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
【摘要】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關鍵。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實踐、探索總結,努力讓教學變得更有趣更高效,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基于此,本文從兩個方面就如何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
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教學中,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提高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全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素養,對其今后的發展、學習、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從如何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出發,對數學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一系列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培養興趣是基礎
興趣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習理論知識也好,抑或是解決數學問題,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學習有效的基礎。喜歡一門課程,自然會投入時間在其中。通過有趣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例如,在教“公頃”這個面積單位時,因為小學生們平常在生活中很難接觸、很少聽到這個單位,很難想象到底一公頃有多大,于是,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帶領學生,拿著測量工具去操場做實際測量。先分組,選出組長,進行任務分配,用測量工具測量出100平方米的面積,讓學生們手拉手站在測量好的面積上,看一看100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大,再想一想1公頃就是100個這么大的正方形面積。通過實地測量,同學們不僅在輕松愉快中了解了1公頃的面積,而且這種輕松愉快的上課氛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面數學問題的解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注重實踐是關鍵
在平常的教學中,應多進行操作性實踐指導,讓學生操作,從在課本中學到的理論知識上升到自主實踐體驗的理性認識。教學中,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的解決過程,對解題的方法進行不斷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主觀認識,而不是注重于答案。
例如,在學習除法的平均分時,可以把6個蘋果和2個盤子拿出來,接著讓學生把6個蘋果放入不同的盤子中,看看每個盤子里有多少個蘋果,才能使每個盤子里的蘋果一樣多。這樣的實踐教學有利于知識的消化,可以促進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對于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成有促進作用。
總之,通過數學學會解決實踐生活中的問題才是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關鍵所在。只有老師認識到在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們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個過程也將是一個不斷探索、分析的過程。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是學生們不斷進行數學問題思考的過程,是提高同學們創新發展思維的過程,也是讓同學們進步的過程。相信通過以上訓練,學生學習和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會不斷提高,真正意義上實現數學知識學習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車波.如何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J].中華少年,2017.
[2]黃小姍.淺談小學生如何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J].都市家教,2017.