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生群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獲得更豐富的知識積累,顯然,局限于課內的學習已經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必須通過大力開展課外閱讀來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教師則需要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中發揮有效的引導作用,提升課外閱讀的效果。在此,主要圍繞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實踐方法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語文課外閱讀與課內教學的有效銜接提供更多的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外閱讀指導 閱讀批注法
盡管教材中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示例性,但在文章的篇幅和類別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想要達成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必須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將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呈現給學生,滿足他們知識、技能、情感發展的需求。
一、初中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意義
俗話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成績,在語文的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閱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閱讀,而閱讀僅靠語文課本上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課外閱讀與初中語文教材相比,具有諸多的優點,例如,課外讀物的中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的知識面較為廣泛,針對于學生而言,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寫作素材的積累,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初中生而言,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主要以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和鍛煉為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單靠課本上的課文作為寫作素材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使寫作水平提高,就必須多讀課外讀物,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多注意總結好詞好句,把課外閱讀學到的寫作技巧和積累的寫作素材靈活而又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學的目標不能僅停留在教材當中,要更多地向課外閱讀延伸,可以得出結論,課外閱讀也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必然趨勢,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當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狀況
1.課外閱讀變得越來越被動。在當今應試模式下,初中的語文閱讀教育已經受到各種月考、中考、期末考的影響,緊迫的學習和應試的趨勢導致學生閱讀也只是作為被動接受教師安排的一種,沒有突出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主體作用。而教師一方,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的引導時,一般也只是布置一定量的閱讀任務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并不是主觀進行閱讀的這一問題。由于學生處于被動閱讀的狀態,閱讀興趣和激情得不到鼓勵,與此同時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得不到開發,造成學生缺乏語言實踐的機會,因此,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也就無法得到相應的提高。
2.缺乏明確的閱讀目標。教師要進行高效率的課外閱讀教學,第一步就必須要先給學生制定科學明確的閱讀目標。在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外閱讀中,有些教師并未把研究課文內容放在擬定閱讀目標之前,只是按照參考資料的建議擬定閱讀目標,這樣的話很容易造成教師對于閱讀內容產生一定的偏差,因此,學生們的閱讀效果也就大大降低。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教師只從自己的方面考慮問題,忽略了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探究閱讀情況,造成制定的目標常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符。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制定一個合理明確的閱讀目標,從而滿足學生們的閱讀需求。
三、有效的閱讀方法指導,提高閱讀效率
1.精讀和略讀相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九年的課外閱讀量專門做了規定:背誦優秀詩文240篇,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要完成這個閱讀量,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使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對于重點的,較難的內容教師應該教學生精讀,通過通讀、復讀、細讀相結合循環閱讀方法。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感知、理解、鑒賞、評價能力。可以通過查閱資料法、比較法、反復吟誦法等,讓學生揣摩文本的奧秘,體悟其思想內涵。而對于不太重要的內容,可教學生使用略讀的方法,學生先閱讀作品前的序文或目錄,查閱經常的段落,進而把握全篇大意,得其要領。每種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針對不同的文本,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采用精讀和略相結合的方法,最終能促進課外閱讀有效性的落實。
2.圈點勾畫和閱讀批注法。“不動筆墨不讀書”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邊閱讀,邊圈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記錄精彩段落和內容,加深印象。“發現學習”布魯納提出,發現并不只是限于找尋人類從未了解的事物,而應該指人們用自己的頭腦和智慧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閱讀是學生與文本,與作者,和自我的直接對話。新課標中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自己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外閱讀的自主性。通過閱讀批注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到屬于自己的真正的閱讀體驗。這樣也讓學生在體會文本的過程中增強了閱讀的有效性。
四、課外閱讀內容的引導
大家都能順口就說出這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開卷有益”已經成為了人們達成的普遍共識。可是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開卷有益是有相關條件約束的,如果失去了這一約束,那么開卷不僅毫無益處,甚至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為此,教師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學生的具體閱讀學習進行有效的引導,以便讓教師能夠選出能夠滿足當前學生閱讀需求的閱讀內容,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做到“開卷有益”,即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重點對中外名著進行閱讀。這樣教師才能夠遵循經典選擇的相關原則,將一些中外名著納入到學生的閱讀書目之中,使學生能根據個人興趣來進行有選擇性的閱讀選擇。
五、檢驗學生閱讀效果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一些學生讀書的時候抱著看熱鬧的心理,沒有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取得讀書的效果。真正的讀書應該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將自己在讀書時獲得的資料或感受記下來,這就需要寫讀書筆記。寫好讀書筆記是知識積累的最好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根據內容分類記錄文中的成語、名言、重點句子、描寫生動優美的語段等。我通過設置一些啟發性的思考題,使學生養成讀書動筆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如學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要求完成如下問題:(1)試簡要概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情節。(2)小說中最使你感動的情節是什么?(3)你最佩服保爾·柯察金什么樣的性格?請說明理由。圍繞以上問題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可以促進學生有創意的閱讀,提高閱讀質量。教師也可以以練習檢測的形式來指導督促學生閱讀名著。例如,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練習檢查學生閱讀《西游記》的情況:《西游記》中最具叛逆的人物是( );你最喜歡的人物是( ),原因是( );最喜歡的情節是( ),原因是( );最不喜歡的人物是( ),原因是( )。練習檢測不僅能督促學生認真閱讀名著,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大量的語文教學實踐經驗表明,課外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是非常有幫助的,通過課外讀物的閱讀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也能為學生提高語文成績,激發語文的學習積極性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鄢鼎坤.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14).
[2]李寶霞.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