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人們將自己的注意力由溫飽問題轉移到科技問題上,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和領域中,其中就包括高中地理教學。地理對于學生而言,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和復雜,若是將信息技術運用在地理教學中,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形象具體的內容,降低地理學習難度。所以,地理老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對此,文章首先說明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然后概述地理教學存在的缺陷,最后詳細闡述使用信息技術的舉措。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應用
一、 引言
地理這門學科知識比較抽象,學習內容比較多,知識之間聯系比較密切,教學任務比較多,課堂可以用于教學的時間比較短,過去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很多學生在沒有透徹掌握這個知識點后,就要學習下一個知識點,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學好地理學科。在這種情況下,應用信息技術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一方面可以降低地理知識學習的難度,另一方面還可以把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
二、 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一)有利于刺激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崩蠋熢诮虒W時,應該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地理知識,將地理知識隱藏在各種有趣的娛樂和活動中,讓枯燥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產生想學習的欲望,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同時,保證地理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二)有利于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
過去老師都采用語言表達的教學方式,用枯燥的語言去描述地球的自轉等知識,也有一些老師可以運用地球儀等工具去描述地理知識,但是這些教學方法產生的效果都比較差,無法讓學生透徹理解地理知識。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地理知識直觀的展示出來,還可以營造與地理知識一致的地理情境,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完善現有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升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豐富了老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資源。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收集各種與地理知識相關的內容,進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如果課堂教學的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那么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查找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識。在查找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作操作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缺陷
高中時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學習階段。高中結束后,學生要面臨高考,家庭和學校都會十分重視高中階段的學習,以至于很多學生心理產生較大的壓力,各科學習的效率和質量都在不斷下降。這種現象在地理教學中十分明顯,產生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沒有興趣,老師教學方法單一等,因此,老師要了解現階段地理教學中存在的缺陷,根據出現問題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和效果。
(一)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沒有興趣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或者學哪門學科,興趣都是基礎。若是學生對這門學科都沒有興趣,那么自然也不會主動去學習有關這門學科的知識,即使老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再高,也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成績。筆者曾調查過一些高中學校,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雖然地理是高考需要考試的科目,占學生高考成績的一部分,但是一些高中學校的學生依舊沒有正確看待地理學科,不喜歡學習地理知識,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地理學習和地理成績。學生在學習中是主體,老師是輔導學生學習的人,若是學生一直對地理學習沒有興趣,那么老師提高學生地理水平和成績也會變得十分困難。
(二)地理老師沒有積極創新教學觀念,教學質量較差
筆者曾經做過一些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實施新課改,部分老師教學質量也無法達標,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老師無法積極創新教學觀念和方式,老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只會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以至于降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無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舉措
(一)應用信息技術建立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興趣就好比一座高樓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那么整座樓也會不穩。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只有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才能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地理水平。在過去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通常會使用掛圖、地球儀等工具,或者運用教材中的圖片進行教學,學生無法看到地理事物的運動軌跡,導致很多抽象的地理知識無法很好地理解,降低學生的熱情和興趣,甚至一些學生抵觸學習地理知識,這種問題不利于學習地理。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死板的地理知識變成動態的內容,還可以加入視頻或者圖片等,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上。舉個例子,在學習《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這一節內容時,首先,老師可以找一些過去和歷史上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事件,將這些內容制作成視頻,或者可以找一些地震、洪澇時的場景。在上課時,給學生播放這些視頻,讓學生感受自然災害帶來的危害和產生的后果,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其次,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人類活動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最后,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引導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觀念。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把枯燥的課本知識,轉化生動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明白自然災害的可怕,進一步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同的情境,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地理知識中描述的場景,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中;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地理知識學習的難度,讓學生不再認為地理學習十分枯燥乏味,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思維指的是人大腦對現象、事物認識的過程,思維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并且給予人們推斷事物發展結果的能力。投影演示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這種方式可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由抽象思維變為形象思維,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舉個例子,在學習《河流地貌的發育》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河流侵蝕地貌的圖片,再用動畫的形式演示河流的侵蝕過程。這樣學生可以理解河流侵蝕的階段,第一階段為溝谷流水經常形成下蝕和溯源侵蝕,使溝谷不斷加深,待到溝谷深度貼近地下含水層的時候,地下水逐漸開始涌入溝谷,因為地下水的補給,使溝谷成為了溝谷,在發育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積比較小,橫坡面為V字形。形成V形河谷之后,會減弱河流的下蝕作用,加強側蝕作用,在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進而出現連續的河灣,這是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為河灣不斷向兩邊擴展,導致河谷展寬,并且在河谷中積累很多泥沙,河谷逐漸進入成熟期,這就是河谷發育的過程。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將書本上枯燥的文字語言,轉變成形象有趣的動畫,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
(三)在培養學生讀和看地圖能力時,應用信息技術
地理教學的一個特點就是要學會讀地圖,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可以把地理題中的地理位置在地圖上明確找出來,并且可以在空白地圖上標注出來。信息技術可以控制電腦的軟件,任意放大或者縮小電腦上的地圖,不僅可以看到整個地圖,還可以放大地圖上的某一個小點,方便學生學會地理知識。舉個例子,在學習《海底地形的分布》這一內容時,老師可以首先給學生展示海底地形分布圖片,然后點擊太平洋海區的某一海底,將這個海底的地形剖面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仔細觀看海底的地貌。最后給學生總結海底地形分布的規律,總結之后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在電腦上操作,并解答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避免地理教學過于抽象化,老師也可以了解學生有沒有掌握課堂上的學習內容,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
(四)在學習重難點地理知識時,應用信息技術
在地理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出的內容,比如地形的成因、地理概念等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十分少見,他們也無法理解教材中描述的內容,所以,這些內容成了地理教學中的難點,同時也是重點。如果只憑借老師講解,學生很難透徹理解,理解起來也比較費力,導致很多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把這些知識變得更顯形象和直觀,方便學生理解。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進而讓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提高地理成績。舉個例子,在學習《中國的水文災害》這一節內容時,形成水文災害的原因是教學重點,并且也是教學難點。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長江水系圖展示出來,使用投影設備明確標注出洪水的三個來源。分別為宜昌以上的長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以及鄱陽湖,最后還有北面的漢江。老師可以清晰地給學生講清這節課的內容,如果遇到天降暴雨時,三股河流的河水會猛漲,最終導致長江干流發生洪水。并且老師可以再添加一些人類亂砍濫伐,破壞森林導致出現水土流失問題的圖片等,引出人為因素也可以對洪澇災害產生影響的內容。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把一些不好理解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簡單,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地理水平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應用信息技術不代表要完全摒棄過去的教學方法,應該結合過去教學方法中的優點,應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優勢和價值。老師在使用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將信息技術和地理課堂教學充分結合到一起。
參考文獻:
[1]郭怡平.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3):36.
[2]李曉鐘,巨繼龍.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3):4.
[3]許怡蕾.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測繪,2018,41(5):63-64.
[4]徐鑫,潘立新.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103-104.
作者簡介:謝嘉艷,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