生之間的氣氛,它是指沉浸在課堂特定環境中的氣氛,師生之間良好的氣氛對提高課堂效率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呢?這就是對老師提出的新要求——如何營造生動有效的數學課堂氣氛?在此,筆者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營造生動有效的數學課堂氣氛談幾點做法。
一節好的數學課不是展示教師的數學能力,也不是羅列數學知識,而是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設計能力。在授課之前,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學習《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注意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和提問的能力,以及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要重視和滲透數學思想,不斷轉變教育理念,深化學科知識以及與數學相關的其他領域的知識。除了教給學生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創新教學模式,營造更加活躍有趣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高效,大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數學課教學。每節課的開頭是否新穎有趣,直接關系到這門課的成敗。好的課堂導入能吸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肯定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必須首先關注課程導入藝術。為了達到較好的導入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每節課的導入環節,讓學生積極的、快樂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在 《量一量 比一比》這節課,為了讓學生感受量一量、比一比的意義,筆者設計了名為“比高矮”的游戲,讓學生親身參與游戲,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課堂也變得生動起來。學生的思維也更加靈活,回答問題變得積極,課堂氣氛輕松而活躍,課堂教學效果自然達到最佳。
在課堂上,教師的體態語言是最易懂的語言,是生動課堂的好幫手,甚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有時老師肯定的眼神、暖心的話語以及簡單的手勢往往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體態語言,首先是老師的眼神。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眼神與學生交流,有時是心靈的碰撞,有時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其次是老師的表情。人的面部表情可以表達人的內心活動。在課堂上,教師的面部表情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聽課效果。老師快樂的表情帶給學生興奮和自信,使學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老師冷漠的表情會使學生感到疲憊和沮喪。所以,課堂中教師的表情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最后還有老師的動作。老師的點頭示意是對學生的贊許、肯定和欣賞,往往會對學生產生一種鼓勵和自信;手勢也往往會對學生形成鼓勵等效果,比如輕拍手掌或學生的肩膀。
在現實生活中,會有一些場景與數學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將學生身邊的生活場景引入數學學習中,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更有利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知識本身源于生活,我們把生活融入數學學習中,使數學學習變得簡單而有趣。在數學教學中,從熟悉的生活中學數學,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是熟悉的,也是簡單易學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課堂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例如,在一年級的“認識人民幣”這節課上,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人民幣實物,幫助學生直觀認識人民幣,然后模擬超市購物,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都在爭先恐后地參與活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此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當巧妙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給數學課堂帶來生機與活力,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無限的聯想和美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